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宣紙和現在的有什麼不同?

唐代:“宣紙”是宣州地區所產高級紙張的總稱——地名意義上的廣義的“宣紙”

“宣紙”二字連用,作為一個表示紙張的專有名詞出現,始於唐代的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書中第一次提到“宣紙”。根據專家考證,該書寫成於大中元年(847),於乾符初年(874)刊行。該書卷二上雲:“江東地潤無塵,人多精藝,好事家宜置宣紙百幅,用法蠟之,以備摹寫。”

對於此話,各有各的解讀。從符號學的觀點研考這句話,張氏所言“宣紙”,應理解為宣州所產之紙,因為如果這裡是指質量上乘的宣紙,那為何還要“用法蠟之,以備摹寫”呢?需要“用法蠟之”的紙既不可能,也不能作為貢品上貢朝廷的。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斷定這種所謂“宣紙”絕對不會是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為原料而生產出來的紙張。

這種紙僅是“好事家”“用法蠟之”以後才可用的,怎能將這種紙抬高到與後來之宣紙相提並論的程度呢?可見此時的“宣紙”與後來的“宣紙”是同名不同質。再則,“用法蠟之”指的是在“宣紙”上加工,加工方法無非是砑光、拖漿、填粉、加蠟、施膠之類,加工後才能“以備摹寫”,又可見這種紙張的製作在當時還未必十分完善。

根據所述,我們認為,當時所謂宣紙絕不是含現今原料之“宣紙”,而是當時宣州所產上乘紙的總稱。但不可否認,當時宣州已經產出名紙,以地名命名的宣紙之名就此產生了,但當時的宣紙顯然不是以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作為原料而製作出來的紙張,而是其他種類的皮紙。我們完全有理由將之視為現今“宣紙”的前世,但不可視為和現今宣紙同質的紙張。

古代的宣紙和現在的有什麼不同?

事實上在唐、宋時,徽紙出名以前,尚無宣紙應世。在唐時不過宣州有進貢楮皮紙任務而已。”

由此我們認為:第一,根據史料記載,唐代宣州雖有“紙、筆”之貢,但不能將這種在當時的優質紙張與後來的宣紙視為等同,因為原料不同。第二,唐代起已有“宣紙”之名,但其時是取地名命名,泛指宣城所產之紙。第三,從造紙技術發展的歷史過程來看,唐代時尚未見有青檀皮為原料的宣紙。第四,唐代“宣紙”是宣州地區所產高級紙張的總稱,這是地名概念意義上的“宣紙”。

古代的宣紙和現在的有什麼不同?

宋元:“宣紙”是以青檀皮為主要原料生產出來的紙張———原料意義上的不成熟的宣紙

造紙人從何時採用青檀皮作為造紙原料?遍查史籍,尚未見明確記載,但卻可根據一些史料推測在宋元期間,其時,宣紙的原料開始為青檀皮。有材料說:“宣紙在明代以前是用全青檀皮製成,到了清代改用檀樹皮和稻草為主要原料,據宜興《荊溪縣誌》記載,用檀樹皮造紙始於元代。”

更直接的證據是曹氏一支輾轉遷徙到涇縣小嶺後開創了全面系統地用青檀皮製作宣紙的歷程。

曹氏遷居小嶺後,根據當地盛產青檀等優越的自然條件,就地取材,以紙業為生計,這在宗譜裡都有記載。小嶺製造宣紙是從其始祖曹大三於宋末遷居至小嶺後開始的,小嶺宣紙製作究竟始於哪一年呢?遺憾的是《小嶺曹氏宗譜》對此沒有確切的記載,但我們可以據此判斷創始於元明之際。

需要澄清的是,宣紙到底是不是先有純青檀皮出現,然後才有青檀皮和稻草混配出現?造紙界專家們經過研究也是給予肯定的。他們分析指出:“因為曹氏家族是由構皮產紙區遷往涇縣的,構皮與檀皮同為樹皮製漿,工藝上有很多借鑑之處,而稻草製漿另具許多技術難點,故先用檀皮是種正常現象。但摻用稻草的時間不會晚很多。而且稻草漿的加入比例,經常是作為調整紙張質量及用途的手段。”[13]333該論述與筆者的結論是殊途同歸。

元明之際起:“宣紙”是以青檀皮為主要原料、沙田稻草為主要配料生產出來的紙張——原料意義上成熟的宣紙真紙。

及至清代,宣紙已經普遍採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作為原料,即現代意義上的真正的宣紙,我們稱“宣紙真紙”,但非常遺憾的是,由於小嶺曹氏出於生計的需要,對外嚴格保密,當地紙戶和當地文人墨客並未留下文字記載,至於工藝流程,對外更是諱莫如深,即使在家族內部和姻親間,也採取了“傳子不傳女、傳媳不傳甥”的措施嚴格防止技藝外洩,我們無法給出“宣紙真紙”產生的確切年份。但根據《小嶺曹氏宗譜》和家族內部的歷代口碑相傳等得知,到明朝中葉後,宣紙的原料已經不是青檀皮一種了,而是摻和了沙田稻草。

