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曆朝歷代面積-宋朝經濟繁榮,但國土面積不足盛唐的1/5

一、夏(210萬平方公里,包括長江以北的湖北,河南,安徽,山東,河北,山西,京津和江蘇,陝西的一部分);

我國曆朝歷代面積-宋朝經濟繁榮,但國土面積不足盛唐的1/5

二、商(320萬平方公里,除上述土地外,還包括陝西江蘇的剩餘土地,遼寧,甘肅,湖南,浙江,重慶和四川的一部分);

我國曆朝歷代面積-宋朝經濟繁榮,但國土面積不足盛唐的1/5

三、周(340萬平方公里,基本與商差不多,在遼寧和重慶四川的範圍更大);

我國曆朝歷代面積-宋朝經濟繁榮,但國土面積不足盛唐的1/5

四、秦(大概360萬,包括了整個寧夏幷包括重慶全部和更大的幾乎整個四川的土地,東晉各諸侯國的國土總合與西周基本相同,是我國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只不過沒有維持多久,二世而亡。);

我國曆朝歷代面積-宋朝經濟繁榮,但國土面積不足盛唐的1/5

五、西漢( 西漢極盛時(公元2年)時期,疆域東並朝鮮、南據交趾、西逾蔥嶺、北抵大漠,國土面積達609萬平方公里。);

我國曆朝歷代面積-宋朝經濟繁榮,但國土面積不足盛唐的1/5

六、東漢(東漢後期出現嚴重縮水,失去了雲貴和內蒙的土地,新疆北部的土地也喪失殆盡,國土面積在公元140年有580萬平方公里左右領土。);

我國曆朝歷代面積-宋朝經濟繁榮,但國土面積不足盛唐的1/5

七、西晉(543萬平方公里,晉朝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分為西晉與東晉兩個時期,西晉為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王朝之一,東晉屬於六朝之一,兩晉共傳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我國曆朝歷代面積-宋朝經濟繁榮,但國土面積不足盛唐的1/5

八、隋(467萬平方公里(公元612年),突厥佔領了甘肅和寧夏相當大的土地,雲南和貴州也正走向獨立,長城以北全失,喪失了所有在越南和朝鮮的國土。結束了漢末長達三個半世紀的戰亂,隋文帝功不可沒。);

我國曆朝歷代面積-宋朝經濟繁榮,但國土面積不足盛唐的1/5

九、唐(1237萬平方公里 (龍朔年間),公元668年, 滅高麗後,唐版圖臻於極盛,首次將漠北地區和東北地區納入中原王朝版圖。吐蕃興起於七世紀初,據青藏高原一帶,連年與唐爭衡。 唐之西南為濮子、金齒等部。東北松花江、黑龍江流域為靺鞨、室韋諸部。);

我國曆朝歷代面積-宋朝經濟繁榮,但國土面積不足盛唐的1/5

十、北宋(280萬平方公里 (1111年),除遼、宋、夏三國之外,其時雲南為大理國,青藏為吐蕃諸部及黃頭回紇,西域為西州回鶻及黑汗王朝,遼之北則為斡朗改和轄戛斯。與現在中國比沒有新疆,甘肅,寧夏,內蒙,整個東北三省,青海和西藏,雲貴和臺灣。);

我國曆朝歷代面積-宋朝經濟繁榮,但國土面積不足盛唐的1/5

十一、南宋(約200萬平方公里 (1141年),南宋的疆域北至淮水,經唐(今河南唐河)、鄧(今河南鄧縣東)二州至秦嶺大散關(今陝西寶雞西南)一線與金為界,西南與越南接界。);

我國曆朝歷代面積-宋朝經濟繁榮,但國土面積不足盛唐的1/5

十二、元(1372萬平方公里 (1330年),根據《中國歷史地圖集》的記載,漢地、漠南、漠北、東北(包括外東北和庫頁島)、新疆東部(元初據有塔里木盆地西抵蔥嶺)、青藏高原、澎湖群島、濟州島及南海諸島皆在元朝統治範圍內。自滅南宋後雖然多次對日本、緬甸、安南、爪哇等國有所衝突,然而疆域大體趨於穩定。1310年元武宗時期,元朝與察合臺汗國瓜分窩闊臺汗國,元朝取得窩闊臺汗國的漠西領土,國土面積達1372萬平方公里。元朝首次將青藏高原納入中原王朝版圖。)

我國曆朝歷代面積-宋朝經濟繁榮,但國土面積不足盛唐的1/5

十三、明(約997萬平方公里 (永樂年間),《明史·志第十六》:“計明初封略,東起朝鮮,西據吐蕃,南包安南,北距大磧,東西一萬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萬零九百四里。自成祖棄大寧,徙東勝,宣宗遷開平於獨石,世宗時復棄哈密、河套,則東起遼海,西至嘉峪,南至瓊、崖,北抵雲、朔,東西萬餘里,南北萬里。其聲教所訖,歲時納贄,而非命吏置籍,侯尉羈屬者,不在此數。嗚呼盛矣!);

我國曆朝歷代面積-宋朝經濟繁榮,但國土面積不足盛唐的1/5


十四、清(1316萬平方公里 (1820年),整個中國和外蒙和俄羅斯及中亞的一些土地,論大小算是中國各朝代第二,清朝前期面積也超過了1400萬平方公里,簽定<尼布楚條約>就讓給沙俄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康熙皇帝第一次把蒙古、新疆、西藏、臺灣以及雅克薩問題都解決了。但是,近代又被沙俄割佔了160多萬平方公里。);

我國曆朝歷代面積-宋朝經濟繁榮,但國土面積不足盛唐的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