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我的狗不在了,再也回不來了...

媽,我的狗不在了,再也回不來了...

養狗對於鏟屎官來說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幾年甚至十幾年的陪伴之中,和它的回憶相連若干年,帶給我們習以為常的幸福。但狗狗壽命的短暫是很多主人不願意提起的話題,從養它的那天起,鏟屎官們就知道:總有一天,他們會離我們而去……

媽,我的狗不在了,再也回不來了...

“到超市想給狗子帶點它愛吃的回去,猛然想起它已經不在了……”

“週末休息想著可以帶狗子出去好好玩一下,拿起牽引繩的瞬間突然心裡空落落。”

“只是出去了一會,回來習慣性地喊了聲,卻沒有聽到預料中的腳步聲。”

很多人都說:在它離世的時候,自己處於大腦空白或麻木的狀態,甚至感覺不到悲傷。

狗子再也不會趴在我腳邊、抬頭對我笑、向我索求抱抱,也再不會用小爪子撓著門、眼巴巴抱大腿要出去玩、追著我要酸奶喝……家裡的舊物什都還在,似乎它只是在哪個角落自顧自地玩耍,也許過會過來蹭蹭討食。這些滲透在日常中的習慣和遍佈在生活中的舊物,才會讓人猝不及防地想起它們,悲傷像潮水一般蔓延開來。

媽,我的狗不在了,再也回不來了...

總有人在失去愛寵之後再也不願接觸下一隻寵物,怕失去、也怕離別。感情是很自私的,對於漠不關心的事物,逝去對我們來說只是一個過程;而親身體驗過的,體會反而尤為深刻;最終有的人像是大徹大悟一般更加珍惜當下的生活、選擇喜歡做的事情、尊重事物的變化……而有的人則變得鬱鬱寡歡、沉浸在愛寵的逝去中出不來,也不敢再去接觸下一隻寵物。

死亡是一件大事,正如雷蒙德·卡佛說的:“對大多數人而言,人生不是什麼冒險,而是一股莫之能御的洪流。”寵物死亡這件事,是我們無法左右的,它遲早都會到來。不在今天,也在未來某天,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學會坦然面對……

媽,我的狗不在了,再也回不來了...

許多失去愛寵的人會花數萬為狗狗們舉行一次風光大葬,以此希望他們今生的歸途順暢,來世會有好的去處。今生緣分就到這了,我也只能送你這麼遠了……

狗狗離開大爺已經好多年了,但每逢下雨天,年過半百的大爺還是會到寵物墓前支一把小傘,就怕它不懂照顧自己。

與孤寡奶奶相互依靠生活多年的愛貓離世,此後奶奶每天都會到貓咪的埋葬點呆坐半個小時,她只是怕它寂寞來陪陪它。

年輕的寵物醫生為了在狗去世之後,不遺忘自己家的狗,將它冰凍在冰櫃裡,已經與自己一起工作七年了……

這些都是真實發生的事情,哪怕你已離世,我仍然想繼續護你周全、免你驚擾、免你顛沛流離,這是人們對愛的執念。

媽,我的狗不在了,再也回不來了...

在西方文化中,死亡似乎顯得平和很多,即便是萬聖節之類的鬼節,人們也可以變成孩童的玩鬧與調侃。2017年出了一部口碑較好的電影:叫《尋夢環遊記》,它以墨西哥的亡靈節為背景,講述了死亡與愛。

《尋夢環遊記》之所以能夠贏得極佳的口碑和票房,正是因為用這種溫暖的解釋,將死亡描述的不那麼可怖可畏。我們避諱死亡,直到有這樣一個溫暖的定義可以依仗。影片中展現的亡靈之地:瑰麗的燈火萬家,搖曳的燭光千盞,熠熠生輝一派祥和。在他們看來:死亡本就不是一件充滿悲傷和恐懼的事情。

媽,我的狗不在了,再也回不來了...

媽,我的狗不在了,再也回不來了...

據說真正的死亡是會死去三次:

第一次,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他在生物學上被宣告了死亡。

第二次,下葬時候,人們穿著黑衣出席葬禮。他們宣告,他在這個社會上不復存在,你悄然離去。

第三次,是世界上最後一個記得他的人把他忘掉的時候,到這個時候,才能說他真正的死去了,整個宇宙都將不再和你有關。

《尋夢環球記》要教會我們的,正是學會如何看待那些愛過的人的死亡:別忘記你愛的人,他們並沒有真正的離開,我們對逝者的記掛,不僅安慰了自己,還在繼續“養活”著他們。

媽,我的狗不在了,再也回不來了...

面對愛寵的離世,沒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全然的冷靜與理智而死亡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生命終歸會有終止的一天,它也只是比鏟屎官們提前離開這個世界,但它帶給鏟屎官們的回憶,則會留下來繼續陪著鏟屎官們。只要你沒有忘記它,它就永遠和你在一起,它只是存在於你的記憶中。

思念也好,眼淚也好,傷痕也好,那都是記憶,而記憶,就是它們的生命

請你記得它們,並好好生活。唯願所有曾經的美好不被遺忘,願未來可以繼續將你寵愛。如果有輪迴,願你來世有父母疼愛、有朋友知己,肆意瀟灑,快活又一生!

媽,我的狗不在了,再也回不來了...

感謝這些年的陪伴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