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緬戰役緬甸用了燧發槍打得當時只有火繩槍的清軍落花流水,為何乾隆拒絕使用燧發槍?

匿名用戶3567721


主要是乾隆皇帝自以為滿清的騎兵“威力無比”。這些滿清統治者思想太過於禁錮,實屬極端的頑固派分子。

乾隆皇帝時期,由於清政府對緬甸採取的綏靖政策,緬甸的貢榜王朝逐漸強大,於是緬甸方面開始強迫中緬邊境地區的土司們上繳稅賦,如有不從,則侵襲劫掠。緬甸的這種行為逐漸引起以盛世自居的乾隆皇帝之不滿。

在平定西北部的準葛爾叛亂後,乾隆皇帝決定出兵緬甸,以懲治他們的惡行,徹底解決西南邊患,史稱“清緬戰爭”。這場戰爭前後分為4次,清軍所用兵馬逐漸增多,但是,收效甚微,甚至因為緬甸軍裝備了當時比較先進的燧發槍,使得緬甸軍在火力方面佔據了優勢,導致強大的清軍損兵折將。

燧發槍是在擊錘的鉗口上夾了一塊燧石,在傳火孔邊設有一支擊砧,射擊時,扣動扳機,在彈簧的作用下,將燧石重重地擊打在火門邊上,冒出火星,從而引燃火藥而射發。燧發槍大幅度提高了射速,一個熟練的槍手可以一分鐘射擊兩次,甚至可以進行逐隊齊射 。而清軍擁有的火繩槍,操作起來要超過兩分鐘才一發,而且射程也不如燧發槍。

見識過燧發槍威力的清軍將領們多次上奏乾隆皇帝提議向西方購置先進的槍支,僱傭西方軍事技術人員仿製槍支,增強自身國力。然而,乾隆皇帝堅定地繼承著“騎射乃建州之本”的祖訓,認為大量發展先進火器會導致滿清騎兵騎射本領的衰退,甚至荒廢,所以沒有采納。

其次,清朝金屬的冶煉工藝不是很過關,所以無法自行生產,只能進口。再說,在以前的戰爭中,比如:與明朝軍隊的戰爭;與沙俄發生的雅克薩之戰;平定準葛爾之戰,清軍在這些戰役中都取得了勝利,不也靠的是滿清八旗部隊的騎射威力,甚至使用的是長矛、腰刀嗎?不也是沒有使用燧發槍嗎?

總之,由於中國是一個“龐然大物”,大多數情況下,戰爭打的是國力和軍事體系,當時清軍野戰的戰術是步兵、炮兵居中射擊,騎兵兩翼迂迴。所以雖然緬甸裝備了燧發槍,最後也無法和清軍正面硬,抗,而且最終也主動改善了對華關係,派出使節奉表納貢。其實,這些都迷糊了乾隆皇帝對火器改革的看法。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歷史時刻錄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清緬戰爭,滿清確實在很多戰鬥中被緬甸人打的落花流水。

