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女職工打造更友好的職場環境

近日,上海發佈了《上海市托育服務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以下簡稱《計劃》),這是該市提出的“3個3”工作的具體細化措施。“3個3”即3歲以下幼兒托育服務、3至6歲學前教育、小學生下午3點半後校內課後看護工作。

《計劃》全面加大了政府對托育服務的投入力度,包括新增150個普惠性托育點、全市一半以上的幼兒園開設託班、開辦街鎮兒童服務中心,並通過稅收等政策支持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或個人,舉辦一批連鎖化、專業化、高品質的托育服務機構,將在3年內初步建立以普惠性為主,多層次、多類型的公共托育服務體系。政策顯然為“社會最柔軟的群體”補上了關愛的重要一環。

近年來,隨著我國老齡化現象的日漸突出,生育率下降問題受到更大關注。上海作為目前全國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地區,加快完善托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育兒友好型社會確屬必要。

育兒友好型社會的建設僅由政府加大投入是不夠的,還需要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其中用人單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二孩政策實施,以及全面放開生育呼聲漸起,女性在職場中的壓力正在無形增大。《計劃》提出鼓勵用人單位採取靈活安排工作時間等措施,為家庭養育創造條件,很有現實針對性。

但這還不夠。還應該引導企業建設“女職工友好型企業”,通過一些典型示範引領活動,宣傳兩性平等理念,推動企業參照標準完善管理制度,讓“女職工友好型企業”吸引更多優秀女職工,形成良性循環。

事實上,早在1919年,國際勞工組織就提出了基本生育政策:12週休假、工作保護、收入補償。總結起來,基本生育政策就是保證女職工生育後“有假期、有工作、有收入”。我國現有產假已經大幅度增加,從最早的56天,增加到90天,再增加到128天,部分地區產假長達365天。同時,我國現有法律法規均明確規定,女性產假結束後可以返回原崗位。法律法規為女職工生育權益畫下了最低標準線,但在執行中卻問題多多。在這種情況下,建設“女職工友好型企業”,既是對法律法規的落實,又是對愛心關愛女職工的一種倡導。

其一,鼓勵更多用人單位向“女職工友好型企業”發展。日韓的發展已經證明,在女性普遍教育水平提高的情況下,強調女性的“母職”唯一性,只會適得其反,讓生育率更低。只有鼓勵更多“女職工友好型企業”出現,幫助女性平衡“母職”與“工職”才是積極的解決之道。為此,政府、群團組織等要組織開展起“女職工友好型企業”評比等活動,形成良好社會氛圍,樹立社會新風。其二,鼓勵企業採取育兒靈活工時。靈活工時的安排不應僅限於女職工,也應包括男職工。工會可以通過集體協商等方式,幫助3歲以下育兒家庭父母申請靈活工時安排。其三,引入育兒遠程辦公模式。在疫情期間大規模施行遠程辦公後,越來越多的企業接受了這種辦公模式。很多職場育兒女性表示,遠程辦公對她們幫助很大。事實上,企業可以幫助職場媽媽的方式還有很多,前提是要引導其主動打造對女職工更為友好的環境。

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女職工生育後返回職場的阻力越大,其越不願意生育。簡單地說,就是如果要求女性必須在“母職”和“工職”中做出選擇,她們會更傾向於選擇放棄“母職”。因此,生育政策和育兒政策不應僅停留在延長產假,應當合理分擔育兒職責,從這一角度看,《計劃》已經以實際行動為廣大職場媽媽分憂。未來,政策引導應更好地合理分配父職擔當,減少兩性職場剛性成本差距,從而讓政府、企業、母親和父親共同分擔下一代養育責任,共建一個對女職工更為友好的職場環境。

(作者單位:華東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