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縣援鄂醫療隊長萬宇凱:千里馳援武漢戰“疫” 彰顯嵩縣擔當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王丹 通訊員 王博 呂小偉

戰“疫”的每一天,我們總被一些人和一些事感動著、激勵著,思想的潮水放縱奔流。嵩縣援鄂醫療隊長萬宇凱和他的同事們的抗疫故事,讓人至今難忘。


嵩縣援鄂醫療隊長萬宇凱:千里馳援武漢戰“疫” 彰顯嵩縣擔當


【1】“我能把這個重擔挑穩挑好!”

2月9日凌晨2:00,嵩縣街道清冷、一片寂靜。突然一個電話鈴響起,驚醒了睡夢中的萬宇凱。

“宇凱,接上級緊急通知,咱們醫院要派9名醫護人員援鄂抗疫,你作為醫政科長,對同志們情況熟悉,院裡決定你為隊長,你現在即刻從首批宣誓請戰抗擊疫情的200餘名志願者中選拔重症、全科、中醫專業人員,名單馬上報我,切記要年輕的、專業技術強的、覺悟高的、有經驗的......”嵩縣中醫院院長程龍代表組織向萬宇凱下達任務。


嵩縣援鄂醫療隊長萬宇凱:千里馳援武漢戰“疫” 彰顯嵩縣擔當

萬宇凱有12年的黨齡;作為中西醫結合主治醫師,技能熟練、業務紮實,工作經驗豐富,曾參加過非典、禽流感等疫情防控工作,不僅如此,他經過醫務科長崗位上多年的錘鍊,具有較高的政治覺悟和過硬的組織協調能力。

接到正式通知掛下電話的萬宇凱,內心凝重,思緒萬千。該跟父母怎麼說,很多天兒子見不到我會怎樣......

為了不讓雙親擔心,萬宇凱只簡單的說出差一趟,很快就回來,走出家門潸然淚下。

這次派出的醫療隊9名人員中,5名是黨員,均為中級職稱,涵蓋了重症醫學、中醫內科、中西醫結合臨床等專業,年齡最大37歲,最小25歲,平均年齡32歲。

當日上午9點,街道冷清,春寒料峭。9名援鄂醫療隊員早早集結完畢。

“放心,我一定會把這個重擔挑起挑好!”萬宇凱鄭重地對送行的領導承諾道。在縣領導、院領導、同事們和家人目送下,他們義無反顧的奔赴抗疫一線。

【2】“只為照亮冬日的寒夜!”

入鄂後,萬宇凱當選洛陽市援鄂醫療隊臨時黨支部紀檢委員。

在武漢,為了工作方便,男生剃成光頭,女生剃成“茶壺蓋”只留頭頂中間的頭髮,這是在高強度、長時間的工作狀態下最實用的髮型。

“看我剃去萬千煩惱絲,留下光明頂,只為照亮冬日的寒夜。”萬宇凱摸著剛剃光的頭對著隊友調侃著說:“來來來,隨我一道棄暗投明。”

接下來的幾天裡,萬宇凱帶領他的戰友開始戰鬥前的強化培訓。因為物資緊缺,一身隔離服大家輪流進行演練;時間緊急,隊員們爭分奪秒加緊練習,每天自覺練習至深夜。四天後,組織上又做出新的安排,嵩縣援鄂醫療隊護理組6名隊員留在青山區方艙醫院,醫療組3名工作人員調至江漢區方艙醫院。

這個指令著實讓萬宇凱憂心忡忡,特別是醫療組所在的江漢是重疫區,距華南海鮮城四公里,情況較為複雜。21個醫療隊來自全國各地,普通話就有好幾個版本,設置床位1600張,病人多、病情複雜,語言不完全暢通,防護流程全靠自己把握,再加上大家分開後工作時間不固定。

萬宇凱每天都要跟帶隊人員進行交流,瞭解本隊隊員情況,提出交流意見,並緊急制定措施,要求隊員們要遵守團隊的紀律,一切行動聽指揮,防護措施必須人人都得過關,每天在微信群裡發送信息或留言互道平安,每人每天都要寫日記,還要將每一天的飲食情況和工作情況及時在群裡彙報,並且都以兄弟姐妹相稱,增進了親情友情。


嵩縣援鄂醫療隊長萬宇凱:千里馳援武漢戰“疫” 彰顯嵩縣擔當

除此之外,他還尋找大家共有的時間,通過手機在線組織召開黨小組會,掌握時事新聞,總結工作經驗,交流心得體會。通過學習、交流,大家增強了黨性觀念,凝聚了團隊向心力,表達出同甘苦、共進退的抗疫決心和信心。

