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年長江學者大比拼——中國人大進入前十

眾所周知,在我國科研人才中,最高的是兩院院士,其次就是長江學者、傑青以及優青。而在一般情況下,無論是院士,還是傑青優青,對於人文社科、哲學等強校都是極少有人入選的。

不過對於長江學者來說,相對來說綜合性比較強,文理工醫都有包含,所以相對來說,如果要看一所高校的綜合表現的話,長江學者比較能夠體現這方面的實力。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在第五次學科評估週期內各大高校在長江學者方面的表現吧。下圖展示了2016-2019這段時間內各大高校入選長江學者的人數。

近四年長江學者大比拼——中國人大進入前十

2016-2019高校入選長江學者人數前十

從該統計結果可以看出, 在近四年之中,新增長江學者最多的分別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以及西安交通大學。其中清華大學以53位位居首位,北京大學緊隨其後,以49位屈居第二。

近四年長江學者大比拼——中國人大進入前十

清華大學

在前十之中,中國人民大學終於進入我們的眼簾,作為一所偏文科內的強校,由於其他拔尖人才基本上沒有統計文科性的領軍人才,所以人大一直默默無聞,靜靜的看著其他高校表演,甘當看客。

而在長江學者的比拼之中,中國人大終於不再是看客,而是其中的主角。在長江學者大比拼中,中國人大在這4年期間總共入學24位長江學者,位列全國高校第六,表面搶眼。可見,即使中國人大有些偏科,但是在長江學者方面確實不落後於其他綜合性高校。

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直屬於教育部,由教育部與北京市共建。

中國人大擁有8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8個國家重點二級學科,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均居全國第一;擁有5個北京市重點一級學科,4個北京市重點二級學科,1個北京市重點交叉學科;擁有13個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名列全國高校第一;擁有5個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1個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擁有3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3個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近四年長江學者大比拼——中國人大進入前十

中國人大

當然,除了中國人大這種偏文科內的高校外,這四年長江學者入選最多的另外9所高校都是綜合性高校。其中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都是在2000年經過合併潮之後逐步轉換成的綜合性高校。

經過20年的努力發展,各大高校都在不斷的前行,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其中,華中科技大學進步較快,不管是長江學者,還是傑青優青以及方面院士的人才入選數,經常都是前十的常客,各種綜合數據的比拼中,很難見其掉出前十,不愧是被譽為“新中國高校發展的縮影”的高校。

近四年長江學者大比拼——中國人大進入前十

華中科技大學

大家對於近四年我國高校入選長江學者人數的大比拼,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下圖展示了近4年雙一流高校長江學者入選人次的詳細情況,供大家參考。

近四年長江學者大比拼——中國人大進入前十

近4年雙一流高校長江學者入選人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