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古國究竟在哪裡?

銅仁美景


都別搶,我來答。

《史記·西南夷列傳》中記載:

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

但西南很大,包括雲貴川以及重慶這些廣大區域,西南地區地勢複雜,崇山峻嶺分佈極多,這為後世尋找夜郎古國的遺址造成了許多阻礙。

另一方面在西南地區都出土了許多與夜郎文化有關的遺址和文物,從這一方面也說明古代夜郎國的疆域範圍極為遼闊,譬如在四川、廣西、雲南、湖南、重慶和貴州等部分地區都有相關的夜郎古國的遺址。

不過在《史記》中還是大致的為了我們指出了夜郎國的位置:

夜郎者,臨牂柯江,江廣百餘步,足以行船。南越以財物役屬夜郎,西至同師,然亦不能臣使也

這個牂(zang)柯江是漢代時期的古名,據今人考證為貴州六枝境內的北盤江水系,在《水經注·溫水》就記載有說:

豚水,東徑牂柯郡且蘭縣,謂之牂柯水。

關於這個豚水(今貴州關嶺西境內),《水經·溫水注》解釋說:

鬱水即夜郎豚水也……東北流徑談稾縣,東徑牂柯郡且蘭縣謂之牂柯水。

而這個牂柯郡是西南地區內附漢朝時設置的郡縣:

會越已破,漢八校尉不下,即引兵還,行誅頭蘭。頭蘭,常隔滇道者也。已平頭蘭,遂平南夷為牂柯郡。

這頭蘭就是指當時西南一帶的且(ju)蘭國的頭領,這個且蘭國的中心位於今天貴州黃平縣舊州鎮天官寨,轄地包括貴州都勻、福泉、黃平、貴定一帶。

根據上文中提到的“夜郎者,臨牂柯江”的敘述,又根據牂柯江位於今天貴州六盤水境內,所以可以大致確定夜郎古國的地理位置中心處於今天貴州西部與北部一帶。

自1958年開始,貴州考古人員就在貴州赫章縣可樂民族鄉發現了一批面積達3.5平方公里的墓葬群,隨後展開了多達9次的挖掘工作,在108座墓葬群中發現了大量戰國、西漢、東漢時期的有關於夜郎古國的文物。

2001年,在赫章縣可樂民族鄉的考古發現被列為當年的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而這一次考古發現也讓夜郎古國和貴州緊密的聯繫在了一起。

但夜郎國的疆域範圍顯然要比我們想象的要遼闊,譬如《史記》記載:

西南夷君長以百數,獨夜郎、滇受王印。

漢朝征服西南一帶後,就封了兩個王,分別是滇王和夜郎王,正因為夜郎國的疆域很大,所以現在還鬧出了一些麻煩,那就是貴州和湖南都在爭搶夜郎國的歸屬權。

因為在湖南仁懷的新晃縣也保留有大量的夜郎文化,包括像廣西和雲南的部分地區也加入到爭奪夜郎古國的歸屬地來。

實際上,這些地區都曾經涵蓋在夜郎古國的管轄內,這個爭論的核心在於“夜郎古國的都城在哪裡”?因為某個地區一旦確定了夜郎古國的都城自己的地域內,那麼這個意義就完全不一樣了。

它就變成了夜郎古國的中心和發祥地,那麼其他地方就只是一種歸屬和管轄地位,但從現有考古文物來看,夜郎古國的大部分區域主要還是集中在貴州境內,尤其是貴州長順縣廣順鎮境內發現有古夜郎城池遺址。

其佔地約5平方公里,城池部分佔地約1000畝,東西寬0.5公里,南北長1.2公里,已經清理出來的城牆長度約有5公里左右,此外還在古鎮境內發現有夜郎四世祖金庸墓,金氏族譜(古夜郎王族後裔)和古夜郎金璽。

不過,由於資料稀缺,目前尚還無法完全確定夜郎古國的都城究竟在哪裡,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夜郎古國的位置處於今天貴州中部到西北部的大部分地區以及雲南、廣西交界的部分地區。

