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雖有波折,但仍向前

我們應該怎麼閱讀歷史書呢?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百家爭鳴,各有所得。但這兒有一種獨特的閱讀方法,首先,應該對本國的歷史知識有一種去探究的熱愛,否則不能算是有知識的國民。再次,對本國的歷史,要有一種“溫情與敬意”。複次,在這種溫情與敬意之下,才能具有文化自信,不會對本國曆史抱有粗暴的虛無主義。最後,只有這樣讀書,整個國家的歷史文化發展才有希望。那麼,就讓我們懷著對本國曆史的“溫情與敬意”,一起來看看中國史吧。

一、封建帝國的創立建立起統一的帝國政府,再到東漢毀滅之後的長期分裂

三皇五帝的舊傳說,在錢穆先生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經歷晚清和民國之間數十年來的考古工作,人們逐漸認識到了中華民族的先祖應當在舊石器時期就開始在黃土高原上活躍,並建立了初步的部落文明。在使用更精緻的磨製石器的新石器時期,中國文化的活動範圍有所擴大,按錢穆先生的觀點,主要活躍於“東至太行山脈,南到秦嶺山脈,東南到河南西北,西北至河套地區”的範圍內。總的來講,中華文明是生長於西北,逐步向東南擴展的。

以通史體例看中國史|生生不息,雖有波折,但仍向前

在堯舜的時代,中華文明還沒有統一的國家,只是部落聯盟推舉酋長作為共主。堯舜就是這樣的盟長。而夏禹之後,把君位傳給夏啟,也進入了君位世襲的時代,有了國家的大概規模。夏代持續了四五百年,主要大事是征討南方的苗族。爾後,建都於黃河下游的殷商取代了夏,根據殷墟甲骨來看,商代的活動範圍要比夏代大得多,而且他們的耕作、牧畜、建造技術,都比夏代要強。商代最重要的變化,便是出現了類似於諸侯國與中央之間的共主關係,後來滅掉商的周,當年就是商的臣子之國。

起於西北高原的周人,經歷千辛萬苦,終於滅掉了強大的商王朝,更大地擴展了他們的統治範圍,把黃河的“東西兩部更緊密地綰合起來”,並創建了封建政體。周的上位,是靠了許多諸侯國的幫助,並且還有商的遺老遺少作祟,因此周王朝必須與這些政治勢力分享權力。周王朝便大封諸侯,經歷多次調整,天下終於建立起數百個小型的邦國,星羅棋佈地分散在周王室所居的帝都四周,既是起到保衛作用,也能夠削弱過分強大的邦國。在西周滅亡以後後,各邦國紛爭不休,倡導尊王攘夷的霸政開始登臺,春秋時代先後出現五位霸主。而在戰國時代,各國的變法你追我趕,封建貴族漸漸沒落,更具活力的商賈和軍事階層大大興起,在此過程中,秦國從一個落後的西方蠻夷之國,成長為了強大的新興軍事帝國,隨著統一戰爭的深入,經歷近百年之久的征伐,諸侯終於紛紛西來,誕生於西北的秦帝國,再一次證明了西北必克東南的歷史邏輯。

秦王朝雖短,但我認為,它幹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首先是並六國,奠定了中國的版圖基礎。其次是糅合了民族差異,從華夷雜處,發展到車同軌書同文的統一社會。再次,是秦帝國建立了適合中央集權帝國的政治制度,周王朝的封建制度崩潰,為郡縣制所取代。最後,是秦帝國奠定了中國的學術思想,包括現實主義和平等觀念。但是,秦帝國未能正確處理好貴族與平民之間的矛盾,導致舊貴族和平民都站起來反對它,在秦末的紛亂中,漢代的平民政府建立起來,它繼續了秦朝大一統帝國的血統。

以通史體例看中國史|生生不息,雖有波折,但仍向前

漢代進一步推行郡縣制,實行全民皆兵制,由政府控制鹽鐵行業,推行儒家思想為內核的文治政策,這些舉措讓西漢出現了空前的強大局面,在塞外連續擊破匈奴,長達數十年之久,到漢宣帝之時,漢初的強敵匈奴終於表示屈服。我認為,東漢的國力與形勢雖然也強,但總體要弱於西漢,原因是東漢在對外政策上多持“偏枯、靜、退守”的態度,在對西羌的戰爭中,東漢連吃敗仗,損失嚴重,後來,正是來自西羌的董卓的涼州兵和東漢內部的黃巾軍大起義,葬送了東漢王朝。

