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由心起,別讓外界控制自己的心境

文/何楚煜


布衣記得讀高中時去一個寺廟,其中有副對聯令我印象頗深:

事在人為,休言萬般皆是命;境由心起,退後一步自然寬。

所謂,萬法唯心所造,上聯所說就是一個人的心境完全可向內調整,保持心情從容淡定才最重要。

境由心起,別讓外界控制自己的心境

生活中,難免會碰到種種的不快和沮喪。就如天氣有陰晴圓缺一樣,人生的悲歡離合也是客觀的自然規律。所以,蘇東坡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之感嘆。

別讓外界控制了自己的心情,別人說的話做的事,或許說過就忘了,我們卻還自我折磨,活著已然不易 ,不必跳下別人無心設置的陷阱,多活一點給自己看。

境由心起,別讓外界控制自己的心境

其實,很多人很多事與你毫不相干。

楊絳先生曾說:人生最曼妙的風景,就是心境的淡定與從容。

也就是說,快樂其實就是自己的一種心態。

境由心起,別讓外界控制自己的心境

  有一位金代禪師非常喜歡種蘭花,在平日弘法講經之餘,花費了許多的時間栽種蘭花。有一天,他要外出講學,於是就交代身邊的小和尚,要照顧好寺院裡的蘭花。

  禪師走了以後,小和尚總是悉心地照顧蘭花,但有一天在澆水時卻不小心摔了一跤,把花架撞倒了,所有的花盆都摔碎了,蘭花散了滿地,很多都被摔壞了。

  小和尚把禪師的蘭花都摔壞了,心裡非常不安,每天都吃不下飯,睡不著覺。

  過了幾天,禪師回來了,小和尚心驚膽戰地向禪師賠罪。

  禪師看著淚流滿面的小和尚,不但沒有責怪,反而和藹地安慰他。

  “那麼,師父您真的不生我的氣麼?”小和尚以為禪師可憐他年紀小才饒了他。

  禪師笑著說道:“我種蘭花,是用來供佛的,我又不是為了生氣才種花的。”

是啊,我們不是為了生氣而來的,無論任何情況下,且保持我們當下的快樂。

境由心起,別讓外界控制自己的心境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離別、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無一人可以逃脫,何苦銘記於心?既然放不下,何苦強求放下?既然求不得,何苦強取豪奪?既然怨長久,何苦心心掛念?既然愛別離,何苦不忘記?

范仲淹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誠哉斯言,人生在世,首先且過好當下,其他的悠然、隨心、隨性、隨緣。

境由心起,別讓外界控制自己的心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