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企業一季度同比減利100個億

汽車企業一季度同比減利100個億

隨著4月已過去超半程的時間,國內各大車企相繼公佈上年財報後,又將迎來一季度的最新財報數據。然而對於整個汽車市場仍未出現樂觀的向上趨勢時,又被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亂了節奏,以致於2020年開端迎來一場重挫。

汽車企業一季度同比減利100個億

儘管對於大多數車企來說,仍未做好公佈一季度的準備,但從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今日介紹2020年一季度中央企業經濟運行情況時已透露,一季度航空、汽車、旅遊等行業均受重創,航空業整體虧損。其中,汽車企業在一季度受銷售終端和供應商復工難等影響,銷量同比下降超過30%,一季度同比減利100個億。特別像是在疫情中心的東風系車企,影響也會更大一點。

面對自進入2020年行情向下的趨勢中,儘管大部分車企在1月份還未受到疫情所帶來的的巨大影響下,僅僅因春節工作日的減少,也使得銷量及產能出現比較大的下滑,據中汽協1月汽車產銷數據顯示,2020年1月,中國汽車產銷分別176.7萬輛和192.7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5.4%和18.7%。

然而,隨著2月疫情的持續爆發下,整個車市都經歷著疫情暴擊,使得產銷數據一度創下歷史之最,產銷量下滑同比分別達到79.8%和79.1%。原以為3月能實現觸底反彈的市場,卻未曾迎來期待的預期,產銷依然同比下滑了44.5%和43.3%。以致於整個一季度汽車市場的產銷量仍處在超4成的下滑,累計產銷分別為347.4萬輛和367.2萬輛,同比下降45.2%和42.4%。

汽車企業一季度同比減利100個億

下滑如此大的產銷數據,也反映出國內車企在一季度都將面臨營收利潤的下滑,即使能保持不跌的車企也都將是從其他方面實現營收,並非汽車銷量上,畢竟在一季度實現銷量增長的車企也只是寥寥無幾。

根據幾家率先發布一季度業績預告的車企報告顯示,目前僅長安汽車實現利潤逆勢增長。公告顯示,長安汽車預計今年一季度實現淨利潤為5億-7.5億元,同比增長123.85%-135.78%,不過這並不是得益於公司汽車銷量,因為在2019年長安汽車為數不多出現利潤虧損的車企,累計虧損達-26.47億元,同比下降-488.81%。

而淨利潤同比大幅增加,主要因產品結構改善和盈利能力提升,同時全資子公司重慶長安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公司放棄增資優先認購權,預計增加的22 億元扣非後依然將出現超過長安一季度所虧損的14億元。據長安汽車產銷快報顯示,今年一季度產銷量分別為27.5萬輛和30.3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6.9%和32.1%。

汽車企業一季度同比減利100個億

根據北京汽車發佈公告顯示,公司預期截至2020年3月31日歸屬於公司權益持有人淨利潤較2019年同期下滑約95%。公告顯示,業績下滑主要是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汽車行業整體衝擊,對該集團的生產和銷售亦有較大影響,整車銷量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下滑,從而導致集團效益下降。

根據北京汽車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北京汽車營業收入為467億元,同比增長17.45%。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為12.32億元,同比下滑22.76%。不得不說的是,在2019年裡,北京汽車還是唯一出現個位數下滑的車企,略優於絕大部分車企。據乘聯會統計數據,北京奔馳今年一季度銷量11.3萬輛,同比下降18.5%,好於行業整體同比下降40.8%的平均水平。

顯然,擁有盈利再強的奔馳,北京汽車也無法抵抗新冠疫情的侵襲,更不用說其餘被分化的車企。

除此之外,還有江淮汽車於18日發佈了第一季度業績,公告顯示,公司預計2020年1-3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56億元,同比下降650.78%。其公告也是稱:主營業務受疫情影響。根據江淮汽車發佈產銷快報顯示,江淮汽車3月銷量3.4萬輛,同比下跌23.13%;今年一季度銷量8.3萬輛,同比下跌35.53%。

汽車企業一季度同比減利100個億

儘管當前已發佈業績預告的車企僅有幾家,但業績下滑必定成為各家車企業績的“主旋律”,不管是擁有更為強勁的豪華品牌車企,或是日系品牌車企,一季度都將無法顯得樂觀,畢竟同處較為“惡劣“的環境下,只能凸顯誰的抵抗風險能力更強。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