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記網劇:劉德華的夢和新港劇

如果說港劇在內地的最大價值實現是兼顧市場和口碑,“又要流量,又要收入”,那麼對於它的香港主創,新的港劇的探索意義要更大於它的變現價值。

作者 | 黃雲騰

對於搖擺中的香港劇集產業,想要在互聯網時代找回昔日的榮光,可能並不輕鬆。

劉德華對《東方華爾街》的期待並不是《大時代》式的,“這次我們就重點放在整個時代的改變,先給大家一種氛圍。”這是他第一次擔任網劇監製。由福斯傳媒和企鵝影視聯合出品的《東方華爾街》在今晚(5月24日)上線,劉德華本人創立的映藝娛樂在這部劇的製作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由於拍戲受傷,劉德華幾乎缺席了《東方華爾街》的所有拍攝,但他對這部網劇的作用很清楚。“這種題材只是一個新的東西。”劉德華強調製作這部劇的初心就是“投一個命題”給觀眾,“看看大家有什麼回應,我再返回給你什麼。”

港記網劇:劉德華的夢和新港劇

《東方華爾街》

試探性相比確定性正在更多成為香港劇集產業的常態。在過去接近兩年時間,依託內地資本與平臺高漲的內容需求,以TVB出品為首的港劇以網劇形態回到內地,力求在製作規格和製作概念上都提供不一樣的“新港劇”。

這種嘗試現在還難言成功。與港劇強烈的復興情結相伴隨的,是更為明顯的與內地觀眾拉開的審美隔閡。在彌合這道鴻溝上,即使TVB也可能沒有太多的經驗。“再過兩三年,對他們(內地觀眾)來說,現在可能50%的港劇他們都不一定喜歡。”TVB節目及製作副總經理杜之克之前向媒體表示,”要是我們再不進步的話,再過3年恐怕不到十分之一。”

對於沉寂過一段時間的香港影視產業,它的某些特殊性也確實更容易得到內地平臺的青睞。與若干年前就北上並體現出極強適應性的香港電影不同,香港的劇集文化特色更強,在部分類型劇上一直享有優勢。就視頻平臺而言,香港首先是一家類型劇的內容供應商,其次才是一個文化地標。

在維多利亞港這個夢想與挑戰交織的地方,香港這家巨大的影視老店,似乎別無選擇。畢竟對很多人來說,這也是一條通往重新開始的路。劉德華笑著說,“既然有那麼多人給我們做這個夢,那麼為什麼不繼續夢下去?”

港記網劇:劉德華的夢和新港劇

高概念港劇

《東方華爾街》的發佈會最終設在了麗思卡爾頓。在這座全球位處樓層最高的酒店內,劉德華、導演黃國強、總製片人兼企鵝影視天璇工作室總經理方芳、福斯傳媒集團高級副總裁嚴嘉念戰成一排。所有人剛剛結束開播的啟動發佈會,正在進行一個簡短的媒體群訪。

這是一個奇怪但已經逐漸變得常規的組合:演員陣容中包括香港、臺灣演員,還有沒來的內地演員余男。出品方中有內地和香港兩批人馬。

在這部即將在騰訊視頻全網獨播的劇集發佈會上,兩個主持人用國粵雙語進行主持。主演張孝全嘗試在發佈會現場說粵語,結果得到了滿堂的鬨笑作為答覆。

和張孝全不一樣,方芳雖然同樣不會粵語,卻很自信自己在一開始就可以和福斯中國、映藝娛樂達成共識。“我們就說沒有問題,一定要定下來。原因非常簡單,是因為我們想做一次創新。”方芳回憶起一年前與福斯中國敲定《東方華爾街》的過程,當時企鵝影視內部幾乎沒有“任何思索”就通過了這個項目。

港記網劇:劉德華的夢和新港劇

劉德華和《東方華爾街》導演黃國強、主演吳鎮宇、張孝全

《東方華爾街》由吳鎮宇、張孝全主演。在形式上繼承“新港劇”傳統的是,《東方華爾街》的構成仍然是香港班底和香港故事。故事背景是1997年到2017年的香港金融市場變遷,導演黃國強很清楚金融這個題材的高難度,“收集完之後很貪心想一次性把所有題材放進去,但是就變成了一本教科書,之後又回過頭重新再做過。”

事實上,在香港影視產業產值佔本地生產總值一度跌至0.3%後,香港正在變得更加勇於接受挑戰。高概念、成熟的影視工業鏈和香港仍然厚重的創作土壤,正在成為香港劇集產業再度北上的三板斧。

