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區房的的“潛力”不是你能想象的

給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證明一下學區房的的潛力。也說明了為什麼學區房的樓盤價格往往都比較高。

我,北京土著一枚,老公駐外,我和父母同住。家裡的房子位於西城區德勝街道,具體位置離優質校三帆中學投石之遠。房子是1998年父母單位分的中央單位的家屬房,小區鬧中取靜,雖然是老房子,但是去年免費維修後煥然一新。如果不是這次突如其來的學區政策,我們的生活可能不會有什麼變化,就會一直在這裡安靜地住下去。

學區房的的“潛力”不是你能想象的

  事情是從五一開始的。長假期間,從4日開始,我們小區來了好多中介和看房人。發生了什麼?我問了一個正在帶客戶看房的中介,原來是學區房有了新政,很多人在突擊買房。

  新政指的是4月30日發佈的《關於西城區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最重要的一點變化就是,以後在西城區買房上學,要開始“多校劃片”了。而具體的實施時間是今年7月31日。也就是說,如果現在還想靠買房定點上知名小學或中學,只能在7月31日之前買房。

  所以中介說,家長們第一時間就開始買房了,學區房也立即開始瘋漲。

  聽到這裡,我隨意說了一句:“嗐,這能漲多少啊?”中介回我一句:“漲多少?好幾百萬啊!你們這個房型,以前是800多萬,現在可以賣到1100多萬!”

  一下漲了300萬?!這確實讓我吃驚。中介說:“你們這是西城最好的學區之一,根本不愁賣。”

  確實,西城雖然是教育高地,但是優質校之間還是有著很大的差別。我們家所在的德勝街道屬於德勝學區,牛校不少,育翔小學、西師附小、五路通小學、三帆附小、實驗二小德勝校區都在片區內,對應的派位中學也以三帆中學等優質校為主。

學區房的的“潛力”不是你能想象的

  中介說,我們家的位置是西城“學區中的學區”。中介看我很吃驚,就問:“你家佔學位了嗎?”我說:“沒有,不用佔,我愛人在國外,我一個人在國內,這房子就我和父母住。”於是,中介和我的遊說體對話開始了:

  中介:那你還不趕緊賣掉,去別的地方買?多出來300萬呢!

  我:這個房子都住習慣了,都是老鄰居,也安靜。

  中介:鄰居也都開始賣房了,不信你再過幾天看看。

  我:我想想,這太大的事了。

  中介:真的不用太考慮,你這房子很搶手,掛出去肯定瘋搶。

  我:再想想。

  中介:你父母年紀多大了?你們住5樓,老房子沒電梯,將來多麻煩。

  我:……

  中介:給你留個我的名片,隨時找我。

  中介最後一句話說到了我心裡,確實,父母現在已經退休,平時還好,但每當買菜上樓時還是覺得有些累,畢竟5樓對老年人來說有些高。

  回到家後,我衡量了下學區房的利弊。

  之前我和老公結婚時,買了套房在望京,毗鄰阿里。後來老公駐外,我就把房子租了出去,回孃家和父母同住。當時也想在自己家附近給父母買一套房,圖個照應方便,但是望京房價有些高,轉手一倒騰要添好幾百萬,所以就沒有買。如果這次西城的房子能多賣300萬,那隻要添再100多萬就可以在望京換個更好的房子了。

  還有一點很重要,我和老公是丁克,學區房是對我們確實沒有特別大的意義。

  5月5日晚上,我查瞭望京我家小區的房價,套內面積105平米的,售價在1250萬左右。我們西城的房子是78平米,可以賣1100多萬。簡單一算,差價在100萬左右,沒有之前那麼懸殊了,好像換房的目標一下子接近了現實。

  5月6日晚上,我和父母商量了下,老人第一反應是“換什麼換,瞎折騰”。後來我講了一下,畢竟可以多賣300萬,居住環境也可以改善些,現在是兩居,沒有電梯,而且老房子客廳沒有陽光,有些憋屈。換到望京後,一梯兩戶,大三居,南北通透的板樓,有電梯,小區內環境也好,還有管家服務。

  父母最後還是被我說服了。於是,我們7日找到中介,把房子掛了出去,但是拒絕了中介要拍室內照片掛到網上的要求。父母覺得,能賣就賣,賣不了就算了,不要把自己家拍給別人看。其實我父母內心還是覺得這事不算太靠譜,唸叨了好幾次:“這麼小的房子1100多萬,誰買啊?都是中介忽悠。”

  但是事實證明,北京的有錢人確實比我們想象的要多。房子一掛出去,就開始有源源不斷的人來看房,從7日晚上到9日晚上的兩天內,前後有十幾個人到我們家看房。看房人大致都是看看格局,然後每個人都會談到價格。我們沒有讓價,因為中介說,不要著急賣出去,也許越到後面賣的價格越高,因為留給家長們的時間不多,可以挑選的房源也不多。現在我們的房子是稀缺品。

學區房的的“潛力”不是你能想象的

  1100多萬,也確實不是小錢。其中一個比較接近意向的夫妻,老公是一家IT公司的董事,目前一家三口在通州居住。如果要買我們的房,需要賣掉通州這套房,再找單位借些錢,然後還要貸款350萬。

  最後,我們因為50萬的差異沒有成交。

  這次波折讓我和父母以為賣房會是個長期的過程。結果就在第三天,5月10日,我們的房子賣了。

  當天晚上來看房的是一對小夫妻和丈母孃,小夫妻看著很年輕。我以為他們剛結婚,後來才知道,夫妻兩個人都是1982年的,是北京郵電大學畢業的同學,屬於白手起家的小夫妻,孩子剛剛4歲。

  小夫妻都是做技術工作的,同在BAT工作,收入比較豐厚,人也比較勤奮。男方說,他曾經兩年沒有休息一天,“自己賺多少錢並沒有看,想的就是拼命工作”。買我們這套房,他們沒有特別還價,只強調學位一定要保證,“一定要沒有用過學位”。

  我問小夫妻,為什麼當場就拍板買了我們這套房。他們說:“這套房離北郵近,我們有母校情結,這周圍的環境我們也很瞭解,人員素質很高。”

  就這樣,我們的家,3天就賣了,一下入賬1150萬!

來源:地產情報站微信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