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錯了”:這才是成年人最體面的方式

“對不起,我錯了”:這才是成年人最體面的方式

作者丨薇安Viann

01

大家好,我是薇安姐。

週末兒子想去吃海底撈,疫情還沒放鬆,我也不敢帶他出去聚餐,於是就點了海底撈外賣,一家人在家裡吃火鍋。

本來是特別開心的事,但這時發生了一件事,差點毀掉了這頓飯。

海底撈每次送餐時,都會額外送些小吃,小吃和點的所有配菜混在一起,完全不知道哪個是哪個了。

在一大堆火鍋配餐中,有一個既像熟食又不像熟食的東西,引起了我的注意。

陳胖(我老公)隨口問了一句:“這是什麼?”

我說:“不知道,是不是海底撈送的小吃呢?”

說完我就去忙其他事了。等我回來,陳胖告訴我:“這個不是贈送的小吃,它是生的。”

我大吃一驚:“難道你吃了?”

他若無其事地說:“是啊,嚐了一口,發現味道不對,就吐掉了。”

在一旁的姨媽嘟噥了一句:“好像心心(我兒子)也吃了。”

我馬上擔心起來,小孩子吃了生肉那搞不好是要生病的。於是我問心心:“心心,桌上的生肉你吃了嗎?”

心心緊張兮兮地說:“媽媽,我看爸爸吃了,我也吃了一口,不過我已經吐掉了。我會不會生病呀?”

看到這情形我有點生氣了,我問陳胖:“是你讓他吃的嗎?”

陳胖也有點不高興,他說:“你那麼大聲音幹什麼?我又不知道是生的。”

聽他這麼一說,我瞬間炸毛:“你讓孩子吃生肉,你還有理了。你難道不應該在吃之前,看清楚嗎?”

陳胖臉色也變了,他說:“這不是吐出來了嗎?在這個家裡誰愛聽你批評。”

我們倆聲音都高了八度,身邊的家人也都面容尷尬地僵在那裡。

這時候,只見陳胖從桌前起身,然後一聲不吭地“離家出走”了。

“對不起,我錯了”:這才是成年人最體面的方式


02

我招呼全家人坐下,假裝什麼事也沒發生一樣,開始一起吃火鍋。

只是這時候,再也沒了剛才那股熱鬧勁了。心心不吭聲,老人家也都是在默默地吃菜。

時間過得特別慢,空氣都像是凍住了一樣。

我心裡有點懊惱,一方面怪陳胖太大大咧咧,一方面也覺得自己有點反應過激了。本來一起吃火鍋是一件多麼愉快的事,現在搞得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大概過了20分鐘,陳胖回來了。

他重新坐回桌前,然後像什麼事也沒發生一樣吃了起來。

接著他說了一句我二十年沒聽過的話:“丫頭,對不起啊,剛才是我不對,以後我會注意點。”

我當時的心情,就猶如過山車一樣,有種瞬間從高空的難受中回到了地面的舒適感。

他說完這番話之後,爺爺奶奶馬上打圓場:“這就好了,沒事了,趕緊吃,趕緊吃。”

心心也開心起來,他說:“媽媽,爸爸向你道歉了,你別不開心了。”

我於是也就順水推舟,給陳胖夾了一塊肉放到他碗裡。

陳胖說:“你說我從沒向你說過對不起,今天我就當著全家人面向你賠不是哈。”

我調侃他說:“看來你長智慧了。”

我說完,大家都笑了。

的確,我和陳胖相處至今已經有二十年,結婚也有17年了。我們爭吵屈指可數,每次鬧彆扭後,都是雙方給彼此一個臺階下,然後自然和好。

但從沒有一次像這次一樣,這麼短時間就和好如初了,原因就在於這一句:對不起。

這就是道歉的力量。

“對不起,我錯了”:這才是成年人最體面的方式


03

我的一個下屬,她很努力,日常表現也很優秀。但是她卻因為一件小事讓我對她印象打了折扣。

我平時在家辦公多,那天我因為約了客戶,所以一早就來辦公室做準備。

我在微信裡一直和這位下屬溝通相關事宜,等我抬頭一看時間,竟然已經10點了,她還沒回到辦公室。

於是我問她現在在哪裡?她說在回辦公室的路上。

我問她:“你知道現在幾點了嗎?”

她說:“知道”。

我繼續問她:“你知道公司是幾點上班嗎?”

