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港取消限售鬧“烏龍”,最嚴的樓市調控成歷史?

張家港取消限售鬧“烏龍”,最嚴的樓市調控成歷史?


12月10日,一則“張家港取消了實施兩年多的限售政策”的消息不脛而走。一時間,讓江蘇這個縣級市房地產市場為之一振。

然而,12月11日,劇情出現翻轉。

援引張家港市房產交易中心工作人員,對中國證券報的求證反饋,“昨天確實有窗口進行了取消限售過戶的操作,但是今天已經停止。”昨天過戶的數量正在統計,現已恢復限售前過戶政策。一切以正式文件為準。

不過,隨後亦有網絡傳出,“並未停止”的言論。

01限售烏龍背後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點評道,“在政策調整方面,實際上還有顧慮,或者說各地政府不願意打第一支槍,也進一步說明政策調整方面依然是以穩定操作為導向。”

筆者此後,通過查閱張家港市人民政府官網和張家港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官網,亦未發現張家港取消限售政策的正式文件。

實際上,在張家港“烏龍”事件背後,是部分地方部門對房地產鬆綁的“迫切”。

根據克而瑞數據統計,2019前11個月,張家港商品住宅成交量16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4%。這也是,蘇州縣級市裡唯一成交量下滑(同比)的城市。

而這,只是當下房地產“寒冬”的一個縮影。

而在對地方部門影響更大的土地市場方面,隨著房企融資環境越發趨緊,2019年三季度,企業拿地更加審慎,整個土地市場量價齊跌。

克而瑞數據顯示,第三季度三四線城市因未來銷售預期不佳導致土地市場熱度下降,成交規模同比減少15%。價格方面,土地成交均價由7月的2686元/平方米,降為9月的2482元/平方米。其中,第三季度的整體成交均價為2494元/平方米,環比下降12%。

行業人士分析,土地成交量價齊跌,嚴重觸及到了地方的敏感神經,不少城市的房產政策有所鬆動,但在“房住不炒”政策指引下,極易出現烏龍。

02樓市限購鬆動?

2018年12月26日,網傳衡陽市執行了一年《關於規範市城區新建商品房銷售價格行為的通知》將於2019年1月1日起暫停執行。然12月27日,衡陽市人民政府發佈消息稱,決定撤銷《關於暫停執行》。

2019年7月18日,一份開封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佈的《關於調整新建商品住房交易實現及撤銷備案限制的函》在網絡引起廣泛傳播,隨後政策被取消。

但拋開所謂烏龍事件不談, 11月以來,在一城一策的指引下,各地樓市政策也在密集微調。但就目前來看,更多的集中在住房公積金政策的調整上。

12月4日,鄭州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由60萬元提高至80萬元。

不止是鄭州,11月至今,石家莊、秦皇島、伊春、馬鞍山、眉山、柳州、濟寧等城市都調整了公積金繳存基數,同時也增加了使用公積金政策的可能性。

即便是限購政策,也有所鬆動。12月2日,深汕合作區商品房限購政策出現調整:在深汕合作區購買的商品房,不再計入深圳購買商品住房的套數,前提為5年限售。

上述分析人士指出,公積金政策更多的是調動市場信心,但影響更大的限購政策是否大規模放開,還需靜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