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公司調查】實地探訪東方通信,解密10倍“妖股”與5G的是是非非

2月27日,東方通信(600776)臨近收盤時,又一次強勢回拉。10倍路上的首個跌停板何時到來,市場都在等待。

不過,在創下37.07元的新高之後,被稱為“東方不敗”的東方通信開始崩塌,兩日內股價最低跌至27.6元,最大跌幅接近26%!

錢塘江南岸的東方通信科技園,是東方通信總部所在地。這座現代化的科技園,與古老的六和塔隔江相望。自1996年上市以來,東方通信在過去23年裡,從未有過像今天這麼受到市場聚焦。

【e公司調查】實地探訪東方通信,解密10倍“妖股”與5G的是是非非

不到4個月時間,東方通信股價竟然已是啟動前的10倍。從2018年11月26日首次漲停開始,合計漲停次數達到25次。東方通信的股價走勢令人瞠目結舌,以至於被市場戲稱“東方不敗”。

【e公司調查】實地探訪東方通信,解密10倍“妖股”與5G的是是非非

東方通信到底是一家怎樣的公司,為何與5G扯上了關係,實際經營業務與5G的關聯度又有多大?帶著諸多疑問,證券時報記者近日對東方通信實地探訪,並通過多方瞭解,力圖還原一個真實的東方通信。

從籍籍無名到“東方不敗”

杭州市濱江區上市公司雲集,其中在A股上市的公司超過50家。在這裡,有時一條馬路串起幾家上市公司,東信大道就是如此。

【e公司調查】實地探訪東方通信,解密10倍“妖股”與5G的是是非非

東方通信位居東信大道66號,這裡也是東方通信科技園的所在地,佔地面積近500畝。能夠在寸土寸金的杭州濱江區擁有科技園的東方通信,是一家央企子公司。公司的第一大股東為普天東方通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45.4%。普天東方通信集團有限公司控股方是中國普天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普天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方是普天集團。

證券時報記者來到東方通信時,這裡的門衛,似乎已經熟悉近期投資者和媒體的頻頻造訪。記者詢問東方通信在哪棟大樓辦公,門衛回應稱,“媒體吧?不用去了,最近來過的都被拒絕了”。

【e公司調查】實地探訪東方通信,解密10倍“妖股”與5G的是是非非

東方科技園除東方通信總部,還入駐了大量其他企業,以及各種園區配套小店,進入科技園,門衛並不會阻攔。不過,到了東方通信的樓下,在記者留意觀察的約20分鐘時間裡,先後三波人前去造訪,但未獲放行進入。

【e公司調查】實地探訪東方通信,解密10倍“妖股”與5G的是是非非

在浙江資本圈,東方通信是一家鮮有人提及的上市公司。同時,當記者向TMT行業研究員打探情況時,得到的回覆均為未納入觀察對象。但是,這家普通公司卻在近期頻頻上演漲停的神話。從2018年10月19日最低價3.7元/股,到2019年2月26日最高價37.07元/股,不到4個月,股價已是低點的10倍,以至於東方通信被市場冠以“妖股”之稱。

按照2月26日東方通信最高價來算,公司市值一度高達467億元。隨著這兩天的下跌,東方通信市值有所縮水,但依然高達約360億元。目前,A股市值300億元~400億元區間的上市公司,普遍是行業龍頭企業,營業收入上百億,淨利潤20億元~30億元的公司比比皆是。相比之下,東方通信顯得暗淡。

東方通信主營業務主要為企業網和信息安全產業、智能自助設備產業、信息通信技術服務與運營產業和其他產業等,截至目前,公司主營業務未發生變化。根據2018年半年報,企業網與信息安全產業佔比比為11.3%、智能自助設備產業佔比為35.45%;信息通信技術服務與運營產業佔比為24.39%、其他產業營業收入佔比為31%。

Wind統計顯示,2013年~2017年,東方通信過去5年營業收入變動區間在20億元~37億元,淨利潤徘徊在9100萬元~1.93億元之間,整體呈下降趨勢。同期,扣非淨利潤分別為1.03億元、8820.79萬元、1.14億元、4329.37萬元和8249.49萬元。

2018年前三季度,東方通信實現營收15.62億元,同比減少2.16%;實現淨利潤7670.17萬元,同比增長11.14%。扣非後淨利潤3117.74萬元,同比下降44.12%。公司至今未對2018年全年業績進行預測,但根據相關業績預告的披露規定,東方通信2018年淨利潤的變動幅度,不會超過50%。

