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免費模式之第三方買單

今天小編要分享的是對互聯網經濟裡市場營銷最常見的,也是最有殺傷力的營銷模式—免費模式的所覺所悟,免費模式有很多操作方式,千變萬化,小編今天就簡單分享免費模式裡的“第三方模式”,拋磚引玉,希望大家也可以留言分享更多的心得,互相學習,進步!

在如今的互聯網市場營銷裡,免費模式是每個商家必需學會的,因為免費是最大的引流方法,而互聯網上流量就是資本。小編最早接觸這個概念的是360殺毒軟件的營銷方式,當年360殺毒軟件問世的時候,已有瑞星殺毒、金山毒霸等大哥主導著市場,基本都是付費模式,既由客戶直接購買付費。在互聯網市場,這是一個很致命的非常低緯的模式,為什麼這麼說?大家可以翻看一下2019開始以字節跳動為首的互聯網公司的最新營銷模式,各種“極速版”如雨後春筍,這種趨勢小編認為已是未來市場營銷的趨勢之一。


營銷:免費模式之第三方買單

免費模式最常見的操作方式就是“第三買單”,而第三方買單的最常見方式是“廣告”(其他第三方主體大家可以自己試著去研究)。

第一代第三方廣告模式主要營銷思路是“消費者免費用”,進而快速,大量的“引流”,最後是“賺第三方的錢”,現如今已優化至“消費者免費用”,進而“快速引流”,讓“第三方買單”,公司賺錢的同時,讓消費者也能賺錢,最後讓“第三方持續的買單”(關於這個小編會在下一篇做一個全面的分析,再分享給大家。)

當年的360殺毒軟件就是用免費模式快速爭奪了市場,並通過第三方廣告賺錢,立足發展至今。用免費打擊付費,這種操作手段,在理論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降維打擊”的一種具體應用。小米電視為什麼便宜?小米沒有做到免費,但是小米用了第三方,這就是小米的“羊毛出在羊身上,讓豬來買單”。這樣模式對於各行各業是可以借鑑模仿的。例如:對於專做戶外桌椅的傳統工廠,如果通過免費贈送的方式,為市政公園、旅遊景區、小區公共場所等提供基礎設施,並承諾提供X年的產品維護,更換。要知道像這類戶外型桌椅產品是低頻產品,基本都是靠大訂單在存活,而且廠家還是主要通過“招標”的方式獲取訂單,或者是接第三方的工程單。你覺得直接免費送,還需不需要“託關係”搞競標”、“接第三方工程單”?這樣的免費模式受不受歡迎?能不能打動客戶?


營銷:免費模式之第三方買單

那怎麼賺錢呢?找第三方來付費,賺第三方的錢—打廣告。一般市政公園、旅遊景區、小區公園等都是一個地方的黃金地段,人流量是自然流動的,且是精準,大量的。你認為像王老吉、可口可樂等公司需不需要在這些地方,對這些流量打廣告?所以,這時候就變的簡單了,你的產品就成了廣告的具體載體,而且這些載體是長期固定佔據在那裡的,你覺得“第三方商家”會不會接受?像這樣的操作模式,甚至可以鏈接金融,以點帶面,鋪向全國各大主要城市。這個市場容量,你覺得有多大?當然,這裡小編只是通過互聯網開放性的營銷思維,加現實的市場案例,給大家做的心得分享,操作性有多高,那就見仁見智了,所以僅供參考,互相學習。


營銷:免費模式之第三方買單

這種“免費模式-第三方買單”操作方式,其實我們每天都在接觸,小到一個手機開機畫面,大到各種公共設施,比如:高速公路;過去我們都只是在關注“產品本身”,比如,生產的技術、產品資質認證等等,主要是靠這些進行市場競爭,慢慢地市場上人人都向著這個方向發展了,所以到現階段,各行各業都基本陷入了“價格戰”的怪圈。而互聯網市場經濟的發展,新一代的互聯網思維正在慢慢地衝擊傳統認知。實際上市場就在那裡,而且容量只會越來越大。

不變的是目的,是人性,變的是人,是合作方式,是商業模式。如果我們跟不上這些變化,看不透這些不變,無論是個人發展,還是企業發展,甚至是國家發展,最後的結果只能是“被淘汰”。比如,曾經的柯達、愛立信、諾基亞等!發展可能是一個人一小股力量在推動,而衰落,被淘汰便可能是上千個競爭者的力量在推動。所以,你會發現哪些用了幾十上百年的時間建立起的商業帝國,只是用了短短的三五年的時間就被完成了“淘汰”(這個邏輯反過來看,也正是哪些互聯網巨頭,可以用短短10年的時間,完成過去100年才能做到的財富)!

如果你有好的心得,歡迎大家留言分享、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