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南多江南和湖廣的移民

陝南多江南和湖廣的移民

“徙義”又稱義舍、義店等,是清代乾隆初年朝廷為安撫移民在陝南交通要道主要縣、鎮而設立的移民接待站和招待所。各“徙義”處設有“義田”,置有“義糧”,“義菜”、“義油““義肉”於其中,收容南來北往來陝南墾殖定居的移民。移民來此之後,先在“徙義”中住下,吃有飯食,住有房屋,蓋有被褥,然後到南北兩山或川道河谷尋找合適的墾殖安家之處。當時陝南地曠人稀,氣候溫潤,雨水充沛,適合移民墾殖定居。移民所到之處,基本上是插標為記,指手為界,圈地佔產。尋好墾殖定居處後,由“徙義”代地方縣衙發給籽種、耕牛、建房和置備簡單灶具的費用,進行安置。然後離開“徙義”,回到鄉間去修房安家,墾荒營生,初來三、五年免徵賦稅。現在許多地方的小地名,如李家溝、萬家扒、楊家壩、王家營、杜家埡、宋家灣、王家河、葉家坪、沈壩等等,都是以當年移民墾殖定居地而命名的。

陝南多江南和湖廣的移民


一般這些移民,在“徙義”中多則住上十天半月,少則五至七天,如果未尋到合適的墾殖安家之處,即又移居其他縣、鎮。在“徙義”中供應的標準:每個移民每天一斤糧、二斤菜、三錢油鹽,半月時間一人半斤肉,謂之“打牙祭”。其費用均由朝廷支付,縣衙管理。也有一部分由先來的已發跡富裕的移民大戶進行義捐的。“徙義”中設義長一人,賬務管理一人,其餘人員如服務、管理、炊事人員均是臨時顧請。

順治六年(1494)四月,清廷正式頒佈《墾荒令》。到康、乾年間,陝南招墾事宜進一步完善,接待、免賦稅等優惠條件詳盡。

“徙義”是為移民服務的義舉機構,它的產生和發展是因移民安置的需要,主要是移民因生活無著而易聚眾滋事生變。

在明末清初數十年間,戰亂、瘟疫、災荒接踵而來,陝南和興安府(今安康)境內居民死亡、逃離者甚眾,田地荒蕪。時至清初,百廢待興。更鑑於陝南毗鄰秦、鄂、隴、豫、川等省,在西部政治、軍事上的重要地位及恢復生產、發展經濟、解決賦稅的需要,清政府決定以優厚的“移民墾荒”戰略政策,在清代立朝初期百餘年間,從兩湖、福建、關中、江西、安徽、江蘇、浙江、山西、河南、兩廣等10多個省移民來陝南墾殖定居,開發巴山老林和南山老林,其中尤以湖廣(即現在湖南、湖北、廣東)等省遷來的人數量最多,俗稱“湖廣填陝西”,實際是“湖廣填陝南”。

清王朝建立之初,反清復明的鬥爭在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未能平息。在東南沿海,以原明將鄭成功為首的反清復明義軍不斷髮動對清軍的作戰,給清王朝統治者造成極大威脅。特別是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六月,鄭成功率18萬水師大軍,由長江口溯流而上,圍困清廷重鎮南京後,使清廷統治者不寒而慄。但由於鄭軍失利,未能攻下南京,而退守臺灣。清廷為防鄭軍襲擊,遂於順治十八年(1661年)八月,下達了《遷海令》,將福建、廣東、浙江、江蘇、山東、河北沿海六省及各島嶼的居民內遷30至50裡,形成一個沿海無人區,以防鄭軍作為跳板,圍攻朝廷,遂強迫界外居民遷入陝南等地。

清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四帝,又吸取了明王朝覆滅的教訓,採取“安民”、“惠民”政策,鼓勵移民墾殖,凡墾荒移民者,三五年內免交賦稅,招撫外省移民攜家帶口進入陝南落業。“徙義”這種移民的公益機構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設置的。還因為大批流民進入川陝鄂交界的秦巴老林,如不作好安置,因飢餓“恐別生枝節”,“聚眾作亂”,“聚隱盜賊”。當時,就已有劉通、王彪、王洪、石龍、李原等領導的一場轟轟烈烈的流民大起義,流民組織規模多達140萬人之巨,活動於漢水中上游的金州、商州一帶長達10年之久,成為清朝廷的一大威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