盤點建國前犧牲的革命志士(二十三)——他們慘被錯殺

1、舒翼——紅十軍參謀長 

盤點建國前犧牲的革命志士(二十三)——他們慘被錯殺

他在贛東北根據地工作竭盡全力,為根據地鞏固和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在紅十軍任職期內,勇敢戰鬥,指揮得當,屢建戰功。1933年因肅反擴大化被捕,次年春遭錯殺,時年28歲。1945年5月,經中共“七大”為他平反昭雪恢復了名譽,追認舒翼同志為革命烈士。

2、吳保才——紅二十七軍副軍長

吳保才(1895-1934),安徽鳳台人(後遷六安)。1925年參加革命。1928年加人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六安中心縣委工委書記。1929年11月參與領導六霍農民起義。後任皖西特區、皖西北道蘇維埃政府主席,參加了鄂豫皖蘇區反"圍剿"。從1932年9月起,任皖西北道赤衛軍指揮部司令、紅軍第二十七軍副軍長,皖西北第三路遊擊師政委、師長,第二十八軍第八十二師副師長,堅持了皖西地區游擊戰爭。1934年秋,遊擊師已發展到3000多人,皖西北道根據地擴大到東西270餘里。是時,中共鄂豫皖省委代表到皖西檢查工作,繼續執行張國燾的"肅反"路線,大搞逼供信,並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吳保才逮捕關押,不久,將他殺害於霍山大化坪南河沿廣場上。

盤點建國前犧牲的革命志士(二十三)——他們慘被錯殺

1945年5月,經中共“七大”為他平反昭雪恢復了名譽,追認為革命烈士。

3、冉南軒——紅三十三軍九十八師師長

冉南軒,四川宣漢人,生於1903年。1927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8月,隨王維舟在宣漢、開江邊境籌集武器,發動群眾,從事秘密武裝鬥爭。1929年秋,奉命到宣漢七里峽策動兵變成功。1930年夏末秋初,任川東遊擊軍第三支隊鋤惡團隊長,率隊先後在開江、宣漢等地擊斃敵區長、團總、惡霸、叛徒等30餘人。1932年冬,任新編川東遊擊軍第一支隊隊長。為配合紅四方面軍擴展革命根據地,率隊深入虎穴,先後搗毀芭蕉、三河兩鄉團隊,繳獲大批彈藥。1933年10月,在宣(漢)、達(縣)戰役中,率隊在馬立爪堵截、殲擊南逃之敵一個連。配合紅九軍、紅四軍各一部圍攻南壩守敵,殲敵8個團,保證了川東遊擊軍與紅四方面軍勝利會師。11月,川東遊擊軍改編為紅四方面軍第三十三軍,任第九十八師師長。奉命率部至楊柳關、涼風埡一線,反擊敵人對川陝革命根據地的"六路圍攻"。在前線與敵鏖戰之時,被調往後方軍部。

盤點建國前犧牲的革命志士(二十三)——他們慘被錯殺

1933年因張國燾搞肅反擴大化,被秘密殺害。其英名已列入中共中央組織部1945年編印的《死難烈士英名錄》。

4、黃中嶽——紅五軍團第十五師師長

黃中嶽(1904-1934)字培善,培山(培三),又名黃本初。河南省羅山縣商人出身,祖籍河南洛陽,1920年入馮玉祥部第16混成旅當兵。後入南苑學兵團學習,曾任排長。1924年參加馮玉祥發動的北京政變。1925年夏赴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於1931年12月14日同趙博生、董振堂、季振同等率部在江西寧都縣起義。起義部隊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團,他被任命為紅五軍團第15軍軍長。1932年3月12曰,中革軍委發佈命令,決定混合組編紅1方面軍的3個軍團,參加贛州戰役,指揮所部掩護攻城部隊作戰。

盤點建國前犧牲的革命志士(二十三)——他們慘被錯殺

1932年8月,黃中嶽被錯定為“反革命分子”。8月4日下午,臨時最高法庭宣判:季振同、 黃中嶽、肖世俊、張少宜等8人執行槍決,並沒收一切財產。8月10日,予以減刑免死,二人由死刑減為監禁10年。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前夕,季振同、黃中嶽被關押在麻田收容所。離中央紅軍集結西去僅十餘天的一個下午,他們被從收容所提出,押到了瑞金石角下和于都上灣交界的梅子山。中央紅軍長征前被錯殺於江西瑞金沙洲壩。

1981年12月,在紀念寧都起義50週年時,中央決定以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發表肖勁光等老同志文章的形式,對季振同、黃中嶽的革命功績進行公正評價,予以平反。

5、高靜山——紅四軍政治部主任

高靜山(1901-1933),湖南省宜章縣人,1901年9月25日出生於宜章縣近城團長衝村,1920年考入衡陽省立第三師範學校就讀,參加進步學生組織"心社",併為骨幹成員。1922年4月底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上半年,組建宜章近城黨支部,任書記。1928年湘南起義後,隨軍上井岡山,任二十八團二營黨代表、一縱隊政治部主任、紅九軍和紅十二軍政治委員、新十二軍政治部主任、中共閩西特委常委、閩西總行動委員會書記等職。

盤點建國前犧牲的革命志士(二十三)——他們慘被錯殺

1929年3月隨紅軍入閩西,他按照上級的政治工作計劃實施,較好地發揮了政治工作的作用。1930年3月,籌組並建立了閩西蘇維埃政府和閩西紅九軍,任政治委員。他在紅九軍舉辦了各種類型的訓練班,鞏固和壯大紅軍,為提高部隊戰鬥力起了較好的作用。1931年,他動員群眾做了許多反"圍剿"工作,為打破蔣介石第二、三次"圍剿",鞏固和發展閩粵贛蘇區做出了努力。1931年冬,因肅反擴大化,被當作社會民主黨反革命遭拘捕。由於王明"左"傾機會主義路線佔統治地位,繼續推行肅反擴大化的錯誤,1933年在閩西被秘密殺害,年僅33歲。

1945年5月,經中共“七大”為他平反昭雪恢復了名譽,追認為革命烈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