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遭清廷迫害後,好友吳芝瑛冒死為其收屍,並幫她實現生前遺願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7月15日凌晨,鑑湖女俠秋瑾從容就義於紹興軒亭口,年僅32歲。

消息傳出,天下震動,朝野議論紛紛,下令抓捕秋瑾的浙江巡撫張曾揚沒多久就託病辭官。帶兵前去抓捕秋瑾的紹興知府貴福在待了一段時間後,無法面對沸騰的民怨,也託病辭官,跑去東北隱姓埋名隱居起來。而親自監斬的山陰縣令李鍾嶽更是因愧疚而自盡。

秋瑾遭清廷迫害後,好友吳芝瑛冒死為其收屍,並幫她實現生前遺願

只是秋瑾剛剛就義那會,由於她是“亂黨”,清廷表示前去為其收屍者,同樣視為亂黨處理,因此無人敢去為其收屍。

秋瑾的丈夫王廷鈞雖然對其情深義重,但卻遠在湖南雙峰,那時候交通不便,很顯然不能夠在第一時間趕到,尤其王廷鈞一聽到秋瑾去世消息,很快就病倒了,難以遠行,婆家的人很難趕到。

秋瑾遭清廷迫害後,好友吳芝瑛冒死為其收屍,並幫她實現生前遺願

而秋瑾雖然老家就是浙江紹興,自幼在那裡長大,旁邊聚居的親族也有很多,但是那一些血緣較近可能被“牽連”的,這會兒也都隨時可能被抓,全都跑了出去避難,留在紹興的親族儘管也有,但大多血緣已經很遠,也不敢為此去冒生命危險。

以至於秋瑾遭到清廷迫害以後,儘管民怨沸騰,但卻無人敢為其收屍,這讓秋瑾的閨中好友吳芝瑛悲痛欲絕。她得到消息後從上海趕往紹興,在秋瑾就義十天後冒死將其屍體“偷”回,並將靈柩存放在臥龍山麓。

秋瑾遭清廷迫害後,好友吳芝瑛冒死為其收屍,並幫她實現生前遺願

兩個月後,紹興知府貴福調離紹興,秋瑾避難在外的親族於是紛紛回來,其大哥秋譽章本想將秋瑾靈柩葬入秋家祖墳。不過吳芝瑛提出了異議,她表示秋瑾生前的遺願,就是“埋骨西泠”,也就是葬在杭州西湖西泠橋畔,這裡有著著名的武松墓、蘇小小墓、岳飛墓、于謙祠,乃是著名的英雄才女之地。

秋譽章聽到吳芝瑛的說法以後,也是瞬間就理解了妹妹的嚮往,便與吳芝瑛等人一起,將秋瑾靈柩埋葬在了杭州西湖之畔,實現了秋瑾生前遺願。

秋瑾遭清廷迫害後,好友吳芝瑛冒死為其收屍,並幫她實現生前遺願

吳芝瑛為秋瑾收屍之事,也觸怒了很多的朝廷鷹犬,他們紛紛表示要追究吳芝瑛“亂黨”的罪。

不過吳芝瑛也不是尋常的女子,而是當年受過慈溪接見的著名才女,她於1898年隨丈夫入京,受過慈溪多次召見,並且極為賞識她的才華。也正是在京居住期間,她與住在隔壁的秋瑾結為閨中密友,兩人志趣極為投契,後來秋瑾去日本留學,最初的經費也由吳芝瑛資助了大部分。

等到清廷要追究吳芝瑛“亂黨”之罪時,吳芝瑛毫不畏懼,她直接給兩江總督端方寫了信,在信中表示:“是非縱有公論,處理則在朝廷,芝瑛不敢逃罪。”同時將這封信的內容廣為傳播,讓所有人都注意到了吳芝瑛的命運,有秋瑾案在前,這些清廷鷹犬也就不敢輕舉妄動。

秋瑾遭清廷迫害後,好友吳芝瑛冒死為其收屍,並幫她實現生前遺願

同時吳芝瑛在京城期間,還認識了美國女士麥美德,麥美德是燕京大學的創始人之一,同時也是我國第一所女子高等大學(華北協和女子大學)的創辦者,在國際上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她在英國《泰晤士報》上發佈了自己撰寫的關於好友吳芝瑛的文章,讓清廷感受到巨大的輿論壓力,不敢加害吳芝瑛。

秋瑾遭清廷迫害後,好友吳芝瑛冒死為其收屍,並幫她實現生前遺願

影視劇裡常有“兩肋插刀,生死之交”的說法,但真正能夠做到的寥寥無幾,像吳芝瑛與秋瑾這種感情,為了對方能夠甘願冒上其兄弟親友都不敢冒的生命危險,這應該能夠算得上是真正的生死之交了吧。

參考資料:《吳芝瑛傳》、《秋瑾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