關於這個夜郎古國,大家唯一瞭解的可能就是一個成語“夜郎自大”,但這還真是一個誤解。

據《史記》記載說:

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屬以什數,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長以什數,邛都最大:此皆魋結,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同師以東,北至楪榆,名為巂、昆明,皆編髮,隨畜遷徙,毋常處,毋君長,地方可數千裡。自巂以東北,君長以什數,徙、筰都最大;自筰以東北,君長以什數,厓駹最大。其俗或士箸,或移徙,在蜀之西。自厓駹以東北,君長以什數,白馬最大,皆氐類也。

說明這個古夜郎國和古滇國人家還真的不小,在秦漢之初盤踞在西南一帶,可以說是一個地域遼闊的方國,正因為地大物博,所以連當時的中原王朝漢朝也想拉攏他們。

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為一州主,不知漢廣大。使者還,因盛言滇大國,足事親附。天子注意焉。

“使者還,因盛言滇大國,足事親附”,也就是說當時的古滇國,古夜郎國並不是什麼狂妄自大的小國家和小部落,他們還真的有自大的資本,所以漢朝才想把他們納入到自己的版圖內。

從另一方面來說,“夜郎自大”實際上也是一種很正常的反應,西南一帶地勢險峻,道路不通,可以說基本上和中原王朝沒有什麼交流,一個漢朝使者突然來拜訪,那麼這兩個國王肯定就會感到好奇,好奇就會問,這些其實都是人之常情。

“夜郎自大”這個成語到了清代時才出現,小說家蒲松齡在《聊齋志異·絳妃》中引用了《史記》中的典故,把夜郎古國徹底塑造成了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國形象:

世無高士,御以行者幾人?駕炮車之狂雲,遂以夜郎自大。

而那個現代版的“夜郎自大”的成語故事更是過於誇張和失真,其實這種對於夜郎國的嘲笑體現的是古代中原王朝的“華夷觀”以及“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的“天國上朝”的地理以及文化觀念。

畢竟中原地區以外的民族和國家都被嘲笑了一個遍,這也算是古代時期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

總之,關於夜郎古國的研究還將繼續,相信以後還將會有大量的文物出現,但是在關於夜郎古國的決定性文物沒有出現之前,關於夜郎古國的歸屬爭論還將繼續。


江雨燕


說到夜郎古國,必須得感謝蒲松齡先生為我們創造的“夜郎自大”一詞,這個詞普及了夜郎國這一概念,但知道有這個國家並不代表瞭解這個國家,起碼在我國史書典籍中對其記載甚少,那麼真正的夜郎古國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這個國家在現在的哪裡?

一直以來,人們從未發現過夜郎古國的蛛絲馬跡,好像這個國家就像從來沒有出現過似的。其實早在戰國時期,楚襄王就曾派“將軍莊躍溯沅水,出且蘭,以伐夜郎王”,到了漢成帝時期,夜郎王裹挾周邊二十二城邑反叛漢朝,被郡守陳立所殺,夜郎也隨之被滅,此後夜郎古國不在見於史籍,從戰國算起,立國約三百多年。

謎一樣的夜郎古國

史學家們對夜郎古國的考證很困難,作為一個國家只存在於傳說中,不得不說其中透著神秘性。史學界對夜郎古國的存在提出了幾個謎一樣的問題,到現在無法得到正確答案。

  • 既然存在夜郎古國,那麼它的疆域劃定和其都城所在是什麼地方?
  • 既然存在夜郎古國,那麼以哪個民族為主體,治下又包含了那些民族?
  • 既然存在夜郎古國,那麼它的國家性質是怎樣的?
  • 既然存在夜郎古國,為何目前沒有任何民族對其有詳細記載?