而且緬甸軍隊對滿清軍隊的騎兵較為畏懼,但對於滿清的火力頗為蔑視。

清緬戰爭前後共有4次。

戰爭的原因是,緬甸爭奪北部同時向中緬稱臣的土司,並且直接出兵攻打,甚至進入中國境內。

鑑於這種情況,乾隆命令和緬甸貢榜王朝開戰。

前三次,清軍都被打的落花流水。


第一次,

雲貴總督劉藻出兵收復了被緬甸軍隊佔領的西雙版納,然而追擊期間中伏,軍隊傷亡慘重。

乾隆皇帝聞奏大怒,將劉藻降職湖北巡撫。劉藻驚恐之下,自殺而死。


第二次,

乾隆任命大學士陝甘總督楊應琚代替劉藻任職雲貴總督,出兵攻入緬甸境內,一度佔領緬北曼德勒地區。

當時緬甸軍隊主力正在暹羅激戰,但剩下的部隊仍然能夠對付清軍。

緬甸軍隊很聰明的堅壁清野,吸引清軍主力持久戰。隨後,緬甸軍隊派一部主力,包抄滿清側後騰越地區,切斷他們的補給線和退路。

在此次作戰期間,緬甸軍隊有少量從印度和英國人手中購買的燧發槍,在火力和射程上相對清軍有很大優勢,給後者造成很大的麻煩。

清軍連戰不利,被迫向後退入中國境內,損兵折將。

由於楊應琚長期回報前線大勝,卻又不斷索要糧餉,讓乾隆產生懷疑,派出心腹侍衛福靈安去查清真相。

知道滿清潰敗以後,乾隆極為惱怒,將楊應琚逮捕進京賜死,讓廣東將軍楊寧接任雲南提督。

此次作戰,雲貴總督楊應琚上報兵部調兵一萬四千,實際共調兵二萬二千。戰爭中,死、傷、病官兵不下萬人(其中戰死1899人,病故3708人),敗退回本國境內。

第三次,

乾隆皇帝派愛將明瑞接任雲貴總督,對他寄予很大希望。

而此時緬甸軍隊主力已經攻破暹羅首都,大勝特勝,開始將主力抽調回緬甸。

明瑞是悍將,但也相當輕敵。上任以後,他立即率領2萬主力再次攻入緬甸境內。

緬甸軍隊故技重施,在600裡內堅壁清野,以游擊戰進行騷擾,主力則以木寨配合火槍防禦,消耗清軍實力和士氣。

明瑞連續猛攻,但糧草很快耗盡,被迫撤退。

緬甸軍隊立即尾隨追擊,重創清軍。明瑞自己率領的1萬多人都被緬甸人團團包圍,雖奮力突圍成功,但傷亡很大,明瑞自己身負重傷,眼見不能突圍,用佩刀自殺身亡。

其實,明瑞如果不自殺,也是死路一條。

得知明瑞慘敗後,乾隆惱怒之極,下令將逃回來的大將額爾登額逮捕進京,凌遲處死。


連續3次慘敗後,乾隆認為堂堂天朝上國,竟然對付不了一個兩線作戰的緬甸。

第四次,

乾隆任命赫赫有名的傅恆為主帥,親自在太和殿授之敕印,並把自己用的甲冑贈給他,以表示對他的信任和期望。

傅恆調動數萬主力攻入緬甸境內。

緬甸還是同樣方法,採用後退決戰方式。

傅恆的主力殺到伊洛瓦底江以後,糧草匱乏,傳染病流行,戰鬥力急劇降低,無力繼續作戰。

既然大半年,傅恆向乾隆彙報已經無力再戰,必須立即撤退“奈因本年瘴癘過甚,交冬未減。”,“三萬一千兵,現在僅存一萬三千餘”。

總兵吳士勝、副將軍阿里袞、水師提督葉相德先後病死,傅恆本人也染病臥床,隨後病死。

這種情況下,乾隆只得找個臺階下,隨後退兵。

清朝方面的記載,停戰協議為:

一、緬甸遵照古禮奉表進貢

二、緬甸釋放所有戰俘

三、緬甸永不犯天朝邊境

然而,緬甸根本沒有稱臣納貢,還發了封不夠恭敬的文書過來,乾隆皇帝雖然憋氣,但也清楚要再次動兵很難,只得裝作沒看見。


四次清緬戰爭,4個主帥全部死亡,可見戰爭的不順利。清軍以泱泱大國,同兩線作戰的緬甸打成這樣,如果說自己贏了就是沒天理了。

此次作戰中,雖然緬甸軍隊只用了少量燧發槍,而且型號不一樣,主要是從英國人或者法國人手中高價購買的,卻給清軍帶來很多麻煩。

燧發槍的精度和可靠性要大大強於火繩槍,而且較為輕便,容易攜帶。

然而,滿清對此也不在乎,並沒有大量仿製裝備。

實際上,早在康熙時期,雅克薩的俄軍也用燧發槍狠狠修理了清軍,後者一樣拒絕接受

為什麼?

這倒不是滿清就是一群傻蛋,他們只是不希望讓漢人大量使用火器。

他們認為,滿清能夠奪取和控制天下的法寶就是騎兵和弓箭。

如果火器大量發展期間,漢人農民人手一杆火槍,尤其是先進的燧發槍,滿清的騎兵和弓箭還有個蛋用,加上他們人數又遠遠少於漢人,肯定要完。

因為火槍不需要像騎術和射箭那樣,需要長期訓練才可以掌握,農民往上一二個月,也可以射的很準。這樣一來,滿清的所謂軍事壟斷優勢就沒了,一旦漢人造反,滿清就慘了。

這種情況下,滿清刻意控制國內火器發展,不允許老百姓使用火槍,不允許漢人為主的綠營大量裝備火槍,就是這個意思。

對於滿清的所作所為,簡單有效的兩個字就可以形容:傻鳥!


