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美的地貌,被稱為地平面下的藝術,歷經千萬年的世界奇觀

中華大地,不乏神奇的景觀。

從張家界的世界奇觀——天門洞,到“地球最美的裂縫”——恩施雲龍地縫……似乎上天入地,可都見證歲月中的這時間的龐大和壯觀。

在重慶東南部的武隆,位於烏江下游,武陵山和大婁山峽谷地帶。這裡的地質構造實屬特別,其雛形由燕山期第二幕形成,屬新華夏構造體系和南北徑向構造體系,川黔南北構造帶……這些專業的術語實在難懂,籠統來講,無非是,在時間的親睞下,地殼運動、侵蝕等等眾多的作用下,終是在許多許多年之後形成了我們所見到的武隆——崇山峻嶺,崗巒陡險,溝谷縱橫。

如此,“喀斯特地貌”這個詞彙,便騰空出世。

中國最美的地貌,被稱為地平面下的藝術,歷經千萬年的世界奇觀


中國最美的地貌,被稱為地平面下的藝術,歷經千萬年的世界奇觀


中國最美的地貌,被稱為地平面下的藝術,歷經千萬年的世界奇觀

喀斯特地貌,中國五大造型地貌之一

喀斯特地貌,又稱為岩溶地貌。是地下水與地表水對可溶性岩石溶蝕與沉澱,侵蝕與沉積,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積等作用形成的地貌,為中國五大造型地貌之一。喀斯特地貌在中國分佈最廣,其集中分佈於桂、黔、滇等省區,川、渝、湘、晉、甘、藏等省區部分地區。

地貌、地貌,對於外行人而言,首先因為它的“樣貌”才會產生濃郁的興趣。它的名氣之大,似乎也印證了“中國南方喀斯特地貌”的卻是有著驚人的“樣貌”的。

無論是藏匿於地下,無論是突然出現的洞口,無論是懸下來的瀑布……這些無非都是“中國南方喀斯特”的玩伴模樣中的一種。走近它,渺少的自己似乎一瞬間便可知,時間這個東西真的是偉大的,讓平凡變成無與倫比的“壯觀”。

中國最美的地貌,被稱為地平面下的藝術,歷經千萬年的世界奇觀


中國最美的地貌,被稱為地平面下的藝術,歷經千萬年的世界奇觀


中國最美的地貌,被稱為地平面下的藝術,歷經千萬年的世界奇觀


中國最美的地貌,被稱為地平面下的藝術,歷經千萬年的世界奇觀

地平面下的藝術,天坑中的神來之筆

重慶武隆,天生三橋。

中國南方喀斯特地貌的代表,位於重慶市的武隆區城區東北20千米處,是全國罕見的地質奇觀生態型旅遊區。無論是航拍、俯視亦或仰視,你都會發現它不同角度的美麗,與其它熟知的喀斯特地貌相比,重慶武隆這裡更是地平面下的藝術,它們藏匿於地下,謙遜內斂而不失遒勁豪壯。

重慶武隆“天生三橋”是世界規模最大、最高的串珠式天生橋群。三座平均高度300米以上的天然石拱橋呈縱向排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成,其規模宏大、氣勢磅礴,在不足1.2千米的範圍內平行橫跨在羊水河峽谷之上,將兩岸山體連在一起。三座天然石拱橋之間有青龍天坑、神鷹天坑兩個天坑,形成了“三礄夾兩坑”的世界奇特景觀。

走近景區內,可謂林木清秀,蒼翠欲滴,更有飛泉流瀑遍佈其間,就是這樣隱秘於天地間的一處,竟也通通包容了山、水、泉、峽、峰、瀑等等眾多景色,它們各自成趣、卻又相互映照。灌木叢生,覆蓋三橋,歷經千年的滄桑感更顯濃郁。

中國最美的地貌,被稱為地平面下的藝術,歷經千萬年的世界奇觀


中國最美的地貌,被稱為地平面下的藝術,歷經千萬年的世界奇觀


中國最美的地貌,被稱為地平面下的藝術,歷經千萬年的世界奇觀

電影的取景地,喀斯特地貌的神奇之處

“天生三橋”,以山、水、瀑、峽、橋共同構成一幅完美的自然山水畫卷,即使不算詩情畫意的人走在其中也會沉醉一番。區內遊覽路線從崖壁到谷底共5千米,以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天生三座規模龐大,氣勢磅礴的石拱橋稱奇於世。

景區內的天坑一橋,也就是天龍橋, 橋高200米,跨度300米,因其位居第一,頂天立地之勢而得名。天坑一橋橋中有洞,洞中生洞,洞如迷宮,即壯觀又神奇;青龍橋即天坑二橋,是垂直高差最大一座天生橋。橋高350米,寬150米,跨度 400米,夕陽西下,霞光萬道,忽明忽暗,似一條真龍直上青天,故名青龍橋;黑龍橋即天坑三橋,橋孔深黑暗,橋洞頂部岩石如一條黑龍藏身於此,令人膽戰心驚。

這天坑,神奇的地質構造,也有眾多電影前來取景,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和《變形金剛4》都曾來此。縱觀三座天生橋,均以“龍”命名,這不僅形象地說明了三橋壯闊的體態與宏偉的氣勢,也表現出人類對於自然的崇拜與敬畏。

中國最美的地貌,被稱為地平面下的藝術,歷經千萬年的世界奇觀


中國最美的地貌,被稱為地平面下的藝術,歷經千萬年的世界奇觀


中國最美的地貌,被稱為地平面下的藝術,歷經千萬年的世界奇觀

水滴可穿石。

這天生三橋,該是多少個日日夜夜的累積,才會有今日的奇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