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海力士中國工廠關閉,半導體價格會不會受到打擊

SK海力士中國工廠關閉,半導體價格會不會受到打擊

SK海力士半導體潔淨室

位於重慶的SK海力士NAND閃存芯片工廠29日停工。因為在重慶工作1年6個月後回國的某職員在仁川機場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重慶市防疫局已關閉SK海力士重慶工廠運行,並對近2700名工廠前員工進行核酸檢測。


通常,如果世界主要半導體廠商的工廠突然停工,市場就會動搖。因為生產差池會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造成不利影響。事實上,2013年9月SK海力士的無錫工廠發生火災後,DRAM價格暴漲40%以上,美國的美光和SanDisk股價大幅上漲。但是,此次工廠關閉對市場並沒有給半導體市場帶來太大影響。截至30日,NAND閃存(MLC 64Gb)內存現貨價格反而比前一天下跌0.29%。為什麼會這樣呢?


不那麼敏感的後期工程

SK海力士重慶工廠是“半導體後工程”工廠。半導體通常分為在半導體原板硅片上刻電路的前期工程和測試這樣製造出來的晶片,並以產品形態進行包裝的後期工程。工作敏感度專業程度更高。


如果在晶片上刻上細小的電路,在刮削、清洗的過程中,因停電或火災、事故等突然停止運轉,就要處置掉生產中相當數量的晶片。 因為製造半導體的過程不能有絲毫的誤差。即使緊急重啟,也有和以往非常細微的角度變化等差異,無法將原本製作好的晶片連接起來。


如果重新啟動,還要經過2周以上的優化過程。即使稍微停頓一下,也會造成巨大的損失。去年6月,日本東芝NAND flash工廠發生了13分鐘的停電事故,損失規模達到了可以製造640萬個1TB(teratte)驅動器的6exatre(EB)。


相反,後工程階段受突然停產打擊較小。後工程是測試並切割刻有電路板的晶片,使其產品化,偏向勞動密集。 一想到是組裝工廠,就很容易理解。業界相關人士表示:後程是注入包裝芯片的塑料或進行測試或連接線的工作,與前者移動進行作業的全工程相比,停工後產生的風險更小。 如果工廠重新運行,就可以追加投入人力,恢復產能。


據悉,此次工廠停產並不是突然停電或火災,而是應政府的要求而中斷的,因此SK海力士在今後可以恢復的水平上暫時停止生產,幾乎沒有損失。也就是說,並不是在產品進入機器內部的情況下中斷,而是在產品經過機器或經過機器之前進行了控制。


NAND閃存供應過剩的原因

這也是目前NAND閃存市場處於供給過剩狀態的原因。隨著大型服務器企業開始調整庫存,NAND閃存的需求處於停滯狀態。以11月30日為基準,NANDFlash固定交易價(用於企業間交易的價格)與上個月一樣,為4.20美元。


30日,《全球時報》報道:重慶SK海力士工廠停產對存儲芯片供應鏈造成的損失將是有限的。SK海力士表示:雖然現在很難斷定恢復生產的時間,但是會積極配合政府,為早日恢復生產盡最大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