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為何能從亞洲脫穎而出?

甘肅有啥特別?

甘肅,為何能從亞洲脫穎而出?

說起《孤獨星球》,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這本影響中國第一代揹包客走上探索之路的旅行聖經,至今仍是旅行指南行業的老大哥。2017年7月11日,《孤獨星球》公佈2017年亞洲最佳旅行目的地Top 10,讓人驚喜的是,高居榜首的就是咱們中國的甘肅!

甘肅,為何能從亞洲脫穎而出?

但是,很多人一提到甘肅,立刻想到小時候被語文老師逼著背誦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窮山惡水、落後閉塞這些關鍵詞嗖嗖地蹦出來(也許還有一碗不正宗的蘭州拉麵...)。

甘肅,真的擔得起《孤獨星球》頒的這個頭獎嗎?

為什麼是甘肅,而不是其他地方?

01

翻開地圖,鑲嵌在祖國西北大地上的甘肅,看起來像一個呈西北-東南向的啞鈴,它東西長1655千米,南北最寬處530千米,最窄處僅25千米。

甘肅,為何能從亞洲脫穎而出?

然而這還不是它最神奇的地方,就景觀而言,地球上各個部分都各具特色,不能互相取代,也難分優劣。

但一般來說,領土遼闊的國家,會擁有較多獨特的自然景觀,而甘肅只有4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遠不如新疆等省區,但它卻擁有除海洋之外的一切自然景觀:

甘肅,為何能從亞洲脫穎而出?

甘肅,為何能從亞洲脫穎而出?

鳴沙山與月牙泉(攝影:百合香)

甘肅,為何能從亞洲脫穎而出?

牧草青青的山丹軍馬場

甘肅,為何能從亞洲脫穎而出?

七一冰川(攝影:牧雪祁連)

為什麼會這樣呢?

原來甘肅地處我國東部季風區、西北乾旱區和青藏高寒區三大自然區的交匯地帶,縱觀全國,只有甘肅具有這一特點。

甘肅,為何能從亞洲脫穎而出?

這一中國最重要的自然地理分區,交匯點在蘭州西北180千米的烏鞘嶺(製圖:《自駕地理》)

同時,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青藏高原垂直溫度帶,四大溫度帶也在這裡交匯共存。

甘肅,為何能從亞洲脫穎而出?

製圖:《自駕地理》

正是這獨具一格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氣候,地形條件雜糅在一起,註定了甘肅擁有複雜的自然環境和多樣的生態系統。在這種意義上,甘肅堪稱中國自然地理的一個縮影。

甘肅,為何能從亞洲脫穎而出?

五大植被區劃在這裡相聚(製圖:《自駕地理》)

甘肅,為何能從亞洲脫穎而出?

四大動物區劃也在甘肅交匯共存(中國國家地理製圖)

除此之外,遠古時期的地質變化,更為甘肅孕育出奇特的地貌,在蒼茫大地上繪就一片片壯闊奇觀——石林、雅丹、丹霞,讓人對大自然升起一種近似膜拜的敬意!

甘肅,為何能從亞洲脫穎而出?

黃河石林

甘肅,為何能從亞洲脫穎而出?

敦煌雅丹

甘肅,為何能從亞洲脫穎而出?

張掖七彩丹霞,攝影:陳鴻鈞

02

然而僅僅只有這些“外在”,甘肅還遠遠不夠真正讓它脫穎而出的,還在於那源遠流長且多元的“內涵”。甘肅位於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和內蒙古高原的交接處,總體表現為山地型高原地貌,大部分地面海拔1000米以上。

甘肅,為何能從亞洲脫穎而出?

根據其多樣的自然景觀的一致性,可把全省劃分為四個地形區域:隴中黃土高原,隴南山地、河西地區,和甘南高原(河西地區:黃河以西,包括祁連山地,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以北地帶)。

甘肅,為何能從亞洲脫穎而出?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先人們先後在這各具特色的四大區域裡生存、繁衍、活動,創造了獨特而多元的歷史文化,首先登上歷史舞臺的是隴中黃土高原

甘肅,為何能從亞洲脫穎而出?

(製圖:中國國家地理)

遠古時期的黃土高原氣候溫和溼潤,植被覆蓋率也遠遠高於現在,在植被鬱閉的條件下,發育良好的枯枝落葉曾和生草層,能夠有效抵禦外力特別是徑流的侵蝕,因而不存在現在的缺水和嚴重的水土流失問題。

甘肅,為何能從亞洲脫穎而出?

