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重重 斯柯達打響“官降”第一槍!宣佈全系降價

汽車記者,汽車視評,記錄汽車


4月22日,斯柯達以一場在線發佈會的形式,宣佈了其全系官降的消息。斯柯達的這一行動被媒體讀解為新冠疫情時期汽車品牌“官降第一槍”。


綜觀整場發佈會,總時長僅約15分鐘,由三個部分組成:斯柯達品牌營銷事業執行總監安瑞格(Christoph Aringer),介紹斯柯達的歷史及在中國的發展現狀,用時約5分鐘;斯柯達中方執行總監林元航宣佈斯柯達全系價格調整,用時約5分鐘;上汽大眾營銷公司總經理賈鳴鏑介紹斯柯達品牌新特點、新發展等,用時約5分鐘。


壓力重重 斯柯達打響“官降”第一槍!宣佈全系降價


這場發佈會存在以下一些特點:發佈會時間很短,甚至比官方宣佈的半小時縮短了一半時間;整場發佈會簡單直接以宣佈全系官降信息為主,目標直指銷售終端,信息量不多;發佈會本身的形式,採用在線直播的形式,有突破,但相比同時期的發佈會,關注度、創新感都有不足,顯得有些清淡。


壓力重重 斯柯達打響“官降”第一槍!宣佈全系降價


以上種種,或意味著在這個特殊的時代之下,類似斯柯達這樣的品牌,開拓性略顯不足。具體原因可能是受到以下幾方面因素的影響。


合資公司在中國或面臨進退兩難的發展囧境


隨著一眾國內獨資造車新勢力的崛起,“合資公司”這個概念已經不如當年那般順風順水躺贏的姿態,整體處於收縮下降的通道。但斯柯達目前為止在中國尚未實現全面的發展和突破,還需加大投入。這種個體與大環境趨勢不同步甚至有些相逆的前進路徑,使得品牌的發展越發的困難。


壓力重重 斯柯達打響“官降”第一槍!宣佈全系降價


譬如像法國品牌雷諾、標緻、雪鐵龍等,日本的英菲尼迪、謳歌等,這些品牌在中國的發展前景非常不妙,其實質上正是這種大環境緊縮,品牌個體發展不足,導致局面越來越艱難的真實寫照。


數據顯示,2019年,斯柯達在中國市場銷量為28.2萬輛,下降17.3%,下降的幅度遠高於同一年其在全球市場的下降幅度(全球市場僅下滑0.9%),這符合目前合資品牌在中國並非完全政治正確的趨勢。中國自主品牌的旗手李書福就曾經說過,合資就像吸食鴉片。儘管這樣的說辭並不完全客觀公允,但這樣的觀念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國人所接受。


未來,二線、三線汽車品牌在中國的發展,一定會更加的曲折。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對傳統勢力形成全面的衝擊


電動化這個趨勢已經是一個必然趨勢,傳統汽車品牌在新時代的優勢,已經遠不如上一個時代。


曾經,中國人沒有造車的能力,藉助“合資”才實現了第一臺高質量汽車的下線,才實現了中國汽車市場與全球汽車市場的接軌,才獲得了推動國家發展必須的外匯收入。在那樣的年代,大眾、豐田等這樣的品牌,對它的中國合作伙伴實際上是處在一種“俯視”的地位,“躺著賺錢”是那個時代的標準寫照。


但是如今已經完全不是這樣的情況。當前一系列的造車新勢力,比如蔚來汽車、小鵬汽車、愛馳汽車、威馬汽車等等,他們無論是資金,還是技術,已經和上一個年代唯有合資才有出路的中國汽車公司不可同日而語。


壓力重重 斯柯達打響“官降”第一槍!宣佈全系降價

1984年10月12日 上海大眾舉行奠基儀式


反倒是,海外汽車公司為了不至於失去中國市場,轉而主動和中國汽車公司合資,以實現“電動化”的目標,比如寶馬和長城合資成立“光束汽車”,戴姆勒和比亞迪合資成立“騰勢汽車”,戴姆勒和吉利汽車50:50成立合資公司推動Smart品牌電動化等等。


壓力重重 斯柯達打響“官降”第一槍!宣佈全系降價

戴姆勒、吉利創立新合資公司

在這種狀態之下,本身發展還不夠充分的汽車品牌,是應該全力以赴轉型新能源,還是繼續在現有市場份額上進行擴張,值得思量。


斯柯達全系降價 究竟降了多少?


根據斯柯達官方發佈的信息,本次價格調整,最高降價幅度可達2.45萬元。但如果僅從已公佈的最高價和最低價看,昕銳、昕動兩款車的起步價甚至是漲了而不是跌了,柯迪亞克、速派兩款旗艦車型的最高價和最低價則完全沒有變化。因此,斯柯達這次價格變動,更像是一種主動應對,而非逼不得已的降價行為。


壓力重重 斯柯達打響“官降”第一槍!宣佈全系降價

壓力重重 斯柯達打響“官降”第一槍!宣佈全系降價


由此,新冠疫情造成現金流緊張,虧損預期增強的情況下,如何營銷,確實是主機廠的大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