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偏心”了?邁向國際化的徐州,這次瞄準了誰?

今天下午,徐州地產、媒體人的微信朋友圈裡被一則大大的懸念海報刷屏了,“徐州偏心了?”,深耕淮海區域,入徐三載,弘陽地產此次喊出這樣的口號究竟意欲何為?為什麼這麼說?徐州偏心誰了?在答案揭曉前,不妨先跟小編一起探討下吧。

徐州“偏心”了?邁向國際化的徐州,這次瞄準了誰?

NO.1 | 壹

面向世界城市的雄心

從彭祖故里,到楚漢爭雄,從“五省通衢”到“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6000年徐州,千年厚蘊築就了它骨子裡的天生驕傲。

東邊挨著大海,西面連接著中原,開放、包容、外向,徐州有先天的基因。如今,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綜合性交通樞紐城市、“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徐州站在了一舉高飛的時代“風口”。

“徐州之於淮海經濟區如同上海之於長江三角洲。” 每一座卓越的城市都有自己的雄心和願景。近年來,作為重工業和資源枯竭城市,徐州以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為主抓手,大力推動產業、城市、生態“三大轉型”,加快提升中心城市集聚力、輻射力、向心力,真正使徐州從規劃上的“定位”變為現實中的“地位”。

入選“聯合國人居獎”,從江蘇唯一一個連續2年入選國家棚戶改造激勵支持的城市,到徐州土拍市場的昂首前進,土拍的火爆不斷刷新成交記錄,再到央行發文降準降息,隨後會推動房價的進一步上漲這讓徐州人看到這座城市的未來潛力。

徐州“偏心”了?邁向國際化的徐州,這次瞄準了誰?

NO.2 | 貳

繼東區之後,誰將是下一個崛起的中“芯”

2007年,徐州政府的一紙文件,真正奠定城市向東發展的基調。從“向東”的口號喊起,不知不覺,徐州向東,已經13個年頭了,十三年步伐不停,我們見證著徐州東區從偏遠的近郊變成了一片熱土。

如今,整個城東已經趨近成熟,區域紅利得以顯現。若是在2015年左右購置房產,到如今,房產價值至少已經翻番約3倍。在多數人的眼裡,一個區域多是瞬間爆發的,但究其本質,則是始於長遠規劃,成於落地打造。從徐州城東“逆襲”史,透析區域崛起的底層邏輯,關鍵兩大要素:一是政府的統籌規劃,以及後續的持續推動。二是品牌開發商以及地標建築對於整個區域的拉動及輻射提供的強大引擎。

隨著徐州“東進”的如火如荼,主城區域也在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新城建設進入了大眾視野。而其中,東區大吳臨港新城正成為包括弘陽地產在內的各大品牌開發商競相爭奪的熱土。

徐州“偏心”了?邁向國際化的徐州,這次瞄準了誰?

仔細研究徐州的都市圈佈局就會發現,大吳的地理交通位置上承徐州主城區,下可連接淮海經濟區的其他城市。根據徐州“2+6+15”規劃,大吳雙樓港物流保稅區是全市15個功能區之一,以其為依託,重點打造產城融合的徐州臨港新城,並被納入徐州中心城區規劃。在徐州邁向國際化進程中,一窺大吳的“雄心”,無疑將是點燃徐州進階世界的先鋒引擎。

NO.3 | 叄

徐州“偏心”?背後的最強推手是誰?

交通,是城市發展方向的最強信號燈。大吳鎮距徐州市主城區、新城區分別為20公里,西接徐州市經濟開發區,北鄰徐州工業園,距觀音機場30公里、隴海鐵路20公里、連霍、京福高速出口6公里,緊鄰京滬高鐵徐州站,206、310國道、徐賈快速通道,規劃中地鐵1號線起始站,再加上大運河水運及觀音國際機場,形成了公鐵水空多式聯運。

2017年臨港新城列入徐州市8個小城市建設試點,大吳區域內建設有省級示範物流園區——徐州雙樓物流園區。園區位於徐州主城區、新城區、賈汪區的中心地帶,北臨徐州工業園區,南接徐州經濟開發區,是徐賈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園區內建有徐州保稅物流中心(B型)、普洛斯徐州雙樓物流園、徐州港雙樓作業區通用碼頭及鐵路專用線、淮海經濟區大宗商品展示銷售中心、徐州水運口岸及聯檢大樓等項目,擁有各類生產企業近600家,逐步向著徐州市乃至淮海經濟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新高地邁進。

未來大吳街道將立足完善城市配套服務功能,為物流園區和港口的產業發展提供硬件支撐。一方面圍繞城市功能精細化,進一步完善公共基礎設施,加快實施濱河公園、養老院、學校、道路、數字化城管等五大類26個城建工程,實現全市小城鎮建設三連冠。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大吳納入徐州主城區發展規劃及軌道交通1號線東起點等有利因素,持續招大引強,全力助推社會資本市場化提升大吳小城市建設水平,從交通、產業、人口、外資、環境,大吳臨港新城正以更宏大的未來,承擔著提升徐州城市能級的重要任務,時代的變革,正在路上。

“未來將建設一個什麼樣的徐州?”

大道究竟在何方?

這是每個胸懷雄心的徐州人思考,也是弘陽人的思考

答案,我們拭目以待!

互動:你覺得大吳的發展潛力如何?未來是否會趕超東區?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