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拿下中國第三黃金時代的稱號,主要有這4個原因?

一、國傳統農耕經濟的巔峰

實際上,明朝丟給清朝的是一個爛攤子。明朝末期,天災人禍不斷,經濟崩潰,流民遍野,農民起義蜂起。當時的文獻記載“城門民房俱成灰燼,十室九空,目不忍賭。”針對明朝的這種情況,清朝從入關開始就採取了“休養生息”的經濟政策。

清朝拿下中國第三黃金時代的稱號,主要有這4個原因?

從順治時期到康熙親政前,清朝的主要經濟政策有:(1)、大幅度減免稅收,廢除了明朝的“三餉”,頒佈被稱為“一代之良法”的新的賦稅制度;(2)、鼓勵流民返鄉耕種,給予土地,減免大量的賦稅;(3),沒收明朝藩王土地,分給農民耕種;(4)、順治時期限制滿族的“圈地”,到康熙時期廢除了圈地行為;(5)鼓勵百姓開墾土地,初步規定墾荒之地3年不繳納賦稅,後來延長到6年。(6)實行了更名田,將無主土地分給農民耕種。(7)給農民提供耕牛、農具、種子等。(8)治理黃河,大規模修建水利工程。

清朝拿下中國第三黃金時代的稱號,主要有這4個原因?

二、清朝奠定了現代中國疆域版圖的基礎

明清時期,也是國際法和國家主權形成的時期。在這個時代,西方國家正在全世界瘋狂地進行“跑馬圈地”,如果這個時代沒有搶佔先機,那麼未來就不會有更多的主權疆域。清朝之前,元朝有廣闊的疆域,是中國曆代之最,但是元朝早已崩潰,曾經管轄過的土地也已經分裂而出。明朝佔據著農耕地區,蒙古佔據著大漠南北,青藏高原存在著許多大大小小的當地政權,東北有女真各部,西北有東察合臺汗國。如果只是以明朝的疆域進入近代,那麼中國的疆域將不到400萬平方公里。

清朝拿下中國第三黃金時代的稱號,主要有這4個原因?

三、中國專制體制的終點

清朝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其專制體制的作用可謂發揮到極致,而且其對於專制體制的完善也達到頂峰,成為中國專制體制的終點。清前期通過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強中央集權,強化專制統治,這對於清前期各種發展政策的實施有極大的好處,清朝前期的皇帝都勤於政務,有完善的專制體制,對於皇帝發佈施令有極大的幫助,這樣的體制既有利於加強皇權的統治,也有利於國家的統一。

清朝拿下中國第三黃金時代的稱號,主要有這4個原因?

四、土豆等作物的大規模應用

這個原因的確令人意外,一個小小的土豆,能對歷史產生多少影響呢?可實際上,正是土豆等高產量作物的大規模應用,才使得清朝的人口規模得以迅速擴大。土豆對於康乾盛世,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

清朝拿下中國第三黃金時代的稱號,主要有這4個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