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我是不是永遠沒法讓你們滿意?” 那我去死好了

1.

別人為什麼就打你?你為什麼不想想自己的問題?
為什麼你什麼事情都不願意和我說啊!
爸爸媽媽是為了你好
怎麼天天就知道玩遊戲,把你養這麼大,不如養條狗!

像這樣的話語,不知有人可否感同身受,也不知有多少父母對自己孩子說出這樣傷人的言論

但清楚的就是,父母的言語辱罵的確可以親手殺死自己的孩子

2019年4月17日晚上10點,一名17歲少年跳橋自殺。因為在校與同學發生衝突,被母親批評。他沒有一絲猶豫,直接選擇跳橋自殺

“爸媽,我是不是永遠沒法讓你們滿意?” 那我去死好了

“爸媽,我是不是永遠沒法讓你們滿意?” 那我去死好了

有人評論這個孩子抗壓能力太弱,受不了一點點打擊,被說幾句就自殺了

“爸媽,我是不是永遠沒法讓你們滿意?” 那我去死好了

“爸媽,我是不是永遠沒法讓你們滿意?” 那我去死好了

抖音的XX們,你給我閉嘴!

站在道德制高點去評價死者,這太愚昧無知了

什麼叫不想死,只是想嚇嚇母親?什麼叫承受不了一點點打擊?你就看見這個孩子被罵後就自殺,為什麼不想想他之前是經歷了多少次母親對他的辱罵諷刺

“爸媽,我是不是永遠沒法讓你們滿意?” 那我去死好了

這位母親能在批評孩子時,直接在大街中間隨意停車,絲毫不考慮其他車輛。我不去評價這母親的素質到底是有多低下,因為這樣停車已經算違法了,就這種素質的家長,能教育好自己孩子?!

我看視頻時,看見了那個孩子,僅僅10秒鐘,開車門,往前猛跑,往橋下跳,結束生命,沒有一點拖泥帶水

他才17歲啊!是有多大的絕望才會讓他不怕死,不怕疼痛,毅然決然的去赴死。或許死亡對他來說不是結束,而是解脫

壓死駱駝的,往往不是因為最後一根稻草,而是之前的每一根

“爸媽,我是不是永遠沒法讓你們滿意?” 那我去死好了

2.

無獨有偶,泰國也曾發生過一起類似案件

“爸媽,我是不是永遠沒法讓你們滿意?” 那我去死好了

父子之間發生爭吵,父親把手槍上膛,放在桌上對著兒子怒罵:“有種你就死給我看!”

兒子毫不猶豫拿起手槍,對準自己的太陽穴,槍響過後,當場死亡。在孩子開槍後,這位父親還以為兒子是在嚇他,過去直接扇了兒子一耳光,發現自己兒子真的死了

10秒不到,一條年輕的生命逝去,最終只剩下父親當場暈厥和無盡的後悔

如果當時不把手槍放桌上,或許你的孩子就不會死了,悔不當初又有什麼用呢?

這樣自殺的例子數不勝數,太多了。一時衝動的辱罵,帶來的只有無盡的悔恨與自責

3.


但更讓人心涼的或許是某些人的言論吧

“社會壓力這麼大,家長哪有時間陪孩子!”
“這種小孩不要也罷,長痛不如短痛”
“真是矯情,罵幾句就自殺了?沒用的東西”

可是,自殺群體背後的真正原因,恐怕不止是被批評了幾句那麼簡單

分享一下心理學家科胡特一句話:“一個功能良好的心理結構,最重要的來源是父母的人格。”

我可以理解父母的衝動。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父母也是第一次當父母,他們也是人,他們也有情緒,忍不住時是會對孩子進行批評

我當然也反對父母無條件滿足孩子的需求,溺愛他們也是會毀了他們的。最好是把愛與罰融合一起,最起碼你需要讓孩子知道,如果受了委屈,是可以找父母求助的,家是他們最大的港灣

可問題是,他們沒覺得父母愛他們,他們活在暗無天日的家庭環境中,每天處在擔心受怕的情緒下,生怕做錯任何事情就會換來辱罵

你放任孩子身處黑暗中,讓ta一個人摸索出口,如果選錯了,你就對他進行辱罵毆打

生活在這樣環境下的孩子,您,又有什麼資格去批評他們矯情呢?他們心智被扭曲成這樣,做出自殺又有什麼錯?不都是你親手逼的!

“爸媽,我是不是永遠沒法讓你們滿意?” 那我去死好了

一位女博士,學識淵博的人,本該是一個非常理性的人才對。卻因為母親的一句話,轉身跳下陽臺,自殺身亡

女兒:我是不是永遠沒法讓你滿意?
母親:難道你認為你做的夠好嗎?

既然我永遠無法讓你滿意,那我就去死好了

這樣難道不可悲嗎?父母的言語對孩子的傷害其實是巨大的

當然了,你可以哭著說自己養育了孩子這麼多年,孩子居然自殺,是個不孝的人

可你需要明白,你的孩子或許只是個平淡無奇的人,做不到什麼大成就,但你依然繼續愛著孩子,這叫養育之恩,無以為報

但如果你對ta充滿期待,當ta達不到你的要求時,你就對ta進行辱罵毆打,這不叫恩情

這叫投資

4.死亡是終結?還是解脫?

或許對於一部分人來說,死亡等同於要與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告別或許對於一部分人來說,死亡等同於可以逃離這個世界的痛苦折磨

有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我寫這篇文章,無心也無力去改變上一代父母的想法,可能我在寫這篇文章時,這些事情正在悄然發生中

只是由衷希望,當我們這代人成為父母時,對自己的孩子多些理解吧

那些身處在溫室裡的花朵,也不要站在道德制高點去批判自殺的孩子他們的對與錯

或許是他們對死亡這個概念過於模糊,或許是真的對父母徹底失望,導致那一瞬間,所有委屈噴湧而出

或許自殺是錯誤的,但我還是認為,他們不是承受不了打擊,不是矯情,只是太多無奈與委屈,讓他們做出了自殺的決定

最起碼在最後一刻他們做的也只是傷害自己的事情,也沒有選擇報復父母

或許還是對親情這個東西,抱有期待吧

不過這個教訓足夠懲罰那些父母一輩子了(苦笑)

年輕的生命已經逝去了,也請對他們留點口德吧,每個人的承受能力和經歷都是不同的。以自我為中心去批判他們的對錯,其實挺不公平的

不是嗎?

“爸媽,我是不是永遠沒法讓你們滿意?” 那我去死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