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美國惡意“狙擊”,華為可以選擇“分解”嗎?

面對美國惡意“狙擊”,華為可以選擇“分解”嗎?

近年來,尤其是去年以來,華為公司遭受了美國的強烈“狙擊”。華為公司“何去何從”,舉世睹目。

筆者曾有幸在華為公司工作過幾年,尤其是,當年幾乎是因為與任總的“緣分”才進入華為的----有關這一點,我寫在了置頂的文章《我與華為公司CEO任正非先生的幾次近距離接觸》中。筆者是一個忠實的花粉、任總的粉絲,一直非常關心華為的有關資訊(包括任總的公開講話)。

本文原標題為《華為是一個“怪物”,也許應該“分解了”》,似乎有點標題黨了,但下述的詳細內容確實是筆者的心裡話,並覺得有一點參考價值。

一、華為公司確實是一個“怪物”。

從國內“巨大中華”中的小弟弟,到國際上的老大,華為公司走的是一條“怪怪的”、獨特的道路。

沒有走公開上市的路,即沒有走所謂的股份制道路。自從“誤打誤撞”進入通訊領域後(任總的說法),華為公司遵從市場經濟的基本原理(不斷滿足用戶的需求),深刻認識並踐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人力資源是最重要的資源,從實踐中構建和不斷完善企業文化(奮鬥者文化),華為公司走上了一條充滿挑戰但不斷勝利的道路。

對比華為公司所有的競爭對手,華為公司從創立到現在,一直具有特別的企業內部管理機制(比如獨特的激勵機制)和為用戶服務的工作機制(比如即使在華為體量不大時,任總對全球頂級資本的高層來訪不聞不顧,而對普通客戶卻親自接待)。

三十多年過去了,華為公司從一個註冊資金3萬元人民幣的小公司,成為了“富可敵國”、“力可敵國”的大型國際企業,2019年營收高達8588億(約為1200億美元)、研發投入1317億,員工近20萬人,帶動相關產業就業數百萬人。最重要的是,華為公司的信息與通信技術(ICT)真正做到了從跟跑、並跑和領跑,現在已經進入了無人區,特別是在5G技術上全面領先競爭對手1~2年。

華為公司以領先的產品和服務獲得了用戶的讚譽,並服務於全球十數億人口,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華為公司為人類的發展(包括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按照華為公司的文化,這也是華為存在的唯一理由、華為公司的終極使命。

二、華為公司也許該“分解”了

由於中美博弈的加劇,華為公司目前處於一個重要時刻。美國出於戰略原因和叵測居心,正在以舉國之力“狙擊”華為。華為公司重要的部門之一消費者業務部和海思(芯片設計)公司深受影響。

也許,華為公司可以“分解”了。

不要忘記,華為公司曾經在17年前(也就是2003年)努力嘗試賣身於摩托羅拉。只是由於一些意外的原因,華為公司才得以繼續存在。

也許現在,華為公司可以選擇“分解”即賣一部分“家當”(業務部門),以求在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內更好生存和發展。這樣,華為公司保留下來的員工和分離出去的員工,都可以更好地履行華為公司的使命。

具體來說,就是將消費者業務部和海思公司出售。

按照小米公司在香港市場的估值(2800億港幣,約2570人民億),以及臺灣芯片設計公司聯發科的估值(約6000億臺幣,約1400億人民幣),華為的消費者業務部和海思公司至少估值7000~10000億人民幣。

假設華為公司(法人)對消費者業務部和海思公司的持股比例60%,剩餘的40%由跟隨這兩者剝離出去的員工持有,可以採取國際上常見的同股不同權的方式,將整合後的公司的控股權在一定時間內(比如5年)掌握在核心員工手中,控股構架可以仿照阿里巴巴和騰訊。

如果採取適當的方式(包括出售價格),華為公司大概率可以將持有的60%股權出售給國際和國內的法人和個人,得到4000~6000億現金。這筆現金將有力支撐華為公司的生存和發展。

消費者業務部和海思公司從華為公司完全脫離之後,可以採取靈活的方式更好地生存和發展(即使它最終也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

上述“分解”,也許可以更好地實現華為公司的終極使命。

面對美國惡意“狙擊”,華為可以選擇“分解”嗎?

華為手機P4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