【e公司調查】實地探訪東方通信,解密10倍“妖股”與5G的是是非非

東方通信總部大廳,陳列著《東方通信》企業報。在《東方通信》企業報上,對於2019年規劃,東方通信總裁郭端端表示,將繼續著眼於三大產業生態圈的建設,其次要著手於市場需求的創造,再次要著力於技術和產品的創新、管理能力的提升等。

5G光環的是與非

從東方通信經營的主業來看,智能自助設備產業所佔的比重最大。該產業原來主要生產銷售針對銀行ATM、VTM機,後來由於非現金交易的普及,市場對ATM機和VTM機需求減少,價格也急劇下滑。於是,公司的經營重心轉向智能自助設備,比如大額循環機;同時,還開發了多功能戶籍設備、社保自助髮卡機。

貢獻業績31%的其他產業,主要包括租賃業和製造產業。租賃即運營公司物業,收取租金;製造產業包括對內自有產業的生產製造,以及對外的代工。比如,安防行業較為知名的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部分產品就是交由東方通信代工製造。

“東方通信從事的智能自助設備產業和其他產業,不可能有5G有任何關聯。而公司從事的企業網和信息安全產業,以及信息通信技術服務與運營產業,由於涉足領域較為專業,而普通投資者專業知識有限,加上市場上各種消息,容易給投資者帶來聯想。”業內人士對記者說。

東方通信從事的企業網和信息安全產業,主要產品包括各類專網終端、無線集群系統、反詐騙系統等,應用於政府、公安、軌道交通等。目前,公司擁有支撐PTD(國內標準)、TETRA(國家通用標準)技術體制的產品技術平臺。而這些看似專業化的名稱,其實就是應用於不同行業的各種定製功能的對講機。

東方通信在從事的企業網和信息安全產業之初,產品由摩托羅拉、歐洲宇航等國外廠商提供。經過不斷的消化吸收後,實現了自給自足。目前,東方通信在從事該業務時所需的對講機以及基站建設,都是由公司自己完成。不過,該基站是基於局域網或者窄帶網的系統建設,與5G通信產業的基站,二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e公司調查】實地探訪東方通信,解密10倍“妖股”與5G的是是非非

東方通信所涉足的信息通信技術服務與運營產業,是指公司擁有一個網絡工程團隊,可以為運營商、或者通信設備廠商的提供服務需求。在從事業務過程中,東方通信並不提供實物設備,網絡工程團隊主要從事移動通信網絡設計、頻率規劃、系統質量評估、系統規模效益評估等。

比如說,中國移動需要在某地建設一個4G基站。項目立項後,基站到底是建在哪個位置比較合適?確定選址後,需要進行信號的調試,讓通話質量做到最優。建成後,由於信號覆蓋的轄區居民急劇增長,又需要對基站進行優化。在此過程中,需要有專業的服務團隊為之提供服務。為此,中國移動在項目啟動時需要招標。東方通信因為擁有可以提供上述服務的團隊,所以可以參與投標。

若普通投資者不好理解“高大上”的4G基站建設,可以形象地將建設一個4G基站,視為開發一個樓盤。提供服務的技術團隊,就像為房企服務的建築設計師。開發樓盤時,建築設計師既要考慮地塊所在地段、地塊形狀,還得考慮房子的採光性、通風性、戶型等。至於開發商是否採納設計師的方案,取決於誰給出的設計方案最優。

所以說,東方通信所涉足的信息通信技術服務與運營產業,本身不屬於信息通信行業,但生意好與壞,與信息通信行業有關。就像建築設計院與房地產行業息息相關,但自身不從事房地產開發和各種建材的供應,它只是為開發商提供服務。

從2G到3G,再到4G的基站建設,東方通信均有涉足。未來5G基站項目建設,東方通信理論上有望分享的服務5G建設的機會。不過截至目前,東方通信所從事的信息通信技術服務與運營產業,無與5G通信網絡建設相關的營業收入。

不具備爆發式增長可能性

根據證券時報記者瞭解以及公開信息,東方通信在信息通信技術服務與運營產業,包括網絡優化服務和網絡維護服務。

信息通信技術服務與運營產業的市場有多大?國家工信部官網在公佈數據時,未該產業相關經營數據。相關上市公司的定期報告,也未公佈過該行業的具體產值。另外,多家TMT行業研究員表示,從歷年來基站建設、已有上市公司增收變化,以及行業的競爭等情況來看,即便5G基站加速推進,從事信息通信技術服務與運營產業的相關公司,也不會出現突然性的業績驚喜。