薩沙


燧發槍在清緬戰爭時期,作用沒有那麼大。

清緬戰爭,一共有四次。

第一次爆發於公元1765年。


當時的背景是這樣的。

緬甸的貢榜王朝,正處於王朝上升期,綜合國力雖然不如清朝,但緬兵的武力不弱。單兵素質雖略輸於清朝精銳,但完虐綠營兵。

清朝剛剛平定準噶爾和大小和卓叛亂,武力也在極盛水準。但清軍不同部隊的戰鬥力差異很大。雲南綠營兵可以用烏合之眾形容。

對於清朝,緬甸有一定了解。但對緬甸,清朝上下並不瞭解。乾隆一直認為,緬甸,西南蠻夷小邦爾。緬軍?小邦之烏合之眾爾。

對付小小緬甸,還需要調精兵上陣?

用不著!只需遣雲南綠營就夠了。只要天朝大軍一到,緬甸的渣渣們自然繳械投降,輕鬆解決問題。

總之,乾隆極為自負,他是在一種搞不清楚狀況的情況下,發動了第一次清緬戰爭。

至於戰果,清軍是有多大臉,現多大眼。

第一場戰鬥,數千清軍圍剿幾百緬兵,結果讓人家跑了。雲貴總督劉藻臉上無光,只好上奏撒謊道“緬人望風遁走,清兵大捷”。

幾個月後,沒有損失的緬兵捲土重來。這次緬兵深入雲南腹地,攻打思茅(普洱),還曾一度宣佈,車裡土司(西雙版納)的地盤納入緬甸領土。

丟失國土,這是死罪。劉藻為了掩蓋先前的謊言,只得急派七千人圍剿。結果兵力佔優的清軍,居然被緬兵反包圍。無奈之下,劉藻只好又增兵。

緬兵看清軍數量實在太多,便戰略性後撤。

清軍弄不清楚情況,以為緬軍大潰敗,就火急火燎的追殺。然後,就中了緬軍埋伏,死傷慘重不說,還折了好幾員將領。

這第二戰,清軍有明顯傷亡。劉藻的謊言自然是兜不住了,他只好跟乾隆坦白,承認自己敗了。乾隆一聽就勃然大怒,將劉藻降為湖北巡撫。而劉藻受不了打擊,自刎身亡。



通觀第一次清緬戰爭,可以發現,清朝敗於自負。連對手的底細都搞不清楚,就敢派一幫地方團練水平的兵去打人家的特種兵。比對手多十幾倍兵力,還能被反包圍。這要是不敗,都沒天理了。

公元1766年,乾隆改派陝甘總督楊應琚任職雲貴總督,負責對緬工作。

楊應琚上任後,趁緬甸主力攻打泰國,主動收縮之際,出兵攻入緬甸。經過數月,將緬屬整欠和孟艮兩個土司領地佔領。

雲貴方面的官員一看,戰果居然辣麼大,便紛紛建議楊應琚上書乾隆,對緬重新開戰。

看到楊的上書,乾隆本不想搭理,因為當時大小金川土司又造反了,搞得乾隆很頭疼。

但乾隆又不想打擊楊應琚的求戰熱情,便只好原則性的同意楊應琚出兵,命楊在少花錢和少用兵的基礎上,把事情辦妥。

楊應琚收到旨意後,調集一萬綠營兵,對外號稱“發兵50萬,大炮千樽”對緬開戰。第二次清緬戰爭爆發。

這一戰,可以視為第一次戰爭的翻版。清軍又是有大臉,現多大眼。

起初,清軍進展比較順利,先後招降緬北的蠻暮土司和木邦土司。但不久後,緬甸從泰國調三萬兵回援,戰況瞬間就急轉直下了。

因為緬軍根本就不按清軍的套路打,清軍的主力在蠻暮土司和木邦土司轄區,等著緬軍來決戰。而緬軍則集中於西線,沿獨龍江北上,直插騰衝,抄了清軍的後方。在清軍主力方向則只留六千兵力陪清軍玩。

