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撲凶猛,多國再度“封城”,歐洲經濟能否抗住又一個寒冬?

夏天過後,歐洲疫情反彈來勢洶湧。再次“封城”,成了歐洲國家最後的辦法。

10月25日,西班牙政府宣佈全國進入緊急狀態,隨後又將這種狀態延長至明年5月;28日,德國和法國先後宣佈全境“封城”;11月5日,英國宣佈實行第二次全面“封鎖”;此外丹麥、愛爾蘭、意大利等多國也宣佈了不同程度的禁令。

疫情反撲兇猛,多國再度“封城”,歐洲經濟能否抗住又一個寒冬?

天氣逐漸轉冷,新冠疫情再次劇烈反彈,不僅將歐洲地區上半年的抗疫“成果”全部抹殺,還給歐洲放了把“火”,讓其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震中”。萬般無奈之下,歐洲只得選擇再次封城。民眾的健康和生命丟了,政府的公信力失了,經濟剛有點起色就遭遇重創,這個冬天,歐洲不太好過。

近日,歐洲央行行長坦言,新冠疫情蔓延導致感染病例持續增加,各類防疫措施都對經濟活動產生了重大影響,預計今年第四季度歐元區經濟增速很可能變為負值。

疫情反撲兇猛,多國再度“封城”,歐洲經濟能否抗住又一個寒冬?

據歐盟統計局10月底公佈的數據顯示,歐元區和歐盟今年第三季度GDP環比分別增長了12.7%和12.1%,這是自1995年以來出現的最大增幅。但這一消息並未讓歐洲國家振奮,目前擺在歐洲各國眼前的另一個最大問題是新冠疫情正迅猛反撲。

世衛組織官員表示,根據10月下旬歐洲地區報告的疫情數據,全球近46%的新增病例以及1/3的死亡病例都來自歐洲,毫無疑問,歐洲是當之無愧的“震中”。另據世衛發佈的疫情曲線顯示,第二波疫情引發的單日新增病例遠高於第一波疫情高峰期,死亡人數也在增加。

疫情反撲兇猛,多國再度“封城”,歐洲經濟能否抗住又一個寒冬?

10月下旬,第二波疫情迅速席捲歐洲地區,然而為了不重蹈第一波疫情嚴格封鎖帶來的影響,歐洲多國仍想“大事化小”,然而日益增加的感染和死亡病例已讓他們沒有退路。進入11月,歐洲多國立即展開行動,開始嚴厲執行“封鎖令”。

據悉,目前包括英法德在內的十幾個歐洲國家已經下令封城,持續時間長達一個月。所有娛樂活動全部取消,民眾非重要活動一律不得離開家門。本應是消費旺季,然而歐洲多國的經濟卻按下了“暫停鍵”,這對於歐洲各國以及民眾來說無異於從天而降一盆冷水。近日德國能源與經濟部長表示,如今的歐洲正處在十字路口,如若不能儘快遏制疫情傳播,經濟復甦無從談起。

疫情反撲兇猛,多國再度“封城”,歐洲經濟能否抗住又一個寒冬?

據路透社援引的一項調查結果稱,受第二波疫情影響,歐洲多國緊急採取各項防疫措施,然而卻嚴重地打擊了歐洲經濟,10月份已出現停滯狀態。作為歐元區經濟的帶頭人,德國對疫情給經濟帶來的衝擊感受得最明顯。德國商業經濟指數顯示,10月份該指數從9月的93.2下降至92.7,這是連續5個月上升後首次下降,而這個指數對德國經濟形勢有重要參考價值。

疫情反撲兇猛,多國再度“封城”,歐洲經濟能否抗住又一個寒冬?

為了應對疫情給經濟帶來的衝擊,歐元區19個成員國的財長通過網絡會議進行商討,會後一致表態稱歐洲為第二波疫情做好了準備,經得住疫情所帶來的經濟後果。據歐洲央行行長表示,歐洲央行已經準備好“彈藥”,準備在12月進一步擴大貨幣刺激計劃,加大對歐元區經濟的刺激力度。有分析人士稱,這一計劃估計會在12月的政策會議上公佈。

疫情反撲兇猛,多國再度“封城”,歐洲經濟能否抗住又一個寒冬?

前不久英國首相約翰遜宣佈,將“帶薪休假”計劃延長至11月,這項計劃旨在為因疫情緣故被迫休假的私營企業員工支付工資80%的補助。據悉,這一政策是向法國、西班牙學習的,而這一方案的發明國——德國將這一補助政策定到了2021年年底。相信隨著疫情增速放緩、疫苗研發逐步推進,歐洲地區的經濟會逐漸從困境中脫身,“只是速度會比較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