為何摻和沙田稻草?從紙性來說,單一採用青檀皮作為宣紙原料,由於青檀皮的纖維較長,成紙性質較硬,柔性不足,在這種紙上進行書法繪畫時,潤墨性稍遜,寫意性不能得到充分展現。而稻草的纖維較短,用青檀皮和稻草漿摻和造紙,則增加了成紙的綿柔度和書法繪畫的潤墨效果,這也是適應寫意畫逐步成為潮流的結果。另外,在青檀皮中摻和沙田稻草,客觀上也緩解了對青檀皮原料的壓力,使之成為一舉兩得之事。元明之際,涇縣小嶺曹氏創制了宣紙,但在明宣德之前137年左右的時間裡尚不完全成熟,或者更穩妥一點說,沒有出現表明宣紙成熟的事件。到明朝宣德年間(1426-1435)出現了由皇室監製的宣紙加工紙———陳清款宣紙,這才標誌著宣紙工藝已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

古代的宣紙和現在的有什麼不同?

首先,明宣德紙,就是以宣紙為原紙的加工紙,並以“陳清款”為第一。這種陳清款為宣德紙的紙號,當為以加工者姓名而名。其次,宣德陳清款宣紙是以“白楮皮”(即青檀皮)為原料而製成生紙,然後再行加工的。宣德紙陳清款的加工者不僅加工了生宣紙,而且還加工了其他生紙,但都以陳清款命名,以各類生紙而加工的同一類型產品中,陳清款均以其技藝高超而拔頭魁。再次,宣紙的質量是當時其他種類紙所難以比擬的,而這種紙張又產在宣德年間,故以宣德紙命名之,這是為尊者榮,猶如明時“宣德窯”、“宣德爐”一樣。也正因如此,自元明之際宣紙始創後,在不斷髮展的情況下臻於完善,才引起皇室重視,才被列作貢品並用以加工,成為以皇帝年號命名的宣德紙。自此後,文人墨客對宣紙的記載才開始多了起來。

原料意義上的宣紙是自曹氏遷居小嶺後才始創的,明宣德年間(1426-1435)上貢或由皇室監製的陳清款宣紙的誕生,標誌著宣紙工藝已臻於完善,由於該時期宣紙原紙和用以加工而成的熟紙,都是紙中精品,所以後人用皇帝年號將之稱為“宣德紙”。當然,宣德紙作為一種加工紙,其本紙可能有多樣,有的是以宣紙為本紙,有的則可能不是,但多數是以宣紙為本紙的。“宣紙”名長期以來一直被人們誤認為完全是以地名來命名的,這個誤識的產生有其原因,但現在應該得到糾正。實際上,以青檀皮和沙田稻草為原料的宣紙的產生始於元明之際,明代宣德“陳清款”宣紙的誕生是宣紙工藝發展到成熟階段的標誌,它試製於元末明初。

古代的宣紙和現在的有什麼不同?

宣德紙是皇宮內的一種加工紙,是專為皇室人員所用的特種紙張,它是由生宣加工而成的一種特種熟宣。這種熟宣產生於宣德年間,因而,以後的“宣紙”名取自“宣德”這個年號而來,故又有“宣德紙”之稱。這種宣紙自創始後,隨著宣紙生產技術的逐步外傳,生產這種紙的地方也越來越多。因此,以後廣義即純粹地名意義上的宣紙是指以古宣州地區為中心的地方所產紙的總稱;狹義上的宣紙是特指宋元以後涇縣地區以青檀皮和沙田稻草為主要原料生產的特種書畫紙。由於古宣州之“宣”與明宣德之“宣”都同宣紙之“宣”構成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巧合,所以我們今天既可以認為“宣紙”是地名而得名的,即它產於古宣州,這當然是從古宣州產上乘紙而言的;也可以認為它是以年代而得名的,這當然是從明宣德年間用特殊原料抄造宣紙的技術臻於完善、宣紙生紙被皇宮作為高級加工紙的本紙而言的。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當代“宣紙”即宣紙真紙之名的判定應取決於“原料”,它的主要原料是青檀樹皮和沙田稻草。宣紙概念的演進經歷了三個階段:唐代“宣紙”是古宣州地區所產高級紙張的總稱亦即地名概念意義上的“宣紙”;宋元“宣紙”以青檀皮為主要原料;元明之際起“宣紙”開始以青檀皮和沙田稻草為主要配料並一直延續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