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自信全毀,因為媽媽用特別的方式讓他戒遊戲,錯得離譜

導讀:提起遊戲,多少家長對之深惡痛絕,耽擱了孩子的學業。講不聽,打不得,還讓孩子得了近視眼。為了讓孩子戒遊戲,絞盡腦汁和孩子鬥智鬥勇,但現在的生活都已經離不開手機和智能設備,究竟要怎麼樣才能讓孩子脫離遊戲的毒害?

10歲自信全毀,因為媽媽用特別的方式讓他戒遊戲,錯得離譜

10歲自信全毀,因為媽媽用特別的方式讓他戒遊戲,錯得離譜

最近,一段家長進入遊戲群控訴,怒斥遊戲害了自己的孩子,搞得孩子三更半夜都不睡覺,影響學業,直言群裡的人害了孩子!視頻中那位媽媽的撕心裂肺的嘶吼,引發了很多網友的爭議。

想讓孩子脫離遊戲,迴歸到學業中,多少父母是費盡了心機。

而另一位寶媽,在面對自己10歲孩子沉迷遊戲的時候,她用了另一種方式,最終,孩子是不再玩遊戲了,但是卻也毀了。

10歲自信全毀,因為媽媽用特別的方式讓他戒遊戲,錯得離譜

莉莉是一個思維很敏捷的人,在工作上總會有奇招可以幫助公司業務,不論公司還是家裡,大家都說她很靈活,學以致用的能力非常強悍。

最近莉莉發現,先前乖巧的兒子,居然沉迷起了手機遊戲,苦口婆心的講道理,又吼又叫的打過罵過,孩子就是痴迷於此。

好學的莉莉知道這樣不是辦法,開始查找資料,希望能找到解決的方式。

有一段文字吸引了莉莉:孩子不學習,是因為學習動機不足...莉莉突然就靈機一閃,既然不學習是動機不足,那麼愛玩遊戲不就是遊戲動機十足嗎?要解決孩子這個問題,只要毀掉孩子的遊戲動機不就可以了麼?莉莉頓時心生一計。可沒想到,計劃是奏效了,但是孩子也毀了。

10歲自信全毀,因為媽媽用特別的方式讓他戒遊戲,錯得離譜

莉莉是這樣去做的。每當孩子玩遊戲的時候,莉莉就站孩子旁邊看孩子玩,不論孩子玩得怎麼樣,莉莉總是在旁邊說:你玩得真差勁!人家輕易就贏了你!你根本就不是遊戲天才!簡直就是蠢材!

每當莉莉這樣說,孩子立刻就癟了,情緒變得很低落,然後就甩下平板。

慢慢的,莉莉發現孩子再也不玩手機了,但是跟討厭學習。叫孩子學習的時候,孩子很沮喪的回答她:“我是蠢材,怎麼學都學不會的了。”

孩子的自信心嚴重受挫,變得自卑起來。

10歲自信全毀,因為媽媽用特別的方式讓他戒遊戲,錯得離譜

不論讓孩子學習什麼,讓其感興趣的公式是不變的:榮耀+即時獎勵+無風險負擔;

遊戲為什麼吸引孩子?就是因為遊戲給予了孩子榮耀感,而打贏遊戲之後,即時就會獲得相應的獎勵(例如積分,遊戲幣等),更重要的是,當遊戲失敗之後,可以沒有任何責任負擔的重新開始。

而莉莉的做法,就是從榮耀感中打斷孩子,讓孩子在遊戲中不斷的受挫。可也嚴重的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心。

怎麼樣讓孩子脫離遊戲的束縛?

10歲自信全毀,因為媽媽用特別的方式讓他戒遊戲,錯得離譜

讓孩子脫離遊戲,其實原理和莉莉的做法有異曲同工的地方。但是運用的方向不是讓孩子在遊戲中受挫,而是讓孩子在學習中受到激勵。

套用上面的公式:榮耀感+即時獎勵+無風險負擔,就可以很好的解決問題。

  1. 榮耀感:在學習中,認同孩子的進步,讓孩子知道學習給他帶來了什麼樣的價值;
  2. 即時獎勵:往往學習中的獎勵,都會用考試成績來衡量,但對於孩子來說,月考就已經是一個月之後的事情,時間太長了。
  3. 把每次孩子獲得進步的獎勵,縮小到每一題、每一次練習成果中,長遠的獎勵可以用成績來激勵,而即時的獎勵,可以用讚美或者如同遊戲般的模擬積分來進行;
  4. 無風險負擔:既然遊戲可以無責任的重來,為什麼學習不可以呢?做錯了,沒關係,再想辦法,再試再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