對此,楊總督毫不知情。等他知道時,緬軍已經拿下了騰衝。

並且最要命的是。即便是清軍主力方向,清軍也吃了大虧。四千清軍與緬兵對壘,緬兵的英制燧發槍,無論是射速、火力、對環境的適應等方面,都遠勝清兵的裝備。

清緬兩軍交戰四日,雖然互有死傷。但明顯清兵傷亡較大,首先感覺挺不住了。



這個時候,包抄的緬軍開始南下,楊總督此時得知,急忙派人去堵。但堵不住,清軍又是以一場大潰敗而告終。

前面說了,緬軍主力此時在泰國,所以回援的緬軍看到清軍退卻後,便主動求和。結果楊總督要求緬甸遞交降表,稱臣納貢。緬甸方面當然不同意,於是雙方再次開戰。

開戰後,清軍後路又被緬軍抄了,清軍狼狽撤回雲南,而緬軍四千餘人則突破邊境,攻入雲南腹地。

眼見又要丟失國土,楊總督慌了,他一面下令清軍守住,不準後退。一面學他的前任劉藻那樣,跟乾隆撒謊,說自己幾戰幾捷,已經殺死緬軍上萬人。

結果,命令剛剛下達沒多久,清軍再敗。楊總督無奈,只得與緬軍談判議和。

根據談判結果,緬軍撤出雲南,清軍也放棄已戰略的緬甸土司領地。但是偏偏就在這個節骨眼,又出了岔子。

清軍急於收復失地,便跟在緬軍後面走。緬軍以為清軍撕毀協議,便後隊改前隊,打了清軍一個措手不及。楊總督搞不清戰況,以為是緬軍背約,於是他就調集大軍反撲。

結果,清軍又又又一次被緬軍反殺。各有一名遊擊、都司、守備陣亡。

另一方面,乾隆收到楊應琚捷報後,感覺怎麼看都不對勁。緬軍合計才多少人啊?按楊應琚的說法,緬軍應該全軍覆沒了才對。怎麼現在前線還在打呢?

於是,乾隆便暗中派遣侍衛福靈安到前線摸底調查,將真實情況報告回來後。事後,乾隆得知真實情況,肺都要氣炸了。他一怒之下,直接把楊應琚逮捕進京,賜死了。


賜死了楊總督後,此時的乾隆才終於意識到了雲南地方綠營兵打不過緬軍。他需要調派中央精銳參戰才行。

PS:雲南綠營兵共四萬人,能用之兵大約只有二萬餘。清緬第二次戰事,楊應琚實際調動約兩萬人。戰爭中,清軍死、傷、病不下萬人,其中戰死1899,病故3708人。也就是說,雲南綠營兵此時只有一萬人可用。

於是,乾隆在調派軍機大臣明瑞出任雲貴總督的同時,給他調了三千八旗兵,八千四川綠營兵八千,一萬貴州綠營兵。

為了壓制緬軍的火力優勢,乾隆還給前線調去了很多大口徑的火炮。

應該說,此時的乾隆已經清醒了。

然而,乾隆清醒了。他派去的明瑞卻仍然搞不清狀況。他跟乾隆拍板,說緬兵主力不過萬人而已(實際有十幾萬),自己只需要調集二萬生力軍,不僅可以打敗緬軍,還能征服緬甸。

明瑞是戰將出身,平定準噶爾時,他立過不少功勞。乾隆很信任他。因而,剛剛有一點清醒了的乾隆被明瑞一通狂熱煽動,又變得不知道天高地厚了。他甚至還憂慮,我大清如果滅了緬甸,該如何統治當地啊?這可愁死朕了呢。



公元1767年四月,明瑞在給每兵準備兩個月的糧食,又徵調到了八萬匹馬、驢、牛為作戰及後勤用後,帶著25000人,殺入緬甸腹地。他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緬甸首都曼德勒。他的想法也只有一個,那就是一戰滅了緬甸貢榜王朝。

我們簡單覆盤一下。

第一次,盲目樂觀,結果輸了。

第二次,又盲目樂觀,結果又輸了。

第三次,還是盲目樂觀。結果,還用猜?

清軍在一路勢如破竹,攻到離曼德勒只有七十里處時,糧草吃盡、人乏馬疲。實在打不到曼德勒了。

而此時,緬軍派出小股部隊,又又又一次把清軍的後路抄了。將清軍的後勤、軍情線路全部切斷。

明瑞一看,不妙,趕緊撤。然後,緬軍發動反擊。最後,包括統帥統帥明瑞、總兵胡大猷等人在內,清軍共有幾千人戰死。只是由於緬軍不善於打殲滅戰,大部分清軍才逃回雲南。

乾隆事後聞訊,震怒,憤恨無比。殺了一些人後,他終於認識到了自己先前的自大傲慢是不對的,自己怎麼能犯這麼愚蠢的錯誤。

因而,他開始正視緬甸這個對手,決心與緬甸認認真真的打一場。

幾個月後,乾隆任命小舅子傅恆為經略,心腹阿里袞、心腹阿桂為副將軍,舒赫德為參贊大臣,大臣鄂寧為雲貴總督。負責對緬作戰。可以說,乾隆這次是把老本都掏了,就為打贏緬甸。

