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講講自己的人生故事嗎?

Model控


你準備如何講述自己的人生故事?

我相信有過面試經歷的人,都為這樣一件事絞盡腦汁過:怎麼把自己的人生經歷給說圓了?哪些事就不該講出來,哪些事要一筆帶過,哪些事要大講特講。總之,講出來的東西既要顯得自己思路清晰又得能不露聲色地告訴對方,我很優秀,我就是你們公司要找的人。

這就是如何講述自己人生故事的過程。

不過在面試的過程中,我們怎麼講自己的人生故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面試的崗位需要我們具備什麼樣資質。事實上,我們面對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場合,對自己人生故事的敘述往往都是不同的。

比如在戀愛中,我們可能這麼敘述到:

你看,講故事的五個要點,何時、何地、何人、何事、何故,一應俱全。

你或許會問,人為什麼需要故事呢?

事實上,我們的人生是由一系列雜亂無章的事件和千絲萬縷的頭緒所構成的。然而這些東西堆積在一起並不構成一個完整的敘述,就像一堆散亂的磚塊並不構成一幢房子一樣。但故事就不一樣,它有取捨,有清晰的脈絡。

有取捨就有重點,就好比當你看到一個姑娘的時候,想必也看到了天空、大地,還有周圍的景色,姑娘穿的衣服,她的鞋子,甚至你還能體會到自己的呼吸並在意起自己的裝扮等等,但是這些都是細枝末節,所以在講故事時都可以將其直接省略,只留下和你目的有關的,最重要同樣也是最美的一面——撐著油紙傘的丁香姑娘,獨自走在悠長的小徑上。

脈絡的意義就在於將雜亂無章的情節給串成一條線,這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敘述,它可以表達你的觀念態度、所思所想,也可以被記憶和轉述。於是,上面故事中男女的那一次相逢就有了超越時間和空間的意義,而這樣一種超時空的存在,足以讓經歷者在以後漫長的歲月中,不斷追憶。

與其說我們需要故事,莫如說,我們需要意義,需要一種能穿越時空為我們賦予價值並幫助我們抵禦人生無盡空虛的意義。

事先聲明一點,我們今天不是來具體講故事的,側重點更不是在講愛情故事、職場故事和家庭故事,我只想和你一起做一個有關敘述人生故事的思想實驗。這個思想實驗不難,但卻極具啟發意義,甚至我自己就是靠著它抵禦了一個又一個無眠的夜晚。

先和你交代一下這個思想實驗的基本背景:

古人的平均壽命不長,一般浮動在40~50歲之間,因此關羽在三四十歲的時候就自稱老夫。人生七十古來稀,因為大多數人活不長,故而對人生的規劃想象到成家立業就基本結束。等到上一輩幫扶自己孩子成家立業後,他這一生也快走到頭了。

活四五十年,自然有活四五十年的規劃和想象。那麼假如我們活的時間長度增加一倍,活個八九十歲呢?那時我們的人生該如何規劃和想象呢?

而這件事還真就擺在我們面前,目前我們國家平均壽命已經超過七十歲了,像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已經超過八十歲,且女性普遍比男性高出三到四歲。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有想過或打算嗎?如果沒有,那我們不防現在就來共同想象一下:

這意味著什麼呢?

這意味著,我們的人生才剛剛過了一半,我們正處於年富力強的中年,我們後面還有大把從未想象的處女時間。

去跳廣場舞?

