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儷手提火把打狼假得讓人淚奔,《那年花開》有點浪費公眾資源了

不管怎麼說《那年花開》都是一部臭長、拖拉的電視劇,類似於官員站位、死人復活的事情我們不多說,因為那都可以解釋為劇情的需要,僅說孫儷手提火把打狼。


孫儷手提火把打狼假得讓人淚奔,《那年花開》有點浪費公眾資源了

生活就是生活,電視就是電視,不能把沒有生活的生活搬上熒屏鬧笑話。關於狼,民間有這樣的一種說法,即是“狗怕蹲,狼怕火”。意思是再兇狠的狗向你撲來時,只要你猛地蹲下來,它就是停止攻擊;狼呢,只要你身邊有火,它就不會主動偷襲和攻擊你的。這都是先民們祖祖輩輩留下來的生存經驗。因此,在很多野外遇狼的生存技巧裡,常有教人點燃身邊枯草之類甚至衣服的說法。這是因為野外生存的狼,自然是趕不上人類對於火了解那麼多,它們生存在黑暗裡,並藉助黑暗偷襲、捕獲,見到自己不熟悉的火光當然會有恐懼,而人類則與它們相反,被光照亮,反而覺得心裡舒坦,少些恐慌。

時代進步了,狼少了,人對付狼的遊戲在生活裡鮮有發生,人們已經淡忘了這方面的生存技巧,但狼卻在《那年花開》熒屏上進化了,進化得飛快,進化成了飛蛾,一次次撲火,以至於不擔心被火燒死。因此,我們有理由說孫儷手提火把打狼的那段打的也許根本不是什麼狼,而是蛾子。這是《那年花開》給我們鬧下的一個笑話。編導把自己的無知全都暴露在了那裡,還自以為是地在渲染著劇情的氛圍。

孫儷手提火把打狼假得讓人淚奔,《那年花開》有點浪費公眾資源了

如果說這僅算是一種小失誤的話,那麼根據“真人真事”拍攝的《那年花開》,簡直爛得讓人嘔吐。沈星移復活也就復活了,但周瑩去找他並向他表達愛意,這讓那個去世已經很多年的安吳寡婦在地下很傷心。她無子守節,得到封建家族的賞識和讚許,並給予優厚的待遇,但《那年花開》卻有些讓她成了“風流寡婦”的意思了。《那年花開》要“造劇”也不至於對死者如此不尊重。要知道安吳寡婦雖然營造了一個“商業帝國”,但因為她無子死後甚至連吳氏的祖墳都沒進了。《那年花開》這種無節制的扯淡,真是讓人噁心透頂。我們沒有理由要求《那年花開》拍成吳氏的紀錄片,但也不至於脫離生活脫離得如此不靠譜。這是另一個把狼打成了蛾子的傳說,多少有些“真空人”的做法。

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在如此爛劇面前,竟然還有一大批孫粉們在為其不遺餘力地出來維持局面,讓人感到這些粉們已經與《那》劇一樣病得不輕了。真可謂什麼樣的電視就有什麼樣的觀眾。但是,空中樓閣畢竟是空中樓閣,終有塌下來的那一天。而讓《那》劇如此長時段地佔領公眾熒屏真是對社會資源的一種浪費。(文/路生)

孫儷手提火把打狼假得讓人淚奔,《那年花開》有點浪費公眾資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