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失禁體質”真的好嗎?

“淚失禁體質”真的好嗎?

最近“淚失禁體質”上了熱搜,很多網友直呼:是我本人沒錯。那麼,什麼是“淚失禁體質”呢?“淚失禁體質”是一種病嗎?

什麼是淚失禁體質

淚失禁體質作為一種新的流行用語,目前在網絡上的定義為:每逢和人吵架或是情緒稍微激動些時,都會控制不住地想哭。明明不是一件值得哭的事情,自己也沒有太委屈,只是據理力爭,可嗓門一高情緒一上來,聲音慢慢就變成了哭腔。原本臺詞早早就準備好了,愣是說不出口了,氣勢蕩然無存,整個人原地描述什麼叫做慫。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按照巴甫洛夫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學說對人的氣質分類來講,其中的抑鬱質更接近於(不是一定是淚失禁體質)上面所說的“淚失禁體質”的人,這一類型的人思維敏捷、心思細膩、有豐富的想象力、情緒體驗深刻,缺乏安全感,比較悲觀,偏內向,不善交際。

說起抑鬱質這一氣質類型的代表人物,非林黛玉莫屬了。哭是林黛玉的特性,有含淚低泣,也有淚如雨下,對花流淚,對月傷懷,可以說是典型的“淚失禁體質”。

“淚失禁體質”真的好嗎?


“淚失禁體質”是一種心理疾病嗎?

判斷“淚失禁體質”是否是心理疾病,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考慮:第一,這個哭是否事出有因。如果這個哭是由一定的客觀事實引起的,且本人對這個情緒非常清楚和明白,而且這個哭是符合大多數人的邏輯的,就不是心理疾病。第二,哭的程度與持續時間,如果哭的時間和程度與大多數人一樣,那麼就不是心理疾病。第三是否影響社會功能。如果不影響個人正常的生活、工作,那麼也不是心理疾病。

一句話,如果哭的合情合理,不影響正常生活工作,就不是心理疾病,反之,則考慮到正規心理機構去做檢查。

“淚失禁體質”真的好嗎?

“淚失禁體質”真的好嗎?


哭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情緒,是一種生理情緒的表達,也是人類情感的流露。心理學研究認為有大約一半的哭是由於悲傷,當然生氣、同情、擔心、恐懼害怕、甚至高興也都會讓人哭泣。

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淚失禁體質”也是有一定好處的,不信,您往下看:

哭可以發洩情緒,對維持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好處。

當人們悲傷、緊張、憤怒、恐懼的時候,人的心理和生理都會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而當這種緊張狀態得不到釋放時,就會在體內積聚起來,長此以往會對身心造成損害,容易引起一些疾病,而哭泣本身,可以將這種能量釋放出來,解除了這種情緒壓力,對人的心理健康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眼淚有“排毒”的作用

這裡所說的排毒,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毒素,而是說人在應激(遭受壓力、委屈或危險事件時)的過程中體內會有應激反應,而眼淚可以將體內的應激激素排除體外,因此,很多哭完之後,會覺得好多了

哭可以傳遞信息。

人類情緒本身就具有信號作用,哭也不例外。我們都知道,剛出生的嬰兒就是通過哭來跟父母產生互動,從而保證基本的生存的。成人以後,哭依然是一種交流方式,通過哭可以告訴對方你的底線、要求和目前的心理狀態,也是人與人之間互動的一種方式。

溫馨提示:不管您是不是“淚失禁體質”,都應該隨心而動,適可而止。

此文章為科普中國供稿文章,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