要提到的是,東漢王朝末期,不管是鎮壓黃巾軍起義的高級將領,還是割據一方的梟雄,幾乎都是名士出身,正統的世家大族,在他們的行列中間沒有一個土包子。這似乎把漢初的平民政府翻了個個兒,又回到士族統治的老路子上面來了。西晉就是在這種局面之下建立起來的。但西晉的歷史非常短暫,統一不到十二年以後,朝政就亂了起來,這和貴族家庭的大規模腐化是分不開的。西晉從皇帝到高級官員,各個都是官二代官三代出身,很少嘗過民間疾苦,對實際事務並不瞭解,而是縱橫於一種玄學的清談之中。這種敗壞的政治風氣很快就讓西晉淪陷於外族之手。殘餘的西晉高官士族們便紛紛逃亡南方,在那兒建立了新政權,史稱“衣冠南渡”,他們建立的新政權,就叫東晉。東晉只佔據半壁江山,北方是五胡十六國這些外族的地盤,城頭變幻大王旗,各族殺得不可開交,長達一百多年。長期的分裂局面,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以通史體例看中國史|生生不息,雖有波折,但仍向前

從統一帝國到分裂,難道僅僅是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麼簡單嗎?並不是。這一時期的政治制度,一直都在協調兩對矛盾,一對是中央與地方之間的關係,一對是士族和庶族百姓之間的關係,秦漢時期舊的政治理論,早已廢棄不用,而新的門第士族,又無法支撐起重建一個統一政府的重擔,同時在南方優越而舒服的生活,早已消磨了士族們的鬥志。而在東南糜爛之時,就需要新風從大西北吹入,關隴軍事集團已經準備就緒,中原將在李唐王朝的面前發抖。

二、統一的盛運在唐代再次降臨,而歷經宋遼金的分裂局面後終於為蒙古所入主中原

隋朝從北方南伐擊破了割據小王朝陳朝,實現了統一,爾後隋朝一亂,李唐集團就亂中取勝,奪取了隋朝的天下。唐承隋制,在防止天下變亂上,特別留心。在中央,唐廷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度,以三省長官為宰相,相權一分為三,再由六部分掌政府各項職能,較之秦漢的政府,效率大有提升。在地方問題上,唐廷鑑於此前魏晉南北朝時期多年地方割據的教訓,做出了深刻的整頓。唐廷增加了州縣的數量,以分散地方權力,從此,“中央政務日繁,地方事權日輕”。

以通史體例看中國史|生生不息,雖有波折,但仍向前

另外,在財權上,唐廷建立了新的賦稅制度,包括租庸調製和兩稅法,大大地增加了政府收入,成功地保證實現了中央集權的局面。此外,科舉制度選拔出來的文官,要遠遠強於南北朝時期那些憑門第當官的不學無術之徒,這些久經訓練的行政官員,顯然是有助於維持唐廷的統治的,就這樣,大一統的帝國政府又回來了,儘管 唐一代有著安史之亂這樣一個不光彩的黑點,但也不能抹殺盛唐時期光輝的氣象。

唐代亡於藩鎮割據和內耗,而五代十國,則是唐廷各藩鎮的延續罷了,它們互相爭鬥,軍閥混戰,不免有數十年的亂風淒雨。宋朝艱難地實現了統一,卻是一個“貧弱的新中央”,宋代統治者鑑於此前唐末到五代數十年戰亂的教訓,深感裁撤兵權的必要,便想方設法打擊軍事集團,兵權財權,一概收歸中央。而此時的北方,連續出了遼金夏三個強敵,北方的敵人,擅長騎兵作戰,宋廷難以招架,只能一味送錢,指望破財免災。對外既然威勢不振,對內冗官冗兵都多,自然就還要鬧窮,終年鬧窮,鬧得難以支撐,宋廷雖然坐擁數百萬大軍,卻不堪一擊,新興的金朝一來,便擊破了北宋,“於是有靖康之難”。金滅北宋,是閃電戰,只出其不意地消滅了北宋的首都,但宋廷大部分力量還在,於是南宋在江南建立起來,與金朝形成了對峙局面,時和時戰,長達一百多年。

