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你及格了嗎?

為人父母,你及格了嗎?

雲私塾倡導“易經決策生活”之理念

今天為您分享的是第802期內容

龐子博先生經典系列解讀之

《弟子規》專欄 之十二

為人父母,你及格了嗎?

為人父母,你及格了嗎?

“父母呼,應勿緩”

為人父母,你及格了嗎?

龐子博先生:“父母呼,應勿緩”,為什麼男人有了孩子之後叫“父”?“父”的篆書寫起來非常好看,是以手持杖形,就是一隻手抓著一根柺杖叫做“父”。“父者扶也”,攙扶的、把持的,它的實際意思就是年老為尊。大家知道跟李白並稱的詩人是杜甫,在古代“甫”和“父”同音,“甫者父也”,“甫”是男人的一個最標準、最尊崇的稱呼。

有了兒女之後,你應該非常感謝你的孩子,因為你的身份晉級了,為人所尊重了。在沒有當父之前,你只是個毛頭孩子,是一個年輕、沒有閱歷、不值得別人尊重的人。為什麼當父就值得別人尊重了?因為只有這個時候,你才會真心地去關愛別人,這個世間除了父母完全沒有要求回報以外,沒有第三個人。

為人父母,你及格了嗎?

為什麼講對待父母要孝順?有一句老話叫“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當了父母之後,你才會真實地、毫無怨言地、不求任何回報地去愛一個人,這一點優秀的品德值得所有人尊敬,所以才用持杖表尊的含義來寫“父”字。

古人講“五十杖於庭”,意思是五十歲的時候你的身份、地位很高了,可以在家裡拄柺杖、不幹活了,子孫都要孝養你;“六十杖於鄉”,六十歲的時候,你可以在村子裡面拿著柺杖來回走動,不管年輕時有多少過惡,一旦拿起柺杖,大家都會尊重你。因為年紀一大把了,最起碼養過兒了,有仁愛之心了。

為人父母,你及格了嗎?

“父”是持杖而行於鄉,是表示德行的,所以男人沒本事可以,沒有德行是萬萬不行的。為人父母,大家都會尊重你,但千萬不要以為是你自己變得高尚了,是孩子讓你變得高尚了。所以古人講“無虧欠不成父子,無恩怨不成夫妻”,就是這個意思。

接著講女人,女人為什麼叫“母”?現在很多人講這是個象形字,是哺乳的象形含義,其實是胡說八道。“母”字跟古代的“牧”字是一個意思,“牧”本身有滋養的意思,而“母”最根本的含義跟“牧”是相同的,指的是教育管理和餵養。

為人父母,你及格了嗎?

我們現在去看大草原上還有放牧的人,放牛、羊、馬這些動物,那我們在家裡放什麼?放人!所以“母”的根本含義不僅僅是餵養,如果只說成是象形的哺乳,那太單一了,裡面缺乏教育和規範的含義。那麼母親真正的含義是什麼?就是不僅要養育子女,而且要規範和教化他。

現在的很多母親根本就沒有搞清楚自己的身份,“我是新時代女性,有家庭,還有要事業!”說得沒錯,非常有道理,我非常贊同,問題是你有沒有那個本事?前面的總序說:“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如果給女人說,就是先當好別人的女兒,然後當好別人的妻子,當好別人的母親,最後再成為左鄰右舍的好朋友、好鄰居,如果還有能力,那你就找個工作吧!

為人父母,你及格了嗎?

我最早的時候反覆強調一件事情,“男人以國為家,女人以家為國”。哪個男人說家裡有一個賢妻良母,相夫教子的妻子,每天給自己準備好吃好喝好穿戴的,卻不回家?我從來不相信這個事,我反倒經常聽男人們吐槽:“我們也想回家,問題是回家之後還不如住旅館呢!冷鍋冷灶的。”現在沒有多少女人會做飯了,家裡亂的像是被打了劫一樣。

(未完待續…)

為人父母,你及格了嗎?

往期《弟子規》內容:

為人父母,你及格了嗎?

為人父母,你及格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