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穫布朗、JHU等10個名校offer,硬件平平的我是如何突破的?

以下內容整理自畢達第201期分享會


學生背景

H師兄

中山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錄取:

● 布朗大學,ScM in Electrical Sciences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MSE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西北大學,M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萊斯大學,Master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塔夫茨大學,M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MS in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 波士頓大學,MS in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 凱斯西儲大學,M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倫斯勒理工大學,M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羅格斯大學,MS in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分享實錄

1.如何選校


H師兄:我比較看重的首先是專業排名以及專業裡的強勢方向是什麼,其次是綜合排名(這個對於以後回國工作或者在國外找工作其實都是非常有利的);

建議是不要盲目地崇拜綜合排名,一定要考慮那個學校的EE是不是足夠強勢以及他們的EE專業的強勢方向是什麼,例如說有的學校在傳統的集成電路比較強,有的是長於光電子學,有的可能智能機器人和信號處理比較厲害,這些一定要了解清楚,不然會很影響以後的研究方向以及讀博以及就業的方向。


2.如何備考


H師兄:我的規劃做得不是特別好,兩個考試的成績是在大四上學期才考出來的,比較緊張。總體來說,我全力衝刺考試是從大三下學期開始的,最後在2019年9月份考出了成績,然後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在十月底考出了託福成績。我其實對自己的語言備考是不太滿意的,最後分數也沒有刷上去。


當時我在畢達的老師一直叫我再刷高一些,一是因為我比較懶,再者是因為當時確實有點晚了,我還要花時間寫文書素材等東西,最後也沒刷太高,現在的分數只是一個標準線。所以備考經驗方面我建議大家一定要早早開始準備考試,不要把考試都堆在大三下,早早決定大二就可以開始備考了


備考G的話我推薦考滿分的網課,可以兩個人一起拼課,一個人才2000來塊錢。備考T的話,我建議可以針對專項進行提升。


3.如何提升軟背景


H師兄申請EE最重要的是科研。這個主要是要趁早明確自己的興趣方向,然後參與到學校老師的課題組中去,並且沉下心來一直堅持。剛開始的一年肯定是出於知識積累的過程,經過一年甚至兩年的鍛鍊才有機會進行一定程度的獨立科研。我在大二就跟著我學院的教授進行課題科研,一直呆到現在,跟導師建立了良好的關係,中間也能跟著課題組的師兄一起發了一篇論文。


4.文書寫作經驗


H師兄:文書蠻重要的。文書起到的作用是讓對方學校完全的認識你,好的文書可能不能給你帶來質變,但是差的文書肯定是會給申請帶來負面影響的。在這裡我要感謝我在畢達的老師,王玉瓊老師,她在這方面給予了我極大的幫助,我十分感謝她。


簡歷主要就是簡明扼要,要清晰而完整地呈現你自己的各項背景。推薦信一般是由老師那邊寫的,具體建議的話,最好就是能跟個人的科研或者實習經歷結合起來,找自己科研或實習上的指導老師幫忙寫推薦信,相互映襯可以提高可信度。


個人陳述最主要的是突出重點,在簡歷的基礎上詳細展開自己的科研經歷,但是千萬不能字數過多,用語也要儘量簡便。這個的具體要求和寫法建議還是諮詢一下中介或者有經驗的人,不要自己亂寫。


5.疫情之下如何應對


H師兄:目前來說,很多學校都有政策出臺,可以上網課甚至是明年春季再入學。我覺得這是可以接受的。我相信今年過後美國的疫情應該會有所好轉。所以暫時我倒不太擔心自己的安全問題。如果今年秋季開不了學的話,我可能會選擇明年春季入學。


6.是否要找機構


H師兄:這個因人而異吧。如果自己是或身邊有英語寫作很好而且熟悉申請流程的人,想要DIY也行,但是如果不是的話,還是建議找個中介,因為中介這方面的經驗確實更充足。選擇畢達主要是師兄的推薦。我跟畢達合作很愉快,十分感謝我在畢達的老師王玉瓊老師,她給予了我很大的幫助,平時耐心給我答疑解惑,提出建議;申請季的時候,從簡歷到文書再到網申,她都很用心地幫助我完成


以下是H師兄的服務老師王老師的分享:


7.美國Top30大學EE、ECE選校難度解析


王老師:選校是申請中的重要一環,如何選到合適的學校的前提是要先了解各個學校的申請難度,而申請難度一般都跟學校的綜合排名、專業排名、項目課程質量和資源、各個領域的強項、招生人數、地理位置等因素相關。


美國top30裡面,難度最高的學校無疑有Harvard、Stanford、MIT、UCB、Caltech、Umich、Georgia Tech、CMU、Cornell等,這些學校都是EE領域的頂級學校,申請者除了要有優異的成績,還需要具備十分優秀的科研背景,並且每年錄取的人數都相對較少尤其Harvard、Stanford、MIT、UCB、Caltech。


或許會有人疑惑像Umich、Georgia Tech僅排在美國的27和29,為什麼難度這麼高?這和它們的專業實力有很大的關係,美國EE的申請不能光光看綜合排名來判斷申請難度的,很多學校都是實力大於排名,像top30之後的UIUC、UT Austin、Purdue都是眾所周知的EE強校,專業實力非常強,申請難度也是居高不下。