以通史體例看中國史|生生不息,雖有波折,但仍向前

南宋可謂是中國歷史上最屈辱的朝代之一,其政治上之屈辱,要管金朝叫爹,後來好賴磨了半天,改叫“叔父”。其財政凋敝,難以言狀,雖然當時人葉水心說,我們的錢啊,那是前所未有的多,比漢唐全盛之時還多,可這是由於南宋統治者善於聚斂,比起唐代,南宋的賦稅“所增且十倍”,因此民力困窘。其軍力之差,更是難以形容,就在金朝即將被蒙古滅亡之際,南宋發起了一次“報仇”的軍事行動去揍金朝,史稱“端平入洛”,結果南宋精兵被金朝殘餘部隊打得大敗,後來更是被蒙古兵一通海扁。可悲的是,居於南方的南宋,面對蒙古這個新興的強敵,居然還意識不到唇亡齒寒的道理,還要去對奄奄一息的金朝落井下石,很快,蒙古兵的鐵蹄就會把南宋踏得粉碎。

元代一朝,存在很多問題,首先元廷實行民族歧視制度,天下人分作蒙古、色目、漢人、南人四個等級,南人是南宋遺民,飽受歧視和欺負。然後元廷大大防止漢人作亂,漢人不準打獵,不準習武,不準拿兵器,不準晚上出門,等等,反正就是隻要稍微和造反沾邊的,都不準,甚至還把民間馬匹都給搜刮了好幾次,生怕漢人造反。元廷怕漢人起來做官,還乾脆廢除了科舉。元廷欺負漢人,卻偏愛僧侶,元代的淫僧、瘋僧,前所未有的多,穢亂宮廷,欺凌百姓,“皇室佛事,佔國家政費泰半”,元廷的倒行逆施,很快引起漢人蜂起反抗。平民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終於在元末群雄中爭得勝利,建立起了明朝。

三、清代狹義的部族政治歷經許久,終於為民國的除舊佈新所取代

客觀來講,明代統治的前中期是比較光明的,但在後期,不管是政治還是軍事上都出現了許多弊端,內亂的農民軍與作為強大外敵的清軍兩面一擠,就把風雨飄搖的明朝給擠垮了。由此,在明太祖君臣布衣逐胡虜之後三百年,清廷又重建起了部族統治。但較之我們之前講過的元廷,清廷的統治要高明得多,首先,清廷雖然極端排漢防漢,卻不像元廷那樣直來直去,清廷一會兒懷柔一會兒高壓,對漢奸刻意利用,分化漢人的陣營,並且清廷沒有像元廷那樣廢除科舉,而是開科取士,卻又用文字獄等一系列手段,進行文化高壓,逼著人家信他那一套。

以通史體例看中國史|生生不息,雖有波折,但仍向前

對於漢人臣子,清代更是嚴防死守,“君尊臣卑,一切較明代遠甚”,同時又大大提拔滿洲、蒙古官員,“實權多在滿臣”。最後,在軍事上,清廷一直狠抓綠營、八旗兵,八旗作為清廷的精銳,始終握在手裡,而國家收入,“盡以養兵”,據當時的奏摺來看,當時一年歲入數千萬,養兵之費,就要佔到十之八九。總之,以這一系列複雜而精妙的制度設計,清廷成功地坐穩了江山,有接近二百年時間,都未發生大的變亂,再加之它在前期的對外戰爭中,屢屢取勝,大大擴張了中國的版圖,因此,清朝的部族政權,比元廷要成功的多。

清代至乾隆以後,由於兵力國力均虛耗嚴重,開始走入不可挽回的頹勢之中。但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戶口激增,導致“民間經濟情形轉壞”。據當時人的奏摺說,農民數量翻了十倍,田賦卻沒增加,戶口翻了十倍,而遊手好閒之人更是多了數十倍,因此民生自然就越來越艱難了,流民一多,民變自然也就多了起來。回民、苗民、白蓮教,先後粉墨登場,讓清廷手忙腳亂,直到最大的民變——太平天國興起,差點兒掀翻了清廷的統治。多虧有漢人集團幫忙,清廷費了老大的勁才把天國鎮壓下去,可它已經傷了元氣了。

