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哥愛吐槽,胡適牌癮大,細數那些教科書外你所不瞭解的老男人們

迅哥,一位我們再熟悉不過的文學偶像,記憶裡他總是一副“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硬漢形象,是一個因為被高捧模樣也逐漸變得刻板化的文學家。但迅哥這個人如果細說起來,可比我們在課本上了解的有趣多了。如果在今天,貼在他身上的標籤可能有“吐槽怪”“段子手”“金句大王”“社交平臺的KOL(關鍵意見領袖)” ……

迅哥愛吐槽,胡適牌癮大,細數那些教科書外你所不瞭解的老男人們

你看看他說的那些高級俏皮話:

《論“他媽的”》:“後來稍遊各地,才始驚異於國罵之博大而精微:上溯祖宗,旁連姊妹,下遞子孫,普及同性,真是“猶河漢而無極也”;

《論雷峰塔的倒掉》:

“(法海拆散白蛇許仙)大約是懷著嫉妒罷,——那簡直是一定的!”

“我對於玉皇大帝所做的事,腹誹的非常多,獨於這一件卻很滿意;”

“莫非他造塔的時候,竟沒有想到塔是終究要倒的麼?——活該!”

魯迅、蕭伯納、蔡元培見面並沒有談文學,而是比顏值。事後迅哥憤憤不平地寫:“我覺得自己的矮小了。”

迅哥愛吐槽,胡適牌癮大,細數那些教科書外你所不瞭解的老男人們

圖源:知乎用戶@nk丟丟

迅哥直男氣很重,他的日記是這樣的畫風。

✐正月 ✐

十四日:晴。無事。

十六日:晴。夜景寫《曲成圖譜》畢,共卅二葉。風

二十二日:晴。無事。

二十九日:晴,風。無事。

卅日,晴。胃子痛。夜子佩來。

卅一日:晴。無事。

✐ 四月 ✐

二日:晴。午後自至小市遊。

十二日:晴。大風。無事。

十五日。午後風。無事。

二十二日:晴,晚風,無事。

二十三日:曇。也蔣抑之來。

三十日:雨。上午為二弟寄小包一於家。午後晴。

✐ 十二月 ✐

五日:晴。無事

七日:風。無事。

十三日:晚風,無事。

十九日:雨雪。無事。

二十日:雨雪。上午寄三弟信。

二十一日:晴。下午曇。無事。

二十三日。晴。休假。午後銘伯先生來。

不過,魯迅只是看起來“無事”而已。1918年5月,魯迅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第一篇文章,就是不折不扣的藝術品,甚至裡面的經典語句流傳到了近百年後:“那趙家的狗,何以看了我兩眼呢?”也許這就是大佬低調吧。

雖然迅哥身上總有一種大佬氣派,但蕭紅的《回憶魯迅先生》,把魯迅原本吃貨的一面徹底暴露了。原來魯迅雖然正餐沒啥追求,卻是個大零食控,酷愛甜食乾果,一晚上能啃仨梨。家裡常備花生瓜子餅乾糕點,還特愛吃進口水果糖,紅豆羊羹,有時候特意花大價錢買些西點之類的飽飽口福。

有人從河南送魯迅一包糖,他吃了一半,許廣平見後告訴他,這糖用柿霜做成,如果嘴角上生些小瘡之類,用柿霜糖一搽就好。魯迅覺得挺寶貝的,珍重之下把糖收好,誰知道還沒到晚上,就忍不住把剩下的一半打開,邊吃邊安慰自己——“嘴上生瘡的時候究竟不很多,還不如現在趁新鮮吃一點”,結果剩下的一半也差不多沒了,僅有的一點實在捨不得吃,珍藏起來。

