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大腦的超級記憶術,他們是怎樣練就的?

最強大腦的超級記憶術,他們是怎樣練就的?

內容來源:文章摘自《心理學原來很有趣》,本書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作者陳玉新。

作者簡介:陳玉新,心理學和管理學雙學位畢業,長期從事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工作,對心理學發展脈絡、心理學研究現狀和心理學現實應用都有深入的理解。

特別適合:職場人,心理學愛好者。

編輯 | 知春鹿

2311字 | 5分鐘閱讀

最強大腦的超級記憶術,他們是怎樣練就的?

相信很多人上學時最痛苦的事情,一定是不得不起早貪黑地背各學科的知識點。對於班裡的學霸來說,背誦這件事總是看上去很輕鬆,他們似乎完全沒什麼壓力,看幾遍書就能倒背如流。

但是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記憶這件事簡直太難了,背誦文言文,看了上句忘記下句;背誦化學方程式,太過相似的反應變化又很容易混淆;背英語單詞更是糟糕,不熟悉的發音,長短不一的字母組合讓人摸不到頭腦。

《最強大腦》裡參加節目的人似乎都是神人般的存在,超強的記憶力讓普通人震驚不已,我們雖然十分羨慕他們驚人的記憶力,但我們從未真正思考過,他們到底為何記得快?

這裡面除了先天的因素,大部分原因是他們找對了方法。

大多數人要學習新的知識點時,往往靠的就是死記硬背,我們大腦的運作模式其實並不適用於這種方法,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研究發現,人的記憶與遺忘是有規律可循的。學霸和最強大腦的參加者,他們很有可能是早早發現了這個規律並不斷的練習,因而獲得了最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

今天,我將給大家分享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對“記憶”的研究,幫助大家學會更好的記憶。

最強大腦的超級記憶術,他們是怎樣練就的?

背單詞這件事

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當年為了深入瞭解人們的記憶規律,發明了無意義音節。為了證明記憶無意義音節的速度與記憶有意義材料的速度是有差異的,他識記拜倫的《唐璜》詩中的某一節段。

其中,每一段有80個音節,大約每讀9次便能記住一段。隨後他又去識記80個無意義音節,發現完成這個任務大約需要重複80次。在其他的實驗中,結果也是如此。

於是,他得出結論:”人類學習無意義材料會比學習有意義材料要難9倍。”

在英語學習中,單詞無疑是我們面對的首要挑戰。許多學生經常抱怨,為什麼記單詞這麼難啊。原因非常簡單,英文字母對於我們來說是十分陌生的,儘管和我們小時候學的拼音有異曲同工的地方,但是它的排列組合和發音是我們從未見過的,所以記憶時就好比在記憶一群無意義字母。

那我們是不是真的要花費9倍多的時間去學習英語呢?當然不用。英語有它獨特的組合方式,只是大多數人都不是很瞭解而已。英語和中文的區別在於一個注重發音,另一個更偏向於形意。

你看到一個英文單詞,你可能不知道它是什麼意思,你卻能讀出來;中文則是,你看的一個字,你可能不會讀,但你大致能猜到它要表達的意思。由此可見,對於發音和拼寫方面,只需要背好元音輔音之類的就搞定了。

另外,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原來英語也有它自己獨特的偏旁部首——詞綴。除去極個別現象,大多數形容詞在最後面加上個ly就會變成形容詞,比如extreme(極度的)和extremely(極度地),total(全部的)和totally(全部地)。

對於一些單詞,我們還可以使用聯想記憶法。Morbid的發音特別像“毛病”,它的中文意思就是有病的。幽默風趣又實用。

要想永久地記憶英文單詞,我們還需要日常的複習,假如你需要每天背誦五十個單詞,為了能熟練地掌握這五十個單詞,你必須給自己制訂嚴格的計劃並執行,要求自己每天晚上睡覺前找人幫你聽寫一遍,如果條件不允許,你可以把英文和中文意思分開寫,然後蓋上英文,看中文想單詞,再蓋上中文,看英文回憶發音和釋義。

最強大腦的超級記憶術,他們是怎樣練就的?

什麼是“遺忘曲線”?

心理學家艾賓浩斯以自己為受試者進行了這樣一個實驗,

艾賓浩斯要求自己記憶100個,像HFY、KSJ、XZU之類的無意義字母。他先按順序讀過一遍,再默寫一遍,查看自己掌握了多少,然後再讀再寫,直到自己可以完全依序默寫出來為止。數小時之後,再進行一次默寫,幾天之後,再默寫一次。

實驗重複多次之後,艾賓浩斯拿自己默寫的結果和原材料對照,發現假設我們認為剛剛記憶完之後的記憶量是百分之百,那麼二十分鐘以後我們的記憶只剩下不到百分之六十,一個小時以後是百分之四十左右,接著,一天後是百分之三十三,兩天後變成百分之二十七,一個月後是百分之二十。

這條曲線告訴我們,學習中的遺忘是有一定規律的。我們記得越快,忘得也會越快,而且遺忘的進程是先快後慢,學習的知識如果當天不抓緊複習,那麼第二天就只剩下原來的三分之一,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遺忘的速度會逐漸緩慢,遺忘的數量也在相對減少,兩天之後和一個月之後的記憶量之間不過相差了百分之七。

最強大腦的超級記憶術,他們是怎樣練就的?

為了能給予人們有關記憶和遺忘的科學解釋,艾賓浩斯嚴格控制了環境和主觀因素,對記憶進行了定量分析,最終在遺忘曲線的基礎上又獲得了以下幾個主要結論。

第一點,材料的多少一定程度上是會影響記憶速度的。每當需要記憶的材料增長之後,一個人能流暢通讀下來所需的時間也會隨之增長。為了提高記憶速度,我們可以把記憶材料與日常生活聯繫起來,或者把記憶材料裡面的內容相互之間建立聯繫,這些都比一個一個單獨記憶要快很多。

最強大腦的超級記憶術,他們是怎樣練就的?

第二點,在一些古裝劇中,我們經常看到私塾裡面的學生捧著一本書搖頭晃腦坐在那裡讀上一整天。正因如此,那時候的人們張口閉口都能引用上幾個文學大家的名句,背誦默寫唐詩三百首之類的更是不在話下。

不是他們聰明,而是他們反反覆覆朗讀詩詞歌賦使得他們的記憶保持得更久一些,久而久之,積累下來的詩篇也就多了起來,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艾賓浩斯認為:”背誦和朗讀兩者是密不可分的,你只有把內容先讀順暢才能進行背誦。分散記憶比集中記憶要更加牢固。”

第三點,對於不同類別的材料的記憶,遺忘曲線的形狀也是不同的。艾賓浩斯研究發現,學習有意義的材料比學習無意義的材料速度要快得多,而且遺忘的速度也會變慢。

有時候我們背誦一些文言文,感覺到尤為拗口,甚至流利地讀一遍都不是那麼容易,可是,在老師分析翻譯過一遍之後便會發現背誦起來簡單了許多,日後回憶也變得十分輕鬆。

所以,在學習中,為了減緩遺忘的速度,我們要學會理解分析材料而不是一味死記硬背,這也就是為什麼老師總是要求我們去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瞭解故事背景。

最強大腦的超級記憶術,他們是怎樣練就的?

以上內容摘自《心理學原來很有趣》

作者:陳玉新 / 圖片:網絡

策劃:扶意寒/ 編輯:知春鹿

文稿:林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