晚清面臨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外患。外患之下,屢戰屢敗,自然也就影響到內政。貪汙腐敗和割地賠款結合起來,無疑是毀掉了晚清的財政。在這種內外交困之下,晚清不得不實行變法自強,洋務運動,戊戌變法,搞得如火如荼,但總之是雷聲大雨點小。錢穆先生認為,變法無效,一是滿洲君臣目光狹隘,只求自保,變法當然不為他們所接受,二是漢人在專制政體之下也多有腐化,難以跳出來眼看世界大勢,“懂得變法自強之需要與意義者亦少”。在這種政治的老舊積習下,根本談不上變法自強,於是,中國的近代化,就是在這樣先天不足的局面中蹣跚成長的。

以通史體例看中國史|生生不息,雖有波折,但仍向前

既然不能改革,那麼在狹義的部族政治之下,就只有爆發革命了。辛亥革命之後,部族政權勢力解體,但舊的黑暗腐敗勢力,沉渣泛起,轉見抬頭。比如,前清擁兵自重的督撫,後來演變為民國督軍;又比如,前清腐化貪婪的商人,後來演變為民國的買辦勢力。北洋時期,民生憔悴,而軍閥橫行,直到國民革命軍再度北伐之時,用革命的武力來掃蕩軍閥,用一黨專政來克服黨爭和混亂。在軍事革命之外,還要有政治與意識形態上的革命,這就是三民主義。按錢穆先生的解釋來看,三民主義採取堅定的革命態度,在敵人面前不退縮,但相對來講也比較注意方法策略,比較溫和。它對民國社會與政治的汙點,雖然要革新,但對中國自己的文化傳統,卻主張保持和發揚,這與全盤西化不同。同時,三民主義對內不主張階級鬥爭,更不主張某一階級主宰政權。這些理念,從辛亥革命,一直到本書寫成之時的抗戰時期,一直被國民政府奉為圭臬。

三民主義雖然嘴上說的漂亮,但它是否能夠徹底地解決部族政權消滅,乃至專制帝國消滅以後的黑暗勢力呢?它又能否帶領中國走向強大呢?錢穆先生認為中華民國建國完成的唯一路向,就是三民主義,根據後來的事實來看,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總結

第一個要點:華夏文明發源之初,是從西北走向東南的。商周以來,封建制度把天下分為八百諸侯國,最終經過春秋戰國的兼併,秦帝國建立起統一的帝國政府,並創設了許多適合中央集權的統治。漢承秦制,進一步發展了統一帝國,但東漢的國力已經不如西漢。在東漢毀滅之後,中國進入長期分裂,兩晉南北朝時期,士族庶族、中央地方、中原和外族,爭鬥不休。

以通史體例看中國史|生生不息,雖有波折,但仍向前

第二個要點:統一的盛運在唐代再次降臨。唐廷進行了一系列制度上的革新,包括三省六部制,科舉制度,以及租庸調製和兩稅法,在經濟、政治、軍事方面都大大加強了大一統的力量。唐代末年的黑暗,形成了五代十國的割據局面,宋朝無力打破與遼金夏的對峙,只能一直屈辱議和,持續了數百年分裂局面後,終於為蒙古所入主中原。蒙古人建立的元朝由於諸多倒行逆施,很快便滅亡了。

第三個要點:清代狹義的部族政治興起之初,吸取了元代的教訓。清廷多方籌備,對漢人又拉又打,同時嚴密掌握核心軍事力量,不讓漢人染指,終於壓服了漢人的反抗。但在清代中期以後,由於人口增長、外患、流民等一系列因素,清的國勢開始走下坡路,最終滅亡,終於為民國的除舊佈新所取代。但是,民國並未能消滅前清遺留下來的腐敗勢力,混亂的局面仍未得到改善,錢穆先生雖然篤信三民主義,但三民主義實際上也無法拯救原來的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