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飯店女老闆,40余天做出20000多份盒飯,都做給誰吃了呢?


不管是以前的非典,汶川地震,還有現在的冠狀肺炎,總有那麼一群人,他們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他們自願以身犯險去換來我們的安定繁榮。

她,一個來自四川的妹子,今年24歲,名字叫“劉仙”。

就在2020年1月22日,辛苦了一年的劉仙正準備回家過春節,然而,她看到的一則消息之後就改變了決定。

劉仙在一個支援武漢廚師群裡獲悉:“武漢疫情尚處於嚴重狀態,武漢醫療人員不僅缺乏物資,吃飯方面也成一個問題。”

這則消息揪住女青年的心,救治方面自己不熟悉,但是為醫護人員他們準備飯菜自己還是力所能及的。

一飯店女老闆,40余天做出20000多份盒飯,都做給誰吃了呢?


劉仙組織了小夥伴,徵集了200多斤豬肉,300多斤大米,買不到防護服,就帶了19套雨衣,20多個口罩,在2月4日正式加入了武漢抗疫逆行隊伍。

劉仙穿著一件雨衣,戴一副滑雪眼鏡,穿一雙手套,開一臺川A車牌小車。

每天到飯點的時候,她就準時出現在醫護人員的面前,為他們送上可口的飯菜。為此,大家就給劉仙起了一個“雨衣妹妹”的稱號。

這位“雨衣妹妹”在武漢的40多天的時間裡,為當地醫院送上了2萬多份飯盒。

一飯店女老闆,40余天做出20000多份盒飯,都做給誰吃了呢?


這2萬多份盒飯,沒有半點的商業味道,只有滿滿的愛和對前線醫護人員的關懷。

這2萬多份盒飯,可以讓撲殺疫情的力量得到補充與延續。

在劉仙接受記者專訪的時候,她說在武漢的每一天都不是自己一個人在戰鬥,她覺得“雨衣妹妹”更應該是一個群體。

在送餐的第一天,劉仙為大家準備有辣的和不辣的兩種口味盒飯,但這些醫護人員都說自己不挑食,有什麼吃什麼,並且對劉仙一再致謝。

你考慮到我的口味,我體諒你籌集食材的不易,這對劉仙也是一種鼓舞,也說明在抗疫中兩股力量的共融,身為中國人,即使遠在千里之外的我也能感受到溫馨。

一飯店女老闆,40余天做出20000多份盒飯,都做給誰吃了呢?


由於走得太匆忙,忘記帶上自己換洗的衣服,劉仙就穿起了“百家衣”(當地群眾送給她的衣服)

醫護人員為她準備了幾件防護服,劉仙卻拒絕接受,因為她知道,當下救援物資短缺,醫護人員的工作崗位比她更危險,她認為醫護人員比她更需要防護服。

劉仙每天穿著雨衣,洗菜,切菜,炒菜,再把菜品打包好,儘量保證11:30將飯菜送到醫院;送完餐後又趕緊回店準備下一輪的飯菜。

這40天不斷的重複工作,並不是單調的週而復始,而是每一天的過去代表著向戰疫勝利又走前了一步。

當然,每天的食材需求也是龐大的,為此,劉仙想盡辦法通過媒體,通過全國各地的愛心捐贈,“雨衣妹妹”的盒飯才得以每天定時定量的為醫護人員送上。

一飯店女老闆,40余天做出20000多份盒飯,都做給誰吃了呢?


“雨衣妹妹”做盒飯的這個地方,就好像把所有的愛心都彙集成河,“雨衣妹妹”的行為包含著眾多熱心人士的愛意!

近日,聯合國秘書長青年特使辦公室在聯合國網站推薦了全球10位年輕人參與抗疫的故事____中國的“雨衣妹妹”劉仙也在其中。

人類的發展總會離不開災難,然而正因為有了這些勇敢的“逆行者”,才會讓災難變成了我們進步的墊腳石。

每當我們遭遇著任何災難的時候,總需要像“雨衣妹妹”的那樣的人去協助醫護人員或公安消防來拯救受災民眾於水火;希望我們國家“雨衣妹妹”的陣容越來越強大!

來源:中國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