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老年人說話,不是越大聲越好

小聲聽不到,大聲就是“兇”這是為什麼?

1、面部表情,讓人會錯意,當大聲說話時,會牽動更多的面部神經,讓人感覺表情嚴肅,甚至面目猙獰。而聽者會通過面部表情與神態來判定“你在兇我”。

2、重振現象,不舒服當聲音過大時,有震耳欲聾的不舒適感。聽力損失患者還會有重振現象。什麼是重振現象?重振現象與聽損患者的聽覺動態範圍縮小有關。聽覺動態範圍是:人耳剛好能聽見聲音到感覺聲音無法忍受之間的聽覺的有效範圍。隨著聽力不斷下降,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患者的聽覺動態範圍逐漸變窄,從而失去感知不同強度聲信息的能力。

3、打破聽力“代溝”溝通不暢,會讓家庭充滿爭執與吵鬧,嚴重影響家庭和諧與生活。當家裡有老人出現這些情況時,我們應該積極解決這些問題。

1.對症治療如果是耳蝸疾病,如梅尼埃,需要專業的耳鼻喉科醫生根據患者的病情和檢查進行個體化治療。

2.小小助聽器,解決溝通大問題。聽力下降的患者可以選擇助聽器來提高自己的聽聲質量。有重振的患者在選擇助聽器時,可側重考慮有以下兩個性能優勢的數字助聽器:

①雙重寬動態壓縮對低響度的聲音適當放大,對巨大響度聲音進行限制,儘可能補償有重振的聽力損失,提高舒適性;

②多通道調試靈活調整不同頻率的高、低強度輸入聲的放大,在聽覺舒適的基礎上不影響整體的言語分辨力。值得注意的是,當聽損患者佩戴助聽器後,家人與之說話時,無需特意提高音量,只要正常說話即可。

3.多一些耐心與關愛,生活和諧更歡快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機能會下降,聽不見是很常見的表現,而我們也有老去的一天,也許也會經歷這樣的過程,不妨對老人多一點耐心與關愛,家庭和諧讓生活更快樂。

最後,提醒大家:“小聲聽不到,大聲又嫌吵”往往是告知我們耳朵出現問題的重要警報,應早發現早干預,保護好我們的聽力。


對老年人說話,不是越大聲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