講到這故事還沒完,有一天有個“密思高”高小姐到他家做客,估計是個大美女,於是魯迅把自己珍藏的柿霜糖拿出來獻寶,結果人家根本不賞臉。魯迅鬱悶之餘,突然想起,MISS高是河南人。“請她吃柿霜糖,就和請我和一小杯黃酒一樣,真是愚不可及“。馬屁拍在馬腿上,比較抑鬱的先生並不遷怒這種糖果,最後還不忘寫文章誇說柿霜糖“吃起來又涼又細膩,確是好東西”。

愛吃甜食的人,性格一定不會很差吧。

迅哥愛吐槽,胡適牌癮大,細數那些教科書外你所不瞭解的老男人們

除了魯迅,還有很多文學大家都沒有我們印象中那麼刻板。比如你以為溫潤如玉的錢鍾書先生,其實是民國第一毒舌怪。

迅哥愛吐槽,胡適牌癮大,細數那些教科書外你所不瞭解的老男人們

在《圍城》裡,形容鮑小姐穿的少,是這樣寫的:有人叫她“熟食鋪子”,因為只有熟食店會把那許多顏色暖熱的肉公開陳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為據說“真理是赤裸裸的”。鮑小姐並未一絲不掛,所以他們修正為“局部的真理”。寫不足兩歲的孩子:眼睛兩條斜縫,眉毛高高在上,跟眼睛遠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

比如著名的文學家、語言學家季羨林,曾在《清華園日記》的引言中說:“我寫日記,有感即發,文不加點,速度極快,心中毫無顧忌,真正是暢所欲言”。

迅哥愛吐槽,胡適牌癮大,細數那些教科書外你所不瞭解的老男人們

他討厭學習:

2.6

今天仍然拼命看書,因為明天就要考了。學期的成績全靠這兩天掙,現在更感到考試的無聊與無用。

2.9

今天考兩樣。完全是臨時亂抓,預備的全用不上。

9.13

昨夜一夜大風,今天依然沒停,其勢更猛。北平真是個好地方,唯獨這年每年春天的大風實在令人討厭。

今天沒做什麼有意義的事,媽的,這些混蛋教授,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孃的什麼東西?

後來他又開始討厭上班:

9.23

早晨只是上班,坐得腚都痛了 。

9.30

早晨一早晨班,屁股都坐痛了。晚上也沒有什麼東西,懶病大發,瞪著眼看桌子,卻只是不願意看書。

除此之外,你也許不知道,季羨林的“懶惰”和胡適的牌癮比起來,也算不上什麼;林海音的烤白薯、梁實秋的餃子、許地山的花生、豐子愷的瓜子、汪曾祺的鴨蛋……作家們聚在一塊足可以開家賣零食的淘寶店;情話技能滿點的徐志摩到底有多酸,而渣起來到底能有多渣;太宰治為什麼總想去死呢;張愛玲是怎麼靠著稿費致富的……

當一個文學偶像變成了一個立體的人,你就會有一種奇妙地被“圈粉”,變“迷妹”的體驗。

每一位所謂的“文學大師”“文藝大師”,都不只是一個簡單的姓名,他們背後都有很多值得被人瞭解的故事。那故事不僅僅是教科書上被我們熟知的,更多的,是他們在真實人生裡的通達、隨性、幽默,以及自成一格的處世之道。

我們其實離他們並不遙遠,你只需要一個入口,就能穿越時間與空間,接近他們的人生。

迅哥愛吐槽,胡適牌癮大,細數那些教科書外你所不瞭解的老男人們

這本筆記本,如同地圖一般佈滿通向文藝世界的入口。在它的陪伴下,你會想要去買一本書,去下載一部電影,用一週的時間去循環一首歌;你能因此獲得更多跟朋友閒聊的談資;你會有放下手機去記錄、創造些什麼的衝動。這就是我們在庸碌生活中抓取靈感的意義。

它能給你一個專屬的空間,最貼合的文藝調性,讓你記錄這些“有趣的靈魂”在世間發生的故事,同時書寫屬於你自己的想法與靈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