不過很多同學留學完很多可能最後還是回到國內,國內的就業還是挺看重學校的知名度的(也就是綜合排名),所以大部分同學還是熱衷申請top30的學校。那相對以上這些高難度的學校,有哪些學校適合中高端條件的申請者呢。


如果成績還不錯,也有一定的科研背景,可以考慮哥大、Upenn、西北、南加大、Duke、JHU、Rice、Vandy、brown、WUSTL等學校。相對以上高冷的學校,這些學校就好友很多了~~當然也要注意,這些學校並不是同一個難度,也有門檻高和低的,像哥大、Upenn就相對比其他的難,其他的也有難度區分。但每年的申請難度都是說不定的,從20fall的錄取案例來看是比往年要容易錄一些的,另外申請是否成功也有一點運氣的成分在裡面,所以條件還不錯的、想申排名高一些學校的同學不妨考慮這些哦~~


再次就是還有一些中低端條件的學生也想嘗試top30,也是有學校可以選的,比如NYU(Tandon學院)、Tufts、Rochester,都是條件較一般但想進top30的同學的很好的備選學校。有人會說這些學校的EE專業實力不咋樣呀。


確實,它們的專業排名都比較低,比不上前面兩檔的學校,但作為top30裡的學校也挺熱門的。而且據在讀學生的反饋,首先這些學校的課業壓力不會太大,但課程質量也不水,不像高端學校的課程壓力那麼大而喘不過氣(像Umich的課程壓力就不是一般的大,基本沒有假期,因為假期要刷題,平時上課是不會有時間刷題的,每天的日程都是滿滿的,半夜兩三點圖書館都還會是滿的。);其次,這些學校也有水準很高的學生,只是他們平常比較低調,會讓其他人覺得好像周圍的同學都是平平的水平。


8.H同學的錄取關鍵


王老師:H同學的GPA雖然不高,但也接近3.5了(按4分制),並且TOEFL也有100以上,GRE也有320,這些硬性條件是過關的。當時他考TOEFL和GRE的時候也遇到過瓶頸,考了多次分數都不理想,最但終堅持了下來,衝上了100和320。因此,其它師弟師妹如果GPA不是很高的話(並且提高也不是很大希望的話),不能放棄TOEFL和GRE呢,要通過這兩個分數的刷高來增強背景。


另外,美國EE的錄取也不僅看硬性分數,也會考慮個人的綜合實力,包括研究背景(實習中或者學校裡的研究經歷、論文),文書(PS、CV、RL、essay等)。H同學除了有一定的研究背景,還很有幸和他們老師一起發表了論文,這給他的申請也加了分的。因為對於大部分本科生來說很少有機會能夠發表論文,如果你發表了,在簡歷裡添了一筆,是會讓招生官另眼相看的。


但其它的學弟學妹們也不要盯著論文想著自己也一定要發表,因為發表論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從實驗研究、撰寫論文、定稿、投稿、返稿修改(還可能返多次)、期刊接受、正式發表,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


如果你現在是大三下,今年下半年要申請了,才著手準備做實驗撰寫論文,基本上是來不及的,因此不建議花費時間在這上面,而應該要著重這學期的課程,保持或提高GPA,以及備考GT。


但如果你才大一或者大二,還有時間,則可以去抱老師大腿,看有沒有可以跟的研究項目,一則積累研究經歷,二則有可能的話跟老師一起發表論文。期間也要跟老師搞好關係,以後面找他當推薦人~~感覺推薦人們一年比一年嚴格了呢,不像以前那麼容易答應當推薦人了。


9.美國理工科讀研的優勢


王老師:美國的留學費用一般比其他地方要高,而且EE很多學校都是2年的,2年的花費則更高。但很多攻讀EE碩士的大部分都想去美國(除非GT分數考不出,轉申英國或者香港),主要是因為在美國讀研確實可以收穫很多。


首先,美國的EE項目通常是授課+研究的設定,課程涵蓋比較廣選課也很靈活,還有機會進組做研究。而英國香港的EE碩士基本都是1年短暫的時間,課程少而且很固定,基本沒有機會進組做研究,雖說有的項目也有final project但比起在美國院校有比較多機會做研究還是差得遠。


其次,從我們往年申請EE的學生來看,他們不僅僅想深入就讀EE,更想多學一些比如CS、data science的知識,這樣就業面更廣,而美國院校靈活的課程是可以有機會多學這方面的知識的。


再次,一些同學可能還是想著有機會的話,先在國外實習/工作一段時間再回國,那美國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讀EE的學生可以申請OPT(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專業實習,是F1學生簽證畢業後的實習期,通常是1年)。當然,在美國當地找實習/工作確實不容易,但學校基本上會提供蠻多資源的,而且要看自己的努力,很多去了top30的學生一開學就開始了各種刷題,毫不懈怠,那你不努力的話,筆試面試很難競爭得過別人。


最後,有些同學有繼續讀博的想法,那在美國讀研是一個很合適的過程。這要回到第一條,就是美國EE項目通常是授課+研究的設定,有機會做研究,有機會進組(也要看自己努力)積累經驗。博士的申請是非常看重研究經歷和論文的。如果是英國或者香港的1年碩士,則很少有機會去積累研究經歷和論文為博士的申請鋪下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