《東方華爾街》成為這種概念的體現之一。它肩負著福斯進軍內地網劇市場、騰訊視頻立住內容品類的使命,因此力圖打破傳統港劇、甚至是企鵝影視過去聯合出品的港劇的窠臼。“這一次大家能看到的真的是完全不一樣,基本上沒有任何一句廢話,‘你有沒有吃麵’這樣的話是沒有的。”方芳強調,之所以不把這部劇和《使徒行者2》、《溏心風暴3》相提並論,也是因為考慮到這一點。

如果說,《東方華爾街》在內地的最大價值實現是兼顧市場和口碑,“又要流量,又要收入”,那麼對於它的香港主創,《東方華爾街》的探索意義更要大於它的變現價值。對劉德華而言,這部網劇更大的提振作用在於,通過網絡用戶的不同反饋,“我們把這些大數據慢慢收集,然後再確定我們下一步應該怎麼走。”

TVB現在每年仍然可以有20多部劇集產出,但香港市場日趨飽和,內地市場可以引進的劇集則屈指可數,最高也不到50%。

這迫使TVB向更縱深的方向考慮。例如接受內地平臺的劇集定製或與內地進行新題材的探索。“我們先看有沒有可能敲定一個方案,是你覺得滿足你的,我覺得滿足我的。最後有兩三個可能性,再敲定是這個。”杜之克說。

“內地的視頻平臺,我覺得是用光速在在發展,他們在變化當中,我們也跟著需要改變。”杜之克說。這也是一種因時而變的靈活策略。視頻平臺對TVB的濃厚興趣激起後者的改革欲,並促進了其內容生產方式的變化,“我們在整個製作團隊的建立過程裡面,會保證它在拍攝的質感上是港系的,但是它在故事的味道上必須要有內地的意思,契合內地的情況。”

港記網劇:劉德華的夢和新港劇

“選最有效的港片”

視頻網站的確正在獲得更大的內容主動權。

對劉德華而言,機會一部分取決於騰訊視頻是否會給到數據反饋和平臺支持——金融題材的理解門檻畢竟太高,要驗證它在市場上能否被完全理解,需要依靠覆蓋面廣的平臺,才能看到“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的接受程度”。

《東方華爾街》只有5集,這一設計更多是為了體現類美劇式風格。各個視頻網站一直致力於內容的敘事升級,“相當於做一個地基”。就平臺而言,小體量也更便於系列化,一季下來可以直接獲得觀眾反饋,然後再視情況決定是否進行內容擴充。

視頻網站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內容供給方和平臺間的遊戲玩法。這在香港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去年在內地播出的港劇中,《使徒行者2》和《溏心風暴3》都是IP重啟。優酷播出的《反黑》陣容裡囊括了包括“山雞哥”陳小春在內的部分《古惑仔》主創,也講的是題材類似的香港反黑故事。

加上《衝上雲霄2020》、《使徒行者3》,未來還會有一系列港劇IP拍攝續集。用TVB行政總裁李寶安的話說,這起初是一種安全考慮,“最沒有風險就是第一”。將庫存IP翻新,一方面是照顧市場風險,另一方面則是由於香港製造的IP本身在內地仍然有競爭優勢,只有香港本土團隊“能夠拍有香港文化和香港特色的東西”。

這使得缺乏某些垂直內容的平臺更易將香港的作用置於產業鏈的中後端。企鵝影視在早前通過TVB的幾部劇集合作完成了對刑偵劇、家族局等品類的佈局,並因此擁有了對TVB內容生產流水線的基本認識和學習,“什麼階段進入,演員選角階段、導演階段、製作、播出階段,整個流程,所以我們現在一些項目中,開始啟動的時候已經想好大概什麼期間要上。”方芳說。

“不是所有的港片在內地都是有效的,有的影響力就比較低。目前香港的整個市場被點燃了,可以被選擇的項目是比較多的,那肯定是選最有效的。”愛奇藝副總裁、自制劇開發中心總經理戴瑩曾在一次採訪中強調。

港記網劇:劉德華的夢和新港劇

內地視頻網站的主動權正在越來越大。《再創世紀》是商戰經典《創世紀》的續篇,之所以重新啟動這個項目,就源自愛奇藝的主動提出

考慮到內地商戰題材的稀缺,愛奇藝最終在與TVB商榷半年後“主動提出”重啟《創世紀》,把這部1999年的商戰經典重新搬上視頻網站。

這種定製類的合作還在繼續。對杜之克來說,出於對“先照顧原有的大陸市場的觀眾他們對TVB的這種期待”、“認知和傳統意義上的感觀”,服從於這種定位也是某種TVB的決心體現,“對於TVB來講,我們需要的是更大的市場、更大的觀眾群,去讓我們質量提高。這是我們必須要把握的東西。”

