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戰之前,北洋水師本有機會把日本帝國主義夢想扼殺在搖籃裡

甲午海戰之前,北洋水師本有機會把日本帝國主義夢想扼殺在搖籃裡

日本在經歷明治維新以後,開始走向資本主義道路,開始了自己 的工業革命,國力逐漸強盛,日本作為一個島國,深受空間的限制,國內資源匱乏、市場狹小,統治階級急於對外擴張尋找出路。1855年日本政治家吉田松陽就提出:一旦軍艦大炮稍微充實,便當開拓蝦夷。曉喻琉球,使之會同朝覲;責難朝鮮,使之納幣進貢;割南滿之地,收臺灣、呂宋之島,佔領整個中國,君臨印度。這種思想成為了日本近代既定國策。1887年,日本參謀本部制定了“八紘一宇”征服世界的策略。

甲午海戰之前,北洋水師本有機會把日本帝國主義夢想扼殺在搖籃裡

1875年李鴻章親手創建了中國第一支近代化海軍艦隊,北海艦隊也稱北洋水師正式成立。到1888年這支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四的艦隊,有大小25艘鐵甲船組成,其船隻更是採購於,德國,法國和英國等老牌海軍帝國。由丁汝昌任水師提督總領全軍。清政府更是每年撥款400萬兩百元用於海軍建設,清廷對這支軍隊充滿了期待。

甲午海戰之前,北洋水師本有機會把日本帝國主義夢想扼殺在搖籃裡

1886年北洋水師在海參崴威懾完沙皇之後訪問日本長崎,在軍艦補充給養時,艦長給士兵放假一天上岸休息。沒想到5名水手和日本當地一家店鋪發生了衝突,水兵一氣之下砸了日本人的店鋪,和當地警察直接發生對抗。四艘軍艦迅速進入戰時狀態,軍艦上的巨炮炮口更是對準了長崎市。琅威理甚至主張對日本開戰,置日本海軍與不振之地,當時日本海軍才剛起步,絕非中國海軍的對手。但是總督丁汝昌沒有下令開火,喪失了把日本海軍扼殺在搖籃中的就會。日本警察局頓時沒了脾氣,趕緊放人,賠禮道歉。事後統計,日本警察被打死5人30多人受傷,中國水兵也有5人死亡,40人受傷。1887年雙方達成協議,日本賠償中國52500元,中國賠償日本15500元。

甲午海戰之前,北洋水師本有機會把日本帝國主義夢想扼殺在搖籃裡

“長崎事件”之後日本高層深受刺激,在日本民眾看來這事件不亞與任何列強的外交侵略,使得日本軍國主義越來越濃厚,深受刺激的日本天皇號召全體日本民眾捐出家裡的最後一個銅板,日本皇室每年拿出30萬日元支持海軍發展。反觀在日本風光無限的北洋水師,到1894年近八年沒有更換新的裝備,然而軍費也經常被慈禧挪用來修頤和園,日本海軍實力很快就超越了北洋水師,1895年在威海衛之戰中北洋水師困守劉公島一個月後全軍覆沒,就此清政府邁向帝國主義的夢想破滅了。

瞭解歷史,牢記歷史,勿忘國恥,發憤圖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