如今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它的頂面是平坦,面積廣闊的塬,墚,同樣是良好的農耕區。(攝影:中國國家地理)

所以,不論從土壤條件還是氣候條件來說,當時的黃土高原堪稱最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也成了孕育農耕文明的最佳溫床。

早在一二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裡活動,留下了許多遺蹟,到了新石器時代,這裡的原始文化空前繁榮。

甘肅,為何能從亞洲脫穎而出?

製作:《中國國家地理》,可放大查看

甘肅,為何能從亞洲脫穎而出?

大地灣遺址復原圖

大地灣遺址是一處新石器時代大型聚落遺址,位於甘肅東部黃土高原去天水市秦安縣,於1958年首次被發現。

夏朝末年,君王昏聵,周人的先祖不窋(bù zhú),領族人遷居到“戎狄之間”,大約是今天董志塬北端的慶城。

隨後,這個“以農立國”的農耕部族在這片隴東的黃土大塬上,邁出了由發展到壯大的最關鍵一步——周人從隴右遷至關中,再走向全國,憑著不斷創新的農業生產技術,最終締造了中國古代統治時間最長(800年)的王朝周朝

也就是說,植根黃土的中華民族農耕文明,由周在慶陽大塬開始,從此延續幾千年。

甘肅,為何能從亞洲脫穎而出?

煙霧繚繞的慶陽大塬

隴南山地,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北接隴中高原,西臨甘南高原。

甘肅,為何能從亞洲脫穎而出?

秦嶺山脈由東向西延綿而來,橫斷山的岷山山脈由南向北逶迤,兩大山脈在這裡碰撞聚合。

同時,中國的兩大水系——長江和黃河也在這裡交織纏繞,加上隴南山地是唯一擁有亞熱帶氣候的地區,溫暖的氣候,豐富的地貌,使得這區域的水分地帶性和垂直地帶性明顯,別有一番重巒疊嶂,山高谷深,植被蔥鬱之景,刷新人們對甘肅“乾旱少雨”“沙漠戈壁廣佈”的刻板印象。

甘肅,為何能從亞洲脫穎而出?

秀美的文縣天池國家森林公園

而也正因這裡山勢起伏得當,氣候溫暖溼潤,成為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以及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傳說中的人文始祖伏羲氏就出生在隴南的仇池山。

甘肅,為何能從亞洲脫穎而出?

天水伏羲廟

前面我們說到隴中黃土高原走出了一個周朝,無巧不成書,周朝以後,甘肅的隴南山地,又走出了一個橫掃六國的秦帝國。

公元前890年,秦國先祖嬴非子受周孝王詔,主管養馬於汧河、渭水之間,後因養馬有功,加之彼時周室衰微,常受西戎侵擾,被周孝王封於周朝王城以西——(今天的甘肅清水縣秦亭鎮)充當一支抵禦異族的緩衝力量,從此,世界有了秦人一說。

甘肅,為何能從亞洲脫穎而出?

秦人宗族墓葬被發現

儘管嬴非子的封地只有區區50裡,但他卻撿到了寶,因為這片彈丸之地極其富庶,水草豐茂,宜農宜牧,物產豐饒,加之祁縣東北部的鹽官鎮又盛產水鹽,一方面秦人因鹽而致富,另一方面,源源不斷的食鹽又養出肥壯的騾馬。

於是,秦人有錢,有能遠行的交通工具,又有常年征戰累積的尚武精神。數百年來,他們一點點發展壯大,從隴南一隅走向關中平原,最終成為問鼎天下的虎狼之秦。

甘肅,為何能從亞洲脫穎而出?

秦國疆域變化圖,中國國家地理製圖

不同於丘陵起伏、溝壑縱橫的隴中黃土高原、氣候溫和,一派江南風光的隴南山地,河西地區沙漠戈壁廣泛分佈,大部分地方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然而這本應很尷尬的處境,卻被橫亙在青海和甘肅之間,綿延千里的祁連山輕鬆化解。

甘肅,為何能從亞洲脫穎而出?

祁連山由多條西北東南走向的平行山脈和寬谷組成(中國國家地理製圖,請放大查看)

甘肅,為何能從亞洲脫穎而出?

巍峨的祁連山,是河西走廊的大靠山

河西走廊,一條夾在群山和沙漠間、天然的通道,祁連山北坡流向此處的河流形成了石羊河水系、黑河水系、北大河水系、疏勒河水系和黨河水系,養育了河西走廊的一個個綠洲。

這些綠洲能維持古代人們的不斷前行,為絲綢之路的貫通提供充分的條件。

每條水系對應一個城市,請將手機橫屏觀看:

甘肅,為何能從亞洲脫穎而出?