傅恆領命後,認認真真,做了一份非常詳細的計劃。

首先,他調集了兩千精銳索倫兵,一千精銳錫伯兵。為了保證士兵素質,這三千滿洲兵是盛京將軍親自挑選的悍將。

除了這些精銳的特殊部隊外,乾隆還特批給傅恆一千吉林兵,四千駐防八旗兵,九千貴州綠營兵九千人,四千四川綠營兵。以及一千蒙古厄魯特騎兵。之所以調這支騎兵,是因為乾隆認為,當年元朝滅了緬甸的蒲甘王朝,所以這次專門調蒙古騎兵隨軍,有討好彩頭的意味。

其二,為了保證對緬甸的多點打擊,傅恆申請水軍參戰,乾隆准奏,調兩千福建精銳水師遠赴雲南,並在獨龍江造船訓練,用於對付緬甸的水上防禦工事。

其三,傅恆認為前線的火力配屬不合理,為了能讓大炮發揮威力,他又打申請,調一批工匠到前線,按實際需求造炮。比如造一些小口徑劈山炮(小長管炮),九節炮(一種可以拆卸組裝的輕炮),子母炮(大號的火繩槍),沖天炮(適合拋射的臼炮),以保證清軍火力隨時都能壓制緬軍。乾隆認為要求合理,便也批准了。

總之在乾隆看來,區區緬甸竟然讓大清折戟沉沙三次,太丟人了。這次掏老本,還就不信拿不下個區區蠻夷之地了呢!

公元1769年二月,傅恆正式出征。大軍臨行之時,乾隆親自在太和殿授之敕印,並把自己用的甲冑贈給傅恆,以表示對他的信任和期望。

八月,清軍跨過深入緬甸境內。最後一次清緬戰爭開打。

這一戰,緬軍是全方位吃虧的。陸戰,打不過清軍。緬軍有燧發槍?不好意思,清軍有多種口徑火炮,大炮一響,什麼槍都只是浮雲。打水戰,緬軍也是打不過清軍水師。

並且,清軍這一次的戰略思路也很穩健。在傅恆看來,清軍一連多次被緬軍抄後路,這種低級失誤不能再犯。他背靠雲南,穩紮穩打,不給緬軍任何偷雞的機會。

緬軍在戰場上打不過,又沒法偷雞,只能是堅壁清野,利用主場優勢與清軍打防禦戰。



然而,清軍雖然糾正了自大的問題,卻無法克服緬甸的瘟疫。清軍此次出征三萬人,真正戰死的才幾千,而染病的卻高達兩萬人。

如總兵吳士勝、副將軍阿里袞、水師提督葉相德等,竟然先後於前線病死,就連統帥傅恆本人也染病臥床,被送回了京城。(傅恆最終也因此,病情惡化,病死京城)

傅恆回京後,接替他指揮的副統帥阿桂認為再打下去的意義不大了。於是他便在沒有取得乾隆同意的情況下,自己做主,與緬軍主帥議和停戰。(緬軍的主帥也沒有徵得緬王的同意)

最後,阿桂與緬軍主帥議和成功。長達四年之久,花費清朝九百多萬兩白銀的清緬戰爭也至此結束。

總體來看,清軍在清緬戰爭多次被緬甸打得落花流水,並不是因為緬軍裝備了所謂的先進燧發槍。清軍火槍雖然不如緬軍,但火力是優於緬軍的。因此,儘管緬軍的燧發槍讓清軍吃了一些苦頭,可在清軍看來,這並沒什麼了不起的。

燧發槍早在明朝時,明軍就小規模裝備了。

清朝在第二次雅克薩之戰時,也接觸了俄製燧發槍。這有啥?最後,還不是被我大清用大炮給幹廢了。

總之,在當年清朝統治者看來。沒什麼是不能用火炮解決的。如果不能,那就增加火炮的數量。

而清朝的這種唯火炮數量論,每次碰到問題只想著靠數量取勝,而非更新技術,造出更先進的火器。這也就使得清軍很快就全面落後於西方了。

早在雅克薩之戰時,就落後了。到了平定準噶爾和四次清緬戰爭時,落後的更多了。至於鴉片戰爭時代,清軍與英軍早已經不在同一個維度,自然是被英國龍蝦兵暴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