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老字號——素食美味全素齋

舌尖上的老字號——素食美味全素齋

全素齋顧名思義是以素菜聞名的老字號,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準確點說是素菜葷做,雞、鴨、魚、肉,色香形俱佳,令人饞涎欲滴。可舉箸品嚐卻讓人大吃一驚,繼而拍手稱絕,鮮活的葷菜原來全是素食,只是形似而已。這便是全素齋的功夫。

舌尖上的老字號——素食美味全素齋

全素齋,創始人是劉海泉。劉海泉從14歲起就開始在清宮廷的御膳房做事,掌握了宮廷素菜的烹飪技藝,做得一手好素菜。素菜本是從南方發展起來的,所用原料如腐竹、冬筍、鮮菇、玉蘭片等等也多產自南方,調料用糖較多,味道亦以甜為主。

舌尖上的老字號——素食美味全素齋

1902年,劉海泉離開御膳房;兩年後,他在東安市場內租了一塊地方,每天在家中將素菜做好,挑到市場擺攤出售。隨著生意逐漸紅火,顧客越來越多,顧客都叫起“全素劉”,久而久之,全素劉便出了名。1936年,劉海泉請人寫了一塊長方橫匾,中間是“全素劉”三個大字,兩側是“四遠馳名”、“只此一家”八個小字。1953年,“全素劉”改名“全素齋”,買賣很是興旺。

舌尖上的老字號——素食美味全素齋

1954年10月,印度總理尼赫魯抵達北京時,受到從機場到迎賓館50餘萬人民群眾的熱烈歡迎。在19日晚舉行的盛大歡迎酒會,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宋慶齡與印度總理尼赫魯親切交談。總理在人民大會堂設100桌豪華素宴接待尼赫魯訪華團,請的是“全素劉”劉海泉先生主廚。

舌尖上的老字號——素食美味全素齋

舌尖上的老字號——素食美味全素齋

全素齋的素菜所用材料可不是蘿蔔、白菜,而是香菇、草菇、冬筍、銀耳、玉蘭片等等細料,還有油皮、腐竹、千張等豆腐製品,還有上好的白麵“洗”出來的麵筋。蘑菇和筍,以及黃豆芽熬的湯汁號稱是素食鮮味三霸,烹飪得法味道賽過雞湯,況且這手藝畢竟得了御膳房的真傳,正好是這節日素席上的珍品。加上這全素齋是京城獨此一家,別無分號,怎能不讓人趨之若鶩呢?

舌尖上的老字號——素食美味全素齋

當然最關鍵的,還得說是那讓人垂涎欲滴的口味——香醇裡浸潤著鮮甜,濃郁中蘊含著清馨,幾十年沒變過。還記得當初從全素齋買回熱乎乎的素小肚--外邊裹著一張豆皮,切開以後,清白色的粉凍兒裡鑲嵌著各種蘑菇,白的像肥肉丁,棕色的像瘦肉丁,切上一小片咬上一口,那甘沃鮮腴的味道縈繞於唇齒,至今難以忘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