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公害香菇種植技術,種植的正確方,高產的關鍵因素要掌握!

無公害香菇種植技術

摘要:以“無公害香菇種植”為主要研究對象,就如何立足實際,切實實現香菇種植的無公害化展開深入、細緻的研究與分析,並最終提出建議與對策,希望能為全面實現香菇種植的良好經濟收益提供一定的依據和參考。

無公害香菇種植技術,種植的正確方,高產的關鍵因素要掌握!

1、前言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不斷髮展,人們對於食材的要求越來越高,希望所吃到的食物是健康的、是綠色的、是無公害的。香菇作為人們生活中常見的食物,營養價值豐富,基於人們日漸提升的要求,如何切實做好無公害香菇的種植尤為關鍵。

無公害香菇種植技術,種植的正確方,高產的關鍵因素要掌握!

2、關於無公害香菇種植技術的研究與分析

要想真正實現香菇的無公害種植,筆者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努力。

無公害香菇種植技術,種植的正確方,高產的關鍵因素要掌握!

2.1 注意生態環境

對於生態環境的控制務必要嚴格,最好是嚴格秉承“四個要求、五個必須”的基本原則。關於“四個要求”,主要就是養菌室的環境要遠離人群密集地,要遠離工業區等,就是和居民區之間也要保持適當的距離;養菌室的環境要清潔,要保證良好的通風換氣,條件允許的話,一定要裝設防蟲網;在消毒方面,不僅僅要定期進行,關鍵是在消毒藥劑的選擇上,一定要選擇沒有公害的,像次氯酸鈣藥劑等,這樣的話利於病原微生物的消除;還有一點就是要進行紫外線燈的安裝與照射,最好是選用物理消毒代替化學藥劑進行消毒。

“五個必須”就是指場地的選擇必須要科學、要合理,土壤的深翻要到位,菇床一定要進行生物製劑的噴灑等,可以是石灰粉、可以是茶籽餅等,水源必須是清潔的沒有遭受任何汙染的,茬口的輪作要合理。

無公害香菇種植技術,種植的正確方,高產的關鍵因素要掌握!

2.2 基質的原材料和輔助材料一定要嚴把關

香菇本質上而言是木生菌,現在可以說木屑是最為重要的栽培原料,棉籽殼、黃豆杆以及木薯杆等是輔助原料,再配合適當的麥麩和微量元素等。無論是原料,還是材料都必須符合相關的技術要求,要把好質量關,原材料務必要新鮮,沒有腐爛變質的現象;在入庫的時候,要保證乾燥,做好通風換氣等;在儲存的時候,務必要嚴把儲存關;堆料的發酵關要把好。

無公害香菇種植技術,種植的正確方,高產的關鍵因素要掌握!

2.3 菌種的選擇要嚴格

在進行菌種選擇的時候,務必要注意以下幾個主要要點:

2.3.1 要點一就是菌種必須是健康的,不能帶有任何雜菌病毒,不能被蟲害所侵襲;一旦發現的話,就要立刻進行淘汰,同時做好無公害處理。如果菌種優良的話,即便是環境條件不夠理想,菌種憑藉自身的優勢也能夠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而且也能夠在某種程度上抵禦病蟲害。因此,在進行菌種選擇的時候,主要的標準就是理想的耐病性以及優良的抗逆能力。

無公害香菇種植技術,種植的正確方,高產的關鍵因素要掌握!

2.3.2 要點二就是在進行菌種選擇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栽培的時機,如果是在秋天進行栽培的話,所選擇的菌株最好是中溫偏低型的;如果是在春天進行栽培的時候,進行菌種選擇的時候,標準最好是菌齡比較長的、成熟相對較晚的;如果是要進行反季節栽培的話,高溫型的菌株則是更加合適的。

無公害香菇種植技術,種植的正確方,高產的關鍵因素要掌握!

2.3.3 要點三做好發菌工作。菌袋發菌培育是一項認真、細緻、時間較長的複雜工作,從接種到菌袋達到生理成熟全過程需60天左右,因香菇是恆溫發菌,變溫出菇的菌類,整個發菌期要求基本恆溫24±2℃,相對溼度70%以下,暗光、通風。發菌溫度要恆定在22~26℃(料溫),絕對不能過高過低。有效積溫必須達到1 200℃以上才能出菇。前期24℃菌絲髮育生長最好,後期27~28℃胞外酶分泌最旺盛,分解木質素、纖維素半纖維素的能力最強,能積累大量營養,對出菇有利。

無公害香菇種植技術,種植的正確方,高產的關鍵因素要掌握!

2.4 接種後菌袋培育

香菇菌絲對溫度刺激的表現特點敏感,接種後菌袋培育具體措施和操作方法如下:1~6天:不要翻動菌袋,不要通風。此時袋溫比室溫低1~3℃,室溫可控制在28~30℃,正適合發菌的溫度需要。點種後,每天測量溫度3~4次,門窗遮陰,造成室內暗光,一直到50天左右。7~10天:菌絲已吃料,開始生長,第七天進行第一次翻堆,檢查菌袋發菌及雜菌感染情況,發現雜菌及時處理,漏種的及時補上。以後7~10天翻堆一次,前兩次翻堆,一定要輕拿輕放,以後幾次翻堆,手法可以加重,增強刺激,每天通風2~3次,每次30 min。11~15天:菌絲已開始旺盛生長,菌絲生長,以保溫為主加大通風,進行第二次翻堆。16~20天菌絲大量增殖,室溫可控制在22~24℃,以保溫為主,適當通風。21天以後,接種穴菌絲接連,隨著揭孔、刺孔增氧,菌袋自升溫可比室溫增高5~10℃,注意通風,散堆降溫

無公害香菇種植技術,種植的正確方,高產的關鍵因素要掌握!

穴口菌絲相互連接以後的主要任務,是合理、科學的利用翻堆,通風調溫,滿足菌絲髮育對溫度的要求,基本達到恆溫,此項工作一直保持在菌袋培養結束約60~70天。50~65天:菌袋錶層疣狀物產生,棕色素分泌增多,50天后去掉門窗遮陰物,給以光線刺激,促使菌袋生理成熟,脫袋前,把袋溫提高到27~28℃保持4天,使菌絲分解並積累大量營養,為出好菇作準備。菌袋培養成熟後,當旬均自然氣溫在14℃以下,脫袋後不能順利轉色,影響今後的出菇,所以要帶袋轉色,等整個菌袋轉色到1/3時,即可脫袋出菇。

無公害香菇種植技術,種植的正確方,高產的關鍵因素要掌握!

3、總結

從上文的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出,要想真正實現香菇的無公害種植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在保證良好生態環境的基礎上,選擇優良的品種,保證菌袋製作的標準化,做好病蟲害的綜合防治等。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香菇種植的無公害,才能真正實現預期的良好經濟收益。

無公害香菇種植技術,種植的正確方,高產的關鍵因素要掌握!

綜上訴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本文對大家有所幫助。僅供各位種植戶朋友參考學習,如果大家有更專業的知識願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幫忙,轉發、點贊、關注一下筆者,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