這也使得香港劇集產業在更加努力地平衡各方反應。杜之克說,“我們現在從合作,定題材、演員,包括故事走的方向,到我們需要了解的內地一些審批上需要關注的問題,這幾個方面,我們都是刻意要求平臺儘量早一點給我們資料和意見,讓我們不要把力量放在不應該用的地方。”

港記網劇:劉德華的夢和新港劇

“慢慢替代的過程”

香港製造的更大困擾在於與內地觀眾已經拉開的認知鴻溝。

在內地廣電系統針對境外劇下禁令的那幾年,港劇演變為某種時代記憶,並被其餘產品所替代。“現在不要說韓劇、日劇,泰劇也做上來了。”杜之克說。在去年於騰訊視頻上播出的《使徒行者2》,大結局時點擊量雖然達到15億,這一數字要遠低於同平臺上的小成本網劇《雙世寵妃》的35億點擊量。

《東方華爾街》是一部題材、深度很容易拿來與《大時代》對比的作品。上個世紀以來,作為亞洲金融中心,香港親歷了1997、2008年兩次金融風暴,使得丁蟹這樣的故事有其現實土壤。

但是,劉德華並不習慣把折射了1997年到2017年20年變化的《東方華爾街》,與20年前的《大時代》作比較,“現在我們只有5集,所以怎麼能夠比較呢?”

香港街頭並不缺乏年輕面孔。多樣化的文化交匯並存於香港的血液之中。這使得香港在過去成為實際上最能承載多元文化的敘事空間。可是現在,“我們必須要看見,時代真的變了,港劇也必須要有一些改動。”杜之克說,“我們現在不能說我們在90年代做了一個模型出來,就一直用下去。”

在出於各種原因投向互聯網平臺懷抱的前提下,港劇也許更需要的是,找到更大程度上與新一代用戶彌合的方式。

《東方華爾街》計劃通過電影級班底、高概念敘事完成這一目的,從一開始選角,劉德華就把它計劃成是一部高品質的劇集作品,“演出在拍攝方面真的是沒話說的”,哪怕是一個小角色,“絕對錶演上都沒有問題”。

劉德華也會在開播時通過觀看彈幕的方式,收集觀眾反饋。在未來,這些反饋就會直接作用於幾方可能會繼續的系列化或者長劇項目,“如果用5集把這個故事講清楚的話,我覺得時間有點短,它只是一個大的概念。”

針對內容升級、以新標準提高團隊整體的操作概念,現在是整個香港影視產業的共識。將軍澳的TVB工業園內,TVB現在有年輕的編劇團隊已經可以獨立操作劇集,老編劇也被要求要有新的想法和創意。

港記網劇:劉德華的夢和新港劇

《使徒行者2》成為蘇萬聰回巢後交出的成績單,這部續作使用了大量的類美劇化操作手法,蘇萬聰把這稱為“會有點冒險,但是成功的機會會大一點點”

對年輕化的把握始終是項艱鉅任務。2017年到2018年,TVB兩部作品《降魔的》和《三個女人一個「因」》流進內地,在內地評價頗高。“《三個女人一個「因」》的拍攝、製作總體上還是TVB傳統的,但是它的對白和人物設計跟TVB以前的劇有點分別。”杜之克解釋。

在完全將TVB調轉船頭這件事上,TVB願意保持耐心,“這個是慢慢替代的過程,每一個新的編劇、新的製作人員,跟以前的做法都會不一樣。我們再往下走,再過幾年,出來的面貌就會又不一樣。”

在2016年,經歷離職、跳槽和短暫的進軍內地後,蘇萬聰最終選擇回巢TVB製作劇集。他也是這波北上又回巢的香港影視從業人士縮影。經歷過《使徒行者2》裡對傳統港劇敘事節奏的大幅度調整,蘇萬聰在新港劇身上繼續他的類型試驗。

其中,與企鵝影視合作的新作《鐵探》已經在今年3月開拍。再次選擇香港作為故事背景,是因為對於蘇萬聰和受香港影視產業影響的一代人來說,這裡有“最地道、最港式”的內容沉澱,也是由於一個“共同的願望”,用杜之克的話來說,這一代人“都不希望看到TVB或者港劇的影響力一直往下坡路走”。

1997年畢竟已經過去了21年。對於仍在繼續做夢的人來說,等待成了必然選擇。在發佈會現場,劉德華已經開始期待下一部劇的開拍,“我希望如果我們有機會繼續夢下去的話,下一仗我一定會在現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