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和太平天國都分別攻佔過南京,為什麼清廷卻向英國投降了?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英國派遣40多艘戰艦4000多名士兵,從印度出發對中國發動攻擊,戰爭爆發後英國不斷從本土進行增援,截至1842年8月戰爭結束,共投入戰艦60多艘。在1842年7月末,英國軍隊攻佔鎮江,威脅攻佔南方重城南京,清廷妥協,隨後在8月29日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第一次鴉片戰爭以清朝失敗告終。

英國和太平天國都分別攻佔過南京,為什麼清廷卻向英國投降了?

英國攻打鎮江

佔領南京的這種情況也出現在太平天國時期,從1853年3月太平天國佔領南京改為天京,到1864年太平天國被清廷剿滅,南京共被太平天國佔領近11年,為什麼清廷沒有對太平天國妥協呢?

我認為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國力的差距。英國當時已經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東西方的科技水平尤其是軍事科技差距非常的大,在軍事上對英國清廷根本沒有戰勝的可能。但是太平天國只是本土的農民起義,無論是在軍事裝備、經濟基礎還是人員組織上與清廷還有不小的差距。

另外英國只想通過戰爭來擴大對清廷的貿易,用來傾銷國內的產品,並不是滅國之戰。而太平天國和清廷之間是你死我活的戰爭,是清廷的生死存亡之戰,清廷當然不會妥協了。

二、漕運。任何一個朝代,要想統治穩固,沒有糧食是萬萬不行的。尤其是明清兩代定都北京後,北京需要的大量糧食和錢財都是要從江南走水路運到北京,每年都有兩萬多艘漕船進京運送錢糧,還有上萬條商船,所以漕運的穩定與否關係到帝國的安全。

英國和太平天國都分別攻佔過南京,為什麼清廷卻向英國投降了?

大運河沿岸城市分佈圖

從地圖上看就可以知道佔領南京並不能切斷漕運,佔領鎮江才可以。太平天國雖然佔領了南京但是近在咫尺的鎮江只有一小段時間能控制,大多數時間都是由馮子材他們的綠營把守著,鎮江仍然牢牢的控制在清廷的手中。

另外在1855年黃河在蘭陽至張秋的幾百裡範圍內,南北遷徙改道近二十年,使得魯西平原上的許多河道沖斷、淤積和堵塞,進而使得北方的漕運體系崩壞,轉為海運。所以即使太平天國佔領了鎮江也無法對清廷的南北運輸造成威脅。

英國和太平天國都分別攻佔過南京,為什麼清廷卻向英國投降了?

黃河改道圖

而英國不同,在鴉片戰爭期間不僅佔領了鎮江切斷了漕運,並且憑藉海上的優勢把清廷的海運也給切斷了,對北京造成了威脅,這也是清廷對英國妥協投降的重要原因。

今天就分享到這,如有疑問請關注“螞蟻歷史觀”。

免責聲明: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我將立即給與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