這些謎團引起了部分史學家對夜郎古國存在與否的懷疑。


但在司馬遷的《史記》中清清楚楚記載著“西南夷君長於什數,夜郎最大”,同時也更記載夜郎自大一詞來源:“漢孰與我大”的典型笑話,以致這個原本不為人所知的西南小國,留在我們的印象中。另外,最重要的是《史記》中記載了“西南夷君長於百數,獨夜郎、滇受王印”,這麼嚴肅的事情記載在史書中,可見夜郎古國是真實存在無疑,而且這枚金印就成為夜郎國存在的鐵證!

1956年冬,雲南省考古人員在滇池東邊的晉寧石寨山進行考古活動時,清理出一枚金印,上面以漢篆陰字刻著“滇王之印”,經史學家、考古學家們論證,這枚金印的確屬於漢武帝賜給滇王的印章,那麼就直接證明了司馬遷《史記》中的記載是正確的,也同時標誌著夜郎古國是完全存在的。

處理了夜郎古國存在與否的問題,接下來需要考證古國的疆域劃定問題。


處處皆是夜郎國

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歷來對周邊少數民族政權的記載非常簡略,夜郎古國也是一樣的,因而我們才會對這個古國的歷史知之甚少。

幸好,在古老的彝族的史料中找到了部分答案,他們對夜郎古國的記載比中原王朝記載的更有連貫性。在彝族史料中記載,夜郎古國分為四個時期,分別為武米、洛舉、撒罵、金竹,而且記載中顯示,夜郎古國是一個強大的奴隸制國家,從國王採默開始就與中原的周王朝取得了聯繫。


那麼真正的夜郎古國應該是什麼地方呢?

真正的答案還需要在《史記》中尋找。《史記.正義》中記載了部分夜郎古國的消息。

西南夷在蜀之南,今瀘州南大江南岸,協州、曲州本夜郎國……夜郎,犍為屬國也!

犍為屬國只包含了朱堤、漢陽兩縣,而漢陽治所在可樂。

可樂在1958年時發現了夜郎古遺址,此後更是發現了大量的古墓群,出土了2400多件珍貴的夜郎文物,涵蓋了春秋到秦漢幾乎所有的夜郎時代。另外在彝族的文獻《夜郎創基業》中也記載了“在可樂建八方殿、九層宮、外設九營十八卡”,這是唯一記載夜郎皇宮模式的文字資料,這與《史記》和《華陽國志》的記載基本吻合,那麼我們可以大概覺的肯定夜郎古國應該是以貴州畢節可樂為中心,向周圍擴散的一個奴隸制政權。


還有人認為夜郎古國應該是貴州省長順縣廣順鎮一帶,持這種觀點的是主要是因為這個地方發掘出一個佔地兩平方公里的古城池。

也有人認為夜郎古國是湖南沅陵一帶,持這種觀點的主要由於李白一首詩。

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詩中的夜郎指的就是今天的沅陵,而《沅陵縣誌》也記載“因沅陵戰國時為夜郎都城,故梁天監十年,闢沅陵縣置夜郎縣”。

除了這幾個地方,在貴陽、安順、黃平、鎮寧、銅仁等地,還有云南的宣威、曲靖,湖南的麻陽等地都不同程度的發現了夜郎古國的相關文物。

真可謂處處皆為夜郎國!


結語

從以上不難看出,夜郎古國是肯定存在的,其範圍劃定應當是貴州的絕大部分與雲南的東部,還有廣西西北部,還有湖南的南部,而貴州畢節可樂應該是其主要治所。但這一切還是在推測之中,並無確鑿證據可以表明。隨著考古工作的持續進行,我想終將有一天可以讓夜郎古國大白於天下!


望風瑟瑟


夜郎國是貴州遵義地區為中心古國,在戰國和秦漢時存在。西漢成帝和平年間,夜郎王興同號召周邊二十二諸侯小國反叛漢王朝。就被駐紮漢使陳立所殺,可見是非常小的部落酋長式國家。並非正式國家,沒有中央集權機構,是部落聯盟諸侯小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