據萬宇凱回憶,有一天晚上七點多,一位隊員對他說:“哥,我餓的實在受不了了!”萬宇凱說:“再堅持一會,堅持就是勝利。”這是他們在對班時僅有的兩句對話。說這話的時候距離下個班接班時間還有一個小時,再加上脫防護服和到賓館後的常規消毒時間,至少三個小時後才能吃到飯。

緊張而又艱苦的工作磨練了大家的意志,考驗了大家的職業精神,也讓大家感受到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在武漢,嵩縣援鄂的9名醫療隊員,他們的隊伍一共有5名黨員同志,在洛陽地區醫療隊中是黨員人數最多的一支隊伍,到武漢後其餘4名隊員深受感染火線申請入黨!洛陽臨時黨支部召開會議,組織洛陽小組開展火線入黨儀式,經萬宇凱同志向黨組織的推薦,該小組段治偉、王向毅、石嚮明、賀曉鴿火線入黨。

【3】“花開時爸爸就回家”

在武漢,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最掛念的是家。一有空閒,就給家裡打個電話、視頻聊會天,儘管有時為安慰父母和孩子他不得不說謊,但這些善意的謊言,只是為了不讓家裡人掛念。

“乖兒子,你跟爺爺奶奶說,爸爸在這裡吃的可美了,剛還吃了兩個大雞腿,兩個雞蛋,一盒米飯,四盤炒菜和一碗湯,你在家聽話,等戶外花開的時候,爸就回家了......”在與兒子的通話中,他不得不說了謊話。

他們還有一個習慣就是寫日記,記錄下工作的點點滴滴。翻開萬宇凱厚厚的日記本,能清晰地看到多處淚水踏溼的痕跡。

“2月15日,武漢。爹、媽:夜深了,想必你們都已入睡,來武漢已經一週了,這些話本應是剛到的時候就該說出來的,可是沒有勇氣,就寫出來吧...自古“忠孝不能兩全”,此生不孝子無法彌補二老對我的付出...現在的武漢疫情是很厲害的,如遇不測,請二老悉數尊便,身後餘事全權交由哥及母代為操辦,保險、保單在晶姐那裡...”

“2月25日,武漢,陰。這幾天也有在工作中時常能聽到患者說我給我們社區、給政府聯繫,有的甚至把病歷中聯繫人直接寫上社區的負責人,又一次充分證實了黨在基層中的堡壘作用,這真的不是一句虛語、空話。能讓廣大百姓在如此大的疫情面前把自己的生命託付給政府的,我堅信,也只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府了,因為值得信賴。”

“2月27日,武漢,陰。這兩天艙內病人大批量出院,無新入院患者,這是一個好兆頭,預示著疫情正在得到有效地控制。501床、502床今日能出院了,看到她們開心的面容,打心裡為她們感到高興,同時也感謝他們在這段時間對我工作的協助,證明我的策略是正確的...”

“3.17日,武漢,晴。今天生日,此處省去一萬字!”

......

一本小小的日記本,裡面承載了萬宇凱所有的精神寄託。

【4】“我們回來了!”

56天既漫長又短暫。4月5日,萬宇凱戰隊,全隊累計工作149個班次,參與救治500餘人,中醫藥使用率100%,完成方艙醫院要求達到醫務人員“0”感染、收治患者“0”死亡、治癒患者“0”回頭、救治過程“0”投訴或事故的輝煌戰績,榮歸嵩縣。


嵩縣援鄂醫療隊長萬宇凱:千里馳援武漢戰“疫” 彰顯嵩縣擔當

當日上午10時許,載著英雄的大巴車終於過了收費站,40名交警列隊致敬,1輛警車開道、9臺警用摩托車護衛呈箭頭隊形排列,警笛長鳴,迎接英雄回家!

“我把9名同志一個不少的帶回來了,請組織檢閱!”萬宇凱堅定的報告,字字兌現著他去時對組織的承諾。


嵩縣援鄂醫療隊長萬宇凱:千里馳援武漢戰“疫” 彰顯嵩縣擔當

面對高呼英雄,為他們喝彩。萬宇凱卻說:“我們不是拿著生命去拼,只是拿著我們的勇氣在跟病魔戰鬥。回來的路上都是看到歡迎英雄回家,在我看來,我們都只是普通黨員、一般醫務工作者,盡責而已,獲此殊榮,謝謝大家了...”

一位醫務工作者就是一名“守護天使”,守護生命,給人希望,萬宇凱和他的同事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堅守著、執著著、奉獻著,所有的付出只為照亮冬日的寒夜,迎接春暖花開。


嵩縣援鄂醫療隊長萬宇凱:千里馳援武漢戰“疫” 彰顯嵩縣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