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成功孵化出優秀企業的三個“度數”:溫度、溼度、制度

不少企業對於文化與制度的關係認識模糊,無法擺正企業文化和企業制度的關係,有的過於強調文化而疏於制度,有的過於強調製度而疏於文化,有的雖然兩者並重但對其之間關係理得不順,造成文化、制度兩隻手各行其道。顯然,以上問題對企業短期或長遠的發展來說都是不利的。作為文化管理基礎的軟性文化和作為科學管理基礎的硬性制度,對於一個企業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簡單地說,就是企業應該正確擺正兩者之間的關係。

對於企業來說,文化似溼度,具有“潤物細無聲”的功效,能觸動整個團隊持續、穩定地前行;制度似溫度,具有“均衡萬物,規範版圖”的能量,能約束、驅動團隊行為。文化與制度,只有溫溼結合,相得益彰,方能風雨無阻。

在工農業生產中,溫溼度控制一直被生產者看作重要一環。有些工業生產者,為了精確地掌握溫溼度的變化,甚至不惜增加施工難度,用大量的電纜,將其和自動控制、監控室等高科技相結合。有些農業生產者,為了平衡好溫溼度,更是想盡辦法去控制和調節,甚至不惜用上人工降雨等高科技。

為什麼工農業生產者們,如此重視溫溼度控制?因為,在工農業生產中,無論是溫度還是溼度,一方若不符合標準,或者沒達到預定參數,都將影響整個生產鏈條。就拿農業生產中的農作物生長而言,溫度過高,溼度不夠,農產品便有了乾旱之病;溼度過高,溫度不夠,農產品便易患洪澇之病。所以,只有溫溼結合,相得益彰,才能保證收益。

工農業生產需要溫溼結合,才能相得益彰。做企業,更要如此。那麼,企業的溫溼度體現在哪?關鍵在文化和制度兩個方面。因為文化是軟的,較軟的文化,更易滋養、潤澤人的心窩,發揮潤物細無聲的功效。而制度是硬的,較硬的制度,更易均衡萬物,規範版圖。所以,我們說文化似溼度,制度似溫度,溫溼結合,才能發揮巨大威力。關於這一點,下面的這個案例可以很好的說明。

對於富士康品牌創始人,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先生的管理之道,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而其中“魔鬼”與“天使”的管理原則,更是被很多外界人士讚許。

何為“魔鬼”?舉個例子,在鴻海,郭臺銘規定,每個進入鴻海的新員工,上崗前必須接受為期5天的基本訓練。只要他下達命令,公司的相關負責人。沒有時差的,必須在15分鐘內答覆;有時差的,也要在8小時內回應。各個部門的高層主管,要隨時隨地,準備面臨他的提問……他成了最嚴厲的管理者之一。

何為“天使”?在每年的年終慶祝會上,為了犒賞那些辛勤工作的員工,他會拿出2.3億元新臺幣獎勵他們。甚至,每年還為上百名主管,安排全方位的體檢。

正是這種“天使”與“魔鬼”般的管理方式,讓其企業形成了一股特殊的向心力。

鴻海的管理模式,再次驗證了文化與制度雙向驅動的重要性。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企業是一列前進的火車,溼度般較軟的文化則可看成是火車的發動機,溫度般較硬的制度則是供火車前進的鐵軌。若要火車啟動、前進,需要發動機發動,但發動機再好,火車跑的再快,如若沒有鐵軌的鋪設,也難以安全、有序的行駛。同樣,鐵軌修的再結實、再好,如果火車不發動,不在上面跑,它也失去了應有的意義。

綜上所述,在一個企業裡,光有溼度般的文化,沒有溫度般的制度,要麼自然推動,要麼軟弱無力。光有溫度般的制度,沒有溼度般的文化,要麼執行有力,要麼執行崩盤。所以,只有把文化這張軟性的盤做到極致,才能搶佔團隊的心智,驅使他們按照企業的方向、戰略、決策去有效地推進。只有把制度這項硬性的東西貫徹到底,才能感召、激勵整個團隊,促使其持續前行。而只有將二者結合,軟硬兼施,才能相得益彰,把企業績效發揮到淋漓盡致。

縱觀世界各大企業,我們會發現:但凡大企業,都有著與眾不同的企業文化,並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逐漸優化、趨於完善;而那些發展緩慢,或者開始迅猛,後來卻逐漸失去方向的小企業,它們的企業文化,要麼不夠明確,要麼處於斷層,甚至成了可有可無的擺設。

由此,不免讓人想到:文化之於企業的作用,到底有多大?為什麼每個企業,都要有它的企業文化?特別是在那些規模、利潤都足夠大的企業裡,文化是否具有為企業營利,以及推動企業發展的“現實意義”。

毋庸置疑,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沒有文化的企業就像沙漠。對企業來說,文化是自然的影響力,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產物,是一種非制度的強大驅動力。

如何發揮文化“潤物細無聲”的作用?文化怎麼為推動企業發展提供“現實意義”? 這就需要讓文化保持一種純粹,沒有純粹的文化肯定是在弱化文化,而被弱化過的文化就沒有神聖性。