一位TMT行業研究員表示,基站運維是一個存量市場,存量市場取決於已建成基站的數量的情況。根據工信部數據,截止2018年底,全國移動通信基站總數達648萬個(2018年全年淨增移動通信基站29萬個,相較前幾年淨增速度趨緩,其中4G基站淨增43.9萬個,總數達到372萬個),而2019年的新建5G基站數量預計不超過10萬個,未來也是慢慢逐步的替代、更新現有基站,在基站的總數量上,不會是爆發式的增長。

【e公司調查】實地探訪東方通信,解密10倍“妖股”與5G的是是非非

東方通信較早就涉足了信息通信技術服務與運營產業,但由於營收所佔比重不大,所以未得到公司的“重視”,這從東方通信年報的編制可以得到佐證。在2016年之前,東方通信在介紹公網通信產業,或者服務產業時,對信息通信技術服務有少量表述。

到了2016年披露年報時,東方通信首次以“信息通信技術服務與運營產業”形式,將其列入公司四大業務板塊之一。當年,公司該項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39億元,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23%。2017年,該業務的營業收入為5.18億元,佔比21.25%。換而言之,過去兩天,東方通信該業務營收增幅為17%。

相關人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相對於5G產業大蛋糕,信息通信技術服務與運營產業僅佔了很小一部分,而東方通信只是在信息通信技術服務與運營產業中的一個細分市場耕耘。這個細分服務市場很穩定,不會大起大落,這也決定了東方通信該業務不會出現爆發式增長。從涉足該領域到如今年收入達到5億元,東方通信經過了多年積累。信息通信技術服務與運營產業,也許每年都是一條很穩定的上升曲線,但不太可能會出現突然營收年增長30%以上情況。

同時,接受採訪的TMT行業研究員還表示,基站運維需要人員作為支撐,員工人數的增長與業務的規模增長匹配,從東方通信從事基站運維員工人數的變化,也能反映出公司該業務的增長情況。而且,東方通信受限於國企的編制,應該也不會出現突然人數暴增情況。

概念誘人現實殘忍

從信息通信技術服務與運營產業的市場環境來看,行業屬於高度分散的市場,從事該行業服務商眾多,競爭激烈。

據悉,目前,移動通信基站的建設主體較為分散,包括三大通信運營商的地方分公司,以及華為、中興通訊等,在基站運維時,需要類似於東方通信的網絡團隊參與建設,以及事後的維護。而目前國內市場,與東方通信類似的企業較多,同樣處於充分競爭的格局,眾多中小廠商也在不斷參與進來,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競爭。

僧多粥少的信息通信技術服務與運營產業,競爭激烈,項目在招標時,需要擬參與的服務商提供相關資質證明,對服務商的技術能力、項目案例進行評估。比方說,基站建設數量,提供運維服務的種類,服務團隊的技術力量等。其中,服務團隊的技術力量的評價,認證工程師的數量是一項參考,但這種認證非國家統一標準,所以市場上就出現華為認證、中興認證,思科認證等等不同認證。

由於信息通信技術服務與運營產業競爭激勵,所以從事該產業的服務商,經常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毛利逐年下滑。數據顯示,從2016年到2018年上半年四份定期報告(年報、半年報)來看,東方通信的信息通信技術服務與運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0.29%、18.5%、15.35%和14.37%。

實際上,在A股上市公司中,從事信息通信技術服務與運營產業也不少。2017年年報中,東方通信在介紹行業情況時,華星創業和世紀鼎利被列為競爭對手。透過同行的發展,也許能感知行業的冷暖和前景。

數據顯示,2013~2017年,華星創業的通信服務行業,年營業收入分別為7.29億元、10.06億元、12.81億元、13.1億元和11.45億元。同期,世紀鼎利的通信服務行業,年營業收入分別為3.51億元、4.47億元、4.57億元、4.79億元、4.02億元。

從上述華星創業及世紀鼎利營業變化來看,雖然過去5年通信服務行業整體收入規模在上升,但是上升幅度逐漸減弱。其中2017年,兩家公司的通信服務行業收入,不約而同地出現了減少。

華星創業和世紀鼎利在上市後,都將眼睛瞄向其他行業。其中,華星創業於2016年宣佈斥資3.97億元收購背景互聯網港灣科技有限公司,藉此進入互聯網服務業;世紀鼎利跨行耗資6.25億元收購上海智翔信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進入職業教育領域。

