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拆遷,出現這六種情況千萬不要簽字

隨著經濟的發展,不論城市和農村都會面臨一個問題——拆遷。為了順應經濟的發展,對一些破舊宅基地就會進行拆遷處理,這對國家來說本是一件好事。可是不論對於城市還是農村,拆遷是一件半喜半憂的事。喜的是可以拿到拆遷補償,但憂的是拆遷補償總是會各種延遲。而這種現象在農村更為明顯,甚至很多農民由於缺乏法律意識和常識,以至於在簽訂拆遷合同的時候吃虧。

農村拆遷,出現這六種情況千萬不要簽字

很多農民都表示,如果能提前瞭解到相關的規定,也就不至於因為拆遷這件事焦頭爛額、身心疲憊了。因此,今天小匯兒就總結了拆遷當中六種堅決不簽字的情況。

第一種、空白協議書

在拆遷過程中,一部分拆遷方為了儘快達成協議,往往會承諾很多事情,開出非常優厚的條件,但籤協議的時候卻出示一張空白協議書。像這種情況是絕對不能簽字的。

農村拆遷,出現這六種情況千萬不要簽字

因為口頭的承諾是絕對不能相信的,不管拆遷方說的多麼天花亂墜,在所有條款沒有清清楚楚地落實在紙面上之前,都請農民朋友們絕對不要簽字。

第二種、違反先補償後拆遷的流程

經歷過拆遷的人都知道,拆遷的順序是先補償再拆遷。但一些拆遷隊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沒有進行協議,就要進行拆遷,這種現象在農村更為常見。

農村拆遷,出現這六種情況千萬不要簽字

這絕對是不符合條例的。之所以規定先補償再拆遷,就是為了避免後續出現糾紛。所以廣大農民朋友們在拆遷時一定要遵守先補償,後拆遷的順序。

第三種、未公告就進行拆遷

可以說發生任何拆遷之前,相關部門和單位都要發出公告。所以如果有農民朋友對對拆遷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要求籤字的話,這個字是絕對不能籤的。

農村拆遷,出現這六種情況千萬不要簽字

在這裡,小匯兒告訴大家查看拆遷公告時要注意的四個信息:

1、理徵地補償登記的期限、地點。

2、徵地補償標準和農業人員安置途徑。

3、被徵用土地的所有權人、位置、地類和麵積。

4、徵地批准的機關、批准文號、批准時間和批准用途。

第四種、拆遷主體不規範

按照我國《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定,拆遷工作只能是縣級以上的政府來操辦。

農村拆遷,出現這六種情況千萬不要簽字

所以如果有通知說村裡安排的拆遷隊進行拆遷工作的話,這明顯是違反規定的,農民朋友可以進行維權,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第五種、拆遷補償不合理

關於這點,不僅是農村,即使在城裡也是容易發生拆遷糾紛的關鍵點之一。按理說拆遷補償都是有一定規定的,但就是有那麼一小撮拆遷隊,為了為了節省拆遷成本,而降低了補償標準。

農村拆遷,出現這六種情況千萬不要簽字

因此,廣大拆遷農民朋友們,一定要在仔細確認拆遷補償金額,尤其要注意房屋附屬物所有權等小細節,再仔細閱讀相關的補償標準之後再簽字。

第六種、拆遷後不能降低現有的生活水平

這一點在以往政府文件中也都明確提出,這是政府為確保被徵地拆遷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讓其長遠生計有保障。因此為保護失地農民,國家相關規定已經對拆遷方也做了要求,需要保證拆遷後,農民整體的生活水平起碼和拆遷前持平,不能低於拆遷前的水平。

農村拆遷,出現這六種情況千萬不要簽字

所以,拆遷農民在簽字之前一定注意,不要讓拆遷使自己的生活水平降低,如果發生了這樣的情況不籤就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