同樣,我們知道,一個企業的制度都要圍繞企業的文化來制定,不能偏離企業的總體方向,可以說“文化乃制度之母”,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其一,作為整個企業組織的一個組成部分,制度的形成與制定必然會體現出文化的影響。制度的具體內容自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業的文化,但與之相比,制度的形成更能體現企業的文化,也就是說,制度的或多或少、或松或嚴,以及制度的制定過程更能恰當的體現出企業文化。其二,制度要發揮作用,必須符合文化或是文化的發展趨勢。制度總是要根據人們對它的認識和理解來運用的,並最終按照人們所理解的方式來發揮作用,這種方式的積累就是文化。也可以這樣講,每一條制度最終都要對應文化才能發揮作用,因為控制行為的是我們的主觀意識的。上述這些過程,無不都體現出文化的作用。

老子曾說“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這精闢地指出了成就一番事業的重要要因素。企業做文化,更要從這些細微的事情一點一滴、循序漸進地滲入。因為,文化之於企業,之於團隊的改變,是循序漸進,漸熱式的。雖沒有直接的經濟效益,但卻有著無窮地附加價值。例如,能逐漸地提升整個團隊的爆發力,增強團隊成員的執行力,潛移默化中改變著成員的理念、價值觀……而這個過程是緩慢的,不是一下的改變和硬性的灌輸。改變,會短時間立竿見影,不會長久保持;硬性灌輸,容易引發團隊成員的反感。

總之,欲讓文化在企業中,真正發揮效用,需要逐漸地滲透,慢慢地積累,循序漸進地影響。文化不是號召一回兩回,企業就能夠有所改變;也不是搞上三天兩天,團隊就能積極向上,煥然一新;更不能指望著,弄上十天半個月,文化就能給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貨幣收入。所以,文化像溼度,具有潤物細無聲的功效,需要長時間默默地滋潤,潛移默化地潤澤,才能給企業帶來巨大的影響力。

提起哈佛大學,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不知各位讀者是否知道,哈佛為什麼能夠成為世界一流名校?也許有的人會說,教學目的明確,擁有一流教師,所以人家會成功;也有的人認為,招生的臺階高,起步高,一流的學生,自然容易培育出一流的人才……這些固然是哈佛大學的成功之道,但還有一條很少人提起,卻是最為重要的原因,即“讓校規看守哈佛的一切,比讓道德看守哈佛更完全有效的哈佛理念”。

當年,哈佛大學的主要捐獻者約翰?哈佛曾給學校留下250本非常珍貴的書籍。為了讓圖書保存得更為完好,學校一直將它們珍藏在圖書館內,並規定學生不能帶出館外閱讀。不巧的是,1764年圖書館大火,燒燬了館內全部書籍,這250本書也在其中。

就在大家以為,再也見不到這些曠世絕學的時候,一個學生卻把僅存的《基督教針對魔鬼世俗與肉慾的戰爭》這本書,交到了校長手上,並向校長坦白:在火災發生的前一個晚上,他恰巧將這本書帶到館外閱讀,所以倖免於難。校長望著250本珍品中,唯一存世的孤本,對這名學生感謝萬分,但還是下令把他開除,理由是他違反了校規。

不知讀者看了這個案例之後,有何感想?這種“法理第一,堅持制度化管理”的制度體系,正是哈佛成功的關鍵。“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做企業,同樣要建立屬於自己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因為,一個沒有制度的團隊是一盤散沙,沙子在手上,你怎麼能抓得多,握得撈?弄不好,握得越緊,流失得越快,而有了制度的框架,便可以將沙子裝在其中——固定有形,規範版圖,讓其有秩序、有規範地存在。

在企業裡,過硬的制度才能保證團隊的執行力,但這裡的制度,不是監獄,要把大家都關起來、管起來、命令起來,而是要把大家積極地組織起來,為企業降低“風險”、減少“成本”、提高“效益”,向著正確、健康、有價值的道路上發展。所以,我們說,制度要硬。只有過硬的制度,才能“規範版圖”,約束成員的行為,激勵團隊的心智。

當然,一個企業各種制度的制訂與執行,不僅能體現出一個企業管理的完善程度,也能從側面反映企業同仁素質的高低。然而,現實情況卻是,在這些規章制度的制訂、頒佈實行過程中,總會碰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與阻力。常聽到一句話叫做“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企業當中,違章違紀的行為更是屢見不鮮。如何才能解決這樣的問題呢,如何讓制度真正貫徹下去,想必是很多企業領導人極度關心的問題,這個我會在下面的章節重點闡述。

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中,我們可以看出,也許很多企業的制度並不一定合理,也不一定得到貫徹,但我們就能否認制度的做用嗎?在企業中,制度都是合法的、權威的,並具有一定超前性,它對企業同仁的行為具有強制性,會直接改變他們的行為和利益分配方式;同時制度都是基於一定的理念而制定,它的實施也會間接地對同仁觀念施加影響。因此,要改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種狀態,在制定制度的過程中,必須抓住最能影響企業運行的方面,尤其是文化方面來制定制度,並且要根據企業(文化)及其發展方向的需要來進行,而不是根據習慣做法或是去趕時髦。

對於制度的實施,需要依據和分析現有文化,以人們能夠理解的語言來解釋,根據文化演進的規律來落實——制度要融於文化並推動文化。在企業運行的某些時期,尤其是象企業轉型這種時期,文化能否成功轉型是關鍵,在這個時期尤為需要發揮制度的超前作用,逐步建立起與新文化相配套企業制度,來推動文化的變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