不過,兩家公司的轉型看來也不成功,同時選擇賣殼。其中,華星創業在2018年10月變更實際控制人;世紀鼎利於2018年7月宣佈易主,但隨後以“業務協作的契合度及發展預期與原設想存在差異”等原因為由,又終止了股權轉讓,後續是否繼續出售控股權不得而知。

綜合產業的現狀以及同行情況,證券時報記者採訪瞭解到的信息是,未來幾年,被市場扣上5G光環的東方通信,想寄往公司在信息通信技術服務與運營產業獲得爆發式增長,沒有可能性。

誰在導演鬧劇

東方通信為何與5G扯上關聯,這從公司的兩份定期報告中找到一些答案。

關於信息通信技術服務與運營產業,東方通信2017年年報指出,隨著4G網絡發展成熟,大大增加了移動通信技術服務需求,同時5G商用漸行漸近,為網絡優化和服務業務打開了後續市場發展空間;2018年半年報中指出,隨著4G網絡發展成熟以及NB-IOT、5G等新技術的不斷部署應用,信息通信技術服務行業具有持續的市場發展空間。

對於A股投資者來說,在介紹公司業務前景時,上述這類未有實質性內容的前景描述,可能已經見多不怪。華星創業、世紀鼎利兩家東方通信的競爭對手,在2017年的定期報中,也都有類似的說詞。

然而,在A股市場熱炒5G概念之下,東方通信卻被炒作成了5G頭牌。自2018年11月26日首次漲停以來,東方通信漲停收盤次數達到25次,其中節後開市以來,更是上演了11天10次漲停的神話。

伴隨著公司股價的飆升,東方通信的董秘辦,應該是近期最忙的上市公司董秘辦了。自2018年11月28日首次披露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以來,東方通信先後合計16次進行“風險提示”(其中異動公告9次、風險提示性公告7次)。這期間,還未包括大股東普天東方通信集團、實際控制人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合計8次關於控股子公司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徵詢函的回覆。

從上述異動期間披露的內容來看,東方通信對自身業務與5G的關聯,在“風險提示”中也在變化和明確。

譬如前5份“風險提示性公告”,關於企業網與信息安全產業,東方通信指出,該主要產品為PDT與TETRA制式專網通信產品,與5G通訊網絡建設關聯性不大;關於信息通信技術服務與運營產業,目前國內5G網絡建設尚未正式啟動,具體發展進程尚未明確,該產業參與5G通信網絡的建設及參與份額尚存在不確定性。

到了第6份“風險提示性公告”,關於企業網與信息安全產業,東方通信指出,該產業主要產品為PDT與TETRA制式專網通信產品,截至目前,該產業與5G通信網絡建設沒有關聯;關於信息通信技術服務與運營產業,東方通信指出,該產業主要產品為4G等運營商商用網絡通信工程服務及運營服務,截至目前,該產業無與5G通信網絡建設相關的營業收入。

如果說,上述兩份定期報中關於信息通信技術服務與運營產業的展望,會引起市場的誤解。那麼,在異動期間公司披露的風險提示理應引起足夠重視。不過,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上述“風險提示”,殺紅眼的遊資似乎無暇顧及,甚至被視為利好看待。證券時報記者梳理發現,東方通信在上漲過程中,先後12次榮登上交所的龍虎榜,有些營業部頻繁進出。

在12次龍虎榜中,沒有1次出現過機構席位的身影,全部為券商營業部遊資。其中西藏東方財富證券拉薩團結路第二營業部上榜次數最多,達15次(6次同時出現在買入與賣出前5名),累計買入3.93億元,賣出3.34億元。

買賣較活躍的營業部,還有平安證券銀川鳳凰北街營業部,共10次上榜,累計買入2.47億元,賣出1.38億元。華泰證券深圳益田路榮超商務中心營業部雖只7次上榜,但其買入金額也超3億元,累計買入達3.2億元,賣出9959萬元。

【e公司調查】實地探訪東方通信,解密10倍“妖股”與5G的是是非非

股價的異常走勢會怎樣?2008年11月21日,上交所就市北高新(600604)異常走勢向部分券商下發《關於部分客戶交易異常的提示函》。當時市北高新連續11個交易日“一字”漲停,期間累計漲幅達186.36%。上交所將其列為重點監控股票,加強異常交易的監管。

而4個月不到股價翻10倍的東方通信,股價走得是否異常,想必投資者心中自有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