跳50年?那廣場估計都得跳出個窟窿。

不行,我覺得咱們得要有點高級的追求。比如:

1、要不先離婚吧,畢竟當初嫁人也是一時糊塗。以前總覺得,“就這麼著吧,湊合著過吧,忍一忍就算了……”,那是沒辦法。反正等孩子長大成人了,我們也就差不多快要報銷結束了。可現在即使孩子長大了,我的人生才過半,這麼長的時間怎麼忍?我要不先下手,估計他還按捺不住了呢。

2、要不再談個戀愛吧。對了,這次我戀愛結婚,得要跟著自己的感覺走。而且我也未必要結婚,兩個人在一起時的感覺和互相支持最重要。為此,我要好好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個人素質和魅力,還得要經常鍛鍊健身。

3、要不上個大學吧,當年結婚早,學業荒廢了不少。而且因為要急著掙錢,學的是熱門專業,可現在就是不缺時間,所以我想根據自己的興趣喜好來學習。

4、要不創個業吧,這樣有可能在現實世界裡成就一番小小的事業。畢竟現在人脈、資源還有自己的閱歷各方面積累的都比較足。

5、要不出去走走,好好看看這個世界?

6、對了,我還得好好和自己的孩子交朋友,等他30歲的時候,我55歲,我們之間不應該有代溝的,可能要創業還得拉著他一起幹。

7、我突然想起來了,我年輕時,就是太趕了。總覺得“再不如何如何,就來不及了”,其實看到後面有這麼多時間,當初就不該像投胎似的過日子,錯失了太多生命中的美好。不行,早年間把孩子逼的也太狠了,現在我得和他道歉,我希望他不要像我那樣鼠目寸光,而是應該用一百年為時間週期考慮他自己的人生規劃。重要的不是起步的晚和慢,而是看接下來持續時間有多長,所以孩子喜歡而且能堅持最重要。

……

以上是我做的一些合理的推測和想象,但我覺得它無比真實。因為如果你接受你的生命能達到80歲甚至90、100歲的話,那麼這些還真就是你接下來人生中需要為自己考慮和打算的。

請你一定要記住,我們之前的人生規劃一般只規劃到了30歲,學習、工作、結婚、生子,而後面的人生幾乎一片空白。空蕩蕩的人生,倘若沒有規劃和安排你知道會發生什麼嗎?

我以農村老人為例,這些人是抑鬱症患者的高發人群,也是自殺率最高的人群。我想,你應該知道我在說什麼。因為他們的人生目標只放在了生兒育女上,可是等他們的人生目標完成後,人生接下來的意義何在呢?沒了。而且因為他們從事的大多數是體力勞動,可年老後,體力勞動也做不利索了。你覺得這樣的人,活著還有什麼價值呢?一個失去人生目標和存在價值的人,就像是一所在大海中毫無目的飄蕩的船隻,遇到風暴就可能是滅頂之禍。

我們今天的主題是,你準備怎麼講述自己的人生故事。我希望你能把考慮自身問題的視野展開,像我們這些正當盛年的人,我們為了自己當下的一點小事煩惱困惑,值得嗎?無論是情感障礙還是婚姻危機,放在未來50多年的時間內進行考量,我想你應該能看的清。

在今天這樣一個接近百歲人生的場景中,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被重新界定;所有的計劃和安排都要推倒重做。以前,結婚是一個人真正的成人禮。只有結了婚的人,才能被社會所真正承認,我們也才覺得這個人成熟了,靠譜了。可是現在呢,結婚應該是年輕人先把自己的人生打理好,想好,才應該考慮的事。畢竟,諸如人生道路,理想伴侶什麼都沒弄明白,結什麼婚呢?貿貿然試水,誰也沒有把握和另外一個人共度70年的婚姻時光(我以一個人30歲結婚,100歲去世算的)。

是的,50年叫“金婚”,60年叫“磚石婚”,70年乃至更長時間的婚姻,我們連名字都沒有……

另外,時間尺度一拉大,你想做的很多事情全都變了。之前你不是一直覺得時間不夠嗎?你總是什麼都想做,但卻很少有認真堅持下來的,總是在不斷焦慮,反而做事效率極低。現在好了,你大可以重新規劃。把做每件事的時間放的更寬裕一些,你可以更加聚焦一些,在一段時間內,只一心一意地做好一件事,把它做成。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真正高效做事的方式是少做事,重要的不是你開了多少頭,而是你結了多少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