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的故事(二)三星靠什麼突破美日封鎖,做成了世界第一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靠譜二手機峰哥

導語:起步晚了20年,韓國三星芯片靠什麼突破美日封鎖,做成了世界第一?

芯片的故事(二)三星靠什麼突破美日封鎖,做成了世界第一

韓國造芯歷程,比上期講到的日本造芯還要艱難,上個世紀60年代,三星只是一家生產化肥,造冰箱的小工廠,當世界半導體巨頭林立時,創始人李秉喆,兒子李建熙堅信半導體行業能讓三星甚至韓國崛起,父子兩人不顧管理層勸告,趁著石油危機重創西方經濟,自掏腰包收購了瀕臨破產的美國Hankook半導體公司。

收購之後,那麼要做的就是學技術,找人才,畢竟半導體產業和原來造冰箱生產化肥完全不一樣,所以在之後的時間裡,三星多次向美日企業學習都被婉拒,美日在技術上更是處處設防,別人不幫你,那就只能靠自己嘍,無奈之下李健熙先後50次飛到美國硅谷挖人,挖技術。80年代美國存儲芯片企業被日本暴揍,於是他扶持韓國幫忙狙擊日本,投資20億美元出了300多名美國工程師,幫助三星在硅谷成立了研發團隊,僅用三年時間三星就掌握了16K到256K DRAM的關鍵技術。不得不說,這些技術的背後為日後三星崛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芯片的故事(二)三星靠什麼突破美日封鎖,做成了世界第一

這方面優勢是有了,但在閃存半導體方面,三星依然是菜雞,只能混混低端市場,這個時候,他們又瞄上了半導體龍頭老大日本,於是他們打算向半導體龍頭日本企業偷師學藝,韓國主動邀請日本企業指導參觀三星的工廠,而三星呢,趁機瘋狂和日本企業東芝套近乎,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又是美女表演,又是立碑紀念。哎,這東芝一高興,作為回禮,東芝就回邀三星去參觀他們的工廠,這一去啊,不得了,三星感嘆,要打造東芝這樣的生產線,起碼要十幾年的累積。三星可等不起,腦瓜子一轉,注意就來了,直接選了最簡單粗暴的辦法,挖人挖設備,參觀的時候還順便挖走了東芝生產部的部長,帶回日本後,一回去就建了一座一模一樣的工廠,專攻閃存半導體。

這個時候啊,面對三星的追趕,日本急了,拋售內存芯片,大打價格戰,結果倒好三星沒趴下,,卻把芯片成本較高的老美企業打趴下了,這個時候,老美肯定不開心了啊,於是老美揮起反傾銷大棒,對日本芯片企業徵收了100%的反傾銷稅,反觀韓國,老美對韓國只徵收了0.74%。屋漏偏逢連夜雨,90年代初,日本經濟崩盤,失去了資金支持的日企,再無反擊之力,三星抓住機會痛下狠手,用三倍的工資,外加豪車,秘書,司機,狂挖日企的人才,日本芯片產業至此榮光不再。

芯片的故事(二)三星靠什麼突破美日封鎖,做成了世界第一

終於,1993年三星超越東芝,成為儲存半導體領域的老大。90年代末,韓國只靠一家如日中天的三星就在內存半導體領域戰勝了整個日本,不過倔強的日本人,卯足了力氣準備最後一擊,美日韓三家究竟鹿死誰手?

結語:下期我為大家講講最後的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