西漢初年,漢朝北方各郡縣倍受匈奴侵擾。

到漢武帝時期,“天下殷富,財力有餘,士馬強盛”,漢對匈奴的反擊終於提上日程。漢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漢武帝從一匈奴俘虜得知:大月氏與匈奴結下不共戴天之仇,正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他派張騫前往西域,與大月氏結盟。

甘肅,為何能從亞洲脫穎而出?

儘管後來張騫被匈奴扣押十年之久,逃出後也沒有完成漢武帝的使命,但他卻帶回了西域的風土人情和交通路線。至此,漢武帝對敵方情況瞭如指掌。

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派遣大將軍霍去病西擊匈奴,佔領河西走廊,陸續設置了“河西四郡”:武威郡、酒泉郡、張掖郡、敦煌郡。

甘肅,為何能從亞洲脫穎而出?

製圖:《自駕地理》

隨後,經過大規模的開發,漢武帝不僅把河西發展成了糧倉,還把河西走廊發展成溝通中原西域的通道,之後歷經各個朝代的發展,這條絲綢之路已經成為一條文化、宗教、技術的傳播之路。中國的絲綢、造紙技術傳出去,來自西方的壁畫、石窟傳了進來。

甘肅,為何能從亞洲脫穎而出?

敦煌壁畫,絲路上的藝術瑰寶

甘肅,為何能從亞洲脫穎而出?

麥積山石窟,見證絲路佛教東傳的足跡

甘肅,為何能從亞洲脫穎而出?

河西走廊主要佛教石窟分佈示意圖

甘南地處青藏高原北緣、黃土高原和隴南山地的過渡地帶,三條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貫穿本區(岷山、西傾山、積石山),長江水系的白龍江、黃河的重要支流渭河,從這裡發源。

甘肅,為何能從亞洲脫穎而出?

甘南地理位置示意圖

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其擁有多元的地理元素:高原、山地、丘陵、草原、河谷,構成了甘南大地如詩如畫的高原風光。

甘肅,為何能從亞洲脫穎而出?

世外桃源的小村落扎尕那

甘肅,為何能從亞洲脫穎而出?

瑪曲草原

而也正是因此,造就了甘南境內如萬花筒一般的民族、宗教文化景觀和歷史遺蹟。甘南自遠古時期開始,就先後生存過羌、戎、氐、党項、鮮卑、吐谷渾、吐蕃等民族。

唐龍朔三年(663年),吐谷渾被吐蕃所滅,吐蕃管轄期間開發了“唐蕃古道”,經過甘南。

元朝建立後,設甘肅省,取甘州(今張掖)和肅州(今酒泉)得名,在河州設立吐蕃等路宣慰司,管轄甘南之境,期間對吐蕃地區實行安撫政策,較為長久的穩定為吐蕃民族與當地土著民族,融合成現代藏族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歷史條件。

甘肅,為何能從亞洲脫穎而出?

甘南藏族香浪節

公元1295年,禪定寺

建成,在甘南藏族地區宗教文化方面佔據主導地位。

甘肅,為何能從亞洲脫穎而出?

拉卜楞寺,建於1709年,藏傳佛教格魯派除拉薩外的又一中心,堪稱藏傳佛教的聖地,以“外不見木,內不見石”著稱。

甘肅,為何能從亞洲脫穎而出?

看到這裡,我們大可以用“多元”一詞來概括甘肅,它不僅擁有除海洋之外多樣的地形地貌,還有厚重且多元的歷史文化——燦爛奪目的遠古文化,從這裡崛起的周秦始祖、輝煌的絲綢之路、濃郁的藏傳佛教文化...

細細想來,甘肅就像一碗蘭州拉麵,藏族的牛肉,漢族的麵粉,蔬菜,再加上回族人的精細手藝,是由多方相融合而成的美味。

甘肅,為何能從亞洲脫穎而出?

綜上所述,甘肅,從亞洲脫穎而出,成為《孤獨星球》榜單的Top1,絕對實至名歸!

當然,甘肅的多彩我還未一一道盡,歡迎您留言告知!

主要參考文獻:《中國國家地理》2016年甘肅專輯,王乃昂《人文甘肅·地理卷·山川錦繡》,中國地理學會編《美麗甘肅,壯美隴原傳奇絲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