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尾子二代中華鱘放歸長江

4月22日,在湖北省宜昌市的長江珍稀魚類放流點,10000尾大大小小的子二代中華鱘迴歸長江懷抱,對自然環境中的中華鱘物種資源再做補充。

10000尾子二代中華鱘放歸長江

圖/付蓓蓓 攝

這是自1984年首次放流以來,三峽集團和宜昌市聯合組織的第62次中華鱘放流活動,也是自2009年首次開展中華鱘子二代放流以來,放流子二代中華鱘數量最多的一次。目前,三峽集團已累計向長江放流中華鱘超過503萬尾,放流子二代中華鱘28000餘尾。

10000尾子二代中華鱘放歸長江

為做好疫情防控有關要求,今年不組織現場儀式,不邀請志願者和市民參與,避免人員聚集,確保安全完成各項放流工作。

中華鱘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之一,距今已有1.4億年曆史,具有重要的科研、生態等價值。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受過度捕撈、水質汙染等不利因素影響,中華鱘自然種群規模持續衰退,現已被列為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

“本次放流的中華鱘實現了‘中青幼’結合,包括2009年至2019年間的5個年份梯隊,其中有出生於2009年的10尾全雄性中華鱘。”中華鱘研究所科研人員姜偉博士說,“這有助於豐富野生中華鱘年齡梯隊、提升野生群體遺傳多樣性、調整自然條件下中華鱘性別比例失調等。”

10000尾子二代中華鱘放歸長江

中華鱘放歸長江後,三峽集團將藉助覆蓋長江中下游近1800公里的監測系統開展聲吶追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