她說:“我知道,9:30。”

她說完,就沒有然後了。

她直到10:30才回到辦公室,既沒有在微信裡解釋,也沒有找我溝通。

我們公司採取的是彈性工作機制,如果前一天晚上加班晚了,第二天和行政打聲招呼是可以晚來一會兒的。所以,我平時對上班時間並沒有做很硬性的要求。

但是這位同事的做法,當時讓我非常失望,既然已經知道自己遲到了,為什麼不道歉解釋?

我初入職場時自己也有過這樣一次經歷。

有天早上我開會遲到了。開完會後,老闆把我叫進辦公室狠狠地批評了一頓。

我當時覺得特別委屈,那兩天我吃壞了東西,得了腸胃炎,才耽誤了出門。我因為這個昨天還向老闆請過半天假去看病。

面對老闆的批評,我心裡既委屈又憤怒,覺得他太不近人情,也太小題大做。於是我低著頭,一聲不吭,倔強地不給與任何回應。

我對這件事之所以印象如此深刻,是因為這是我在職場中遭遇的第一個批評,也是最後一個批評。

後來當我成為管理者之後,我才意識到,當時回應老闆的批評,只需要說誠懇地說五個字就足夠了:老闆,對不起。

無論什麼理由,遲到就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做的不對,就應該誠懇地道歉。

在我教學員情商溝通課中,我會反覆強調一個觀點:人們往往不是因為談話內容而激怒,而是被態度所激怒。

在一場對話中,首先就是接納對方的情緒,然後給與積極回應

態度不到位,說再多大道理都沒有用。

對於我的那位下屬,後來我找到一個機會Coach她。我問她:“你遲到了,為什麼不認錯呢?”

她說:“當我知道自己做錯後,我想的是如何行動彌補,我想事後用行動證明我自己。”

我告訴她, 承認錯誤只會更有利於信任關係的建立和事情的解決。

很多時候別人等不來你一句道歉,就一直不會原諒你的錯誤,哪怕這個錯誤微不足道。

而一句“對不起,我錯了”,比你行為上彌補要更重要。

“對不起,我錯了”:這才是成年人最體面的方式


04

戴爾·卡耐基說過這樣一句話:當我們是錯的時候,如果我們對自己誠實,我們要當即真誠地承認我們的錯誤,這個方法會產生驚人的效果。

一句“對不起”,對很多人來說是一道難以跨越的障礙。

有些人從不認為自己有錯,問題永遠出自別人那裡。還有些人雖然意識到自己錯了,但是嘴硬,他們寄希望於時間淡化,或者想通過其他行動彌補。

但是,反躬自省,難道每次爭執中,自己就沒有錯過嗎?說一句道歉,服一次軟就這麼難嗎?

孔子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意思是事情遇到了挫折或困難,要自我反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我常拿孔子這句話來鞭策自己。當我有做得不對的時候,就會向身邊的人道歉。

我和陳胖發生爭執,給心心帶來了不好的影響。等我們和好後,我當眾對心心道歉說:“對不起,媽媽剛才有點著急了,我不該那麼大聲音和爸爸說話,嚇著你了吧。”

心心說:“媽媽,你也是擔心我,沒關係的,你和爸爸都和好了。”

夫妻吵架,如果能在眾人面前和解,尤其是當著孩子的面,這將是一個化挑戰為機遇的過程。

你會讓孩子看到世界的真相,那就是有情緒很正常,我們最終都能成功地化解。

當我們對的時候,要婉轉地讓別人知道。但當我們錯的時候,何不真誠地用言語去修復關係?

這就如同洪水來了,靠硬堵是堵不住的,只有疏導才能治癒。

正如一位哲人所說:用爭奪的方法,你永遠得不到滿足,但用讓步的方法,你可得到的會比你所期望的更多。

錯了,就立即道歉吧。

- THE END -

文章首發於薇安說。薇安,全球傑出女性平臺Queen時代創始人,知名公眾號“薇安說”創始人,創業公司CEO。前世界500強高管,每年掌管生意數十億,暢銷書《迭代》作者,資深教育專家。

更多精彩好文:(點擊藍色字即可跳轉原文)

有多少婚姻敗給了瓊瑤式的愛情

楊天真:你缺少說真話的勇氣

《銀河補習班》:不是所有父母都懂得做父母

比爾蓋茨被罵、多地示威遊行:美國疫情風暴下,最悲哀的還是他們

“對不起,我錯了”:這才是成年人最體面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