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膽說幾句大實話

今天總結一波來自星球的碎片分享:

認知思維:

1/ 在群裡有個男生被女生曝光了聊天記錄,特別好笑。

男生第一次勾搭女生,女生告訴對方自己有老公了,男生就沒回復了。

結果男生過了半個月又來勾搭一次,一模一樣的開場白「很高興認識你」,大概是勾搭太多人分不清了(也不加一下備註...)。

發現一個事實,如果男性把少一點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在如何勾搭女生或一切荷爾蒙驅使的行為(很多男生都為此浪費極多的時間和金錢)。

把這些力量轉移在自我提升上,那他們的成就會遠遠高於當下。

到了這個時候,吸引力就上來了,也不怕追不到女生了,更不會犯勾搭過一次又重複勾搭的低級錯誤了。 (我認識一個學霸,勾搭女生還會做個Excel表和評分...)

正如老巴所說:“別人喜歡看《花花公子》雜誌,而我喜歡看公司財務報表。”

這可能就是動漫裡各種主角特別牛逼的原因之一,例如孫悟空、路飛、鳴人,幾乎都是不近女色的,因為他們都花時間追夢啊。

再不然像我一樣花時間學學用經濟學思維去追女生,還能提高命中率,就算不能,用學科的思維去思考問題也是不錯的。

文章:從經濟學角度教你追女生

2/ 有些人你會覺得特別神奇,做什麼就成什麼,簡直就是大神級別。

但實際上只有成功的事情,你才能看到,所以也是一種倖存者偏差

他無數次嘗試了很多其他事情,最終都失敗了,這你都看不到的,除非24小時盯著他。

就好比很多投資公司,例如騰訊,你看到他投資成功了很多互聯網巨頭,中國前5大互聯網都有騰訊持股,眼光特別好,但你卻看不到騰訊投了數百家公司,最後留下幾家是成功的。

很多時候,數量才是最重要的質量。

閱讀寫作:

3/ 很多人經常先是認可一個觀念,再去尋找支撐這個觀念的論證。

互聯網之大,無奇不有,你再不靠譜的觀念都能夠找到很好的證明,從而加深你的認可。(以前沒有互聯網,你會尋找最好的朋友互相佐證這些觀念,直至雙方都深信不疑)

接著,長期下來,你看到別人的論證,你逐漸會擺脫「別人」。

當你剛好辯論這個觀念的時候,你大腦就會自動搜索出曾經看過的論證,但你會忘記是誰說過的,你會以為這就是我本身的想法。

自己搜索能夠欺騙自己,但在和別人辯論的時候就會露出馬腳,別人能夠輕易指出你這個觀念的荒謬之處,但你覺得,這不可能,我都相信了這麼多年了。

如果我錯了,我豈不是蠢了好幾年了嘛,所以,你還會開始使用各種邏輯謬誤去證明自己的觀念就是對的。

甚至有些人相信了幾十年的東西,你要他能夠承認錯誤,這顯而易見是不可能的。

這是幾十年啊!我寧願讓未來幾十年繼續沉浸在錯誤的世界裡,也不願意被別人證明我過去幾十年的觀念是錯誤的(有些觀念過去可能是對的,只是不適合現在了)。

以上內容和雷.達里奧說的差不多:如果你現在還不覺得一年前的自己是愚蠢的,那就只能說明這一年來你什麼都沒學到。(只要成長速度越快,越短時間內發現過去是愚蠢的,一年發現一次,已經是大神級別,所謂的“傻逼速率”)

當然,如果你不能有邏輯的證明這句話,你只是照搬這個人說的這句話來用,你很有可能也只是在記憶內容,而不是理解內容,就是個復讀機而已。

不過,人生前期能夠成為一個對的復讀機,像大神級別的人學習,做個復讀機也沒什麼不好,至少你會無腦地發現自己越來越好。

4/ 堅持每天寫作快3年了,最慶幸的是,真的有質變。

我開始有能力表達出自己想表達的內容,需要藉助別人的文章或語錄來表達一些想法的需求越來越少了。

5/ 堅信學習能改變命運的人,才能夠不斷地學習。

受益過學習改變命運的人,會有更強烈的動機持續學習,人生會過得更好。

從未受益過學習的人,反而對學習能改變命運有質疑的態度。

經常徘徊在學還是不學當中,甚至乾脆就不學,人生會得過且過,甚至開始抱怨世界、環境、資本家。

最難的是,當你從未從學習當中得到任何好處,但你依然願意持續學習,把他當成一種信仰一樣不斷地堅持,這是大部分普通人都必須熬過的階段。

我這篇文章“股市的難度,不亞於剋制性慾”談到了投資要有信念,對於學習這件事情,也同樣如此。

6/ 經歷痛苦後的恢復是特別爽的事情,所謂如釋重負,但有些痛苦則是永久性的創傷,不值得體驗,例如童年陰影。

健身帶來的痛苦算是少有的「不僅不傷害身體,還有益身體」,怪不得有這麼多人熱愛健身。

還有學習的痛苦,學完後躺在沙發上不帶任何負罪感刷刷手機的滋味真是太好了。

拔智齒後的感悟.....

投資理財:

7/ 在我談論某些股票,經常有讀者喜歡點評,某隻股票不行了,發展不起來了,或者有什麼分析是不好的。

價值投資背後的買賣邏輯是這樣的「市場不看好的會偏低估,看好的會偏高估」。

價投就是希望有這些不好的聲音,才會有機會出現價格和價值的偏離,你才有機會撿便宜。

以低於價值的價格買進,就是價值投資的真諦。

長期來看會有利好出現,只要不是夕陽行業或致命性的打擊,接著下來又會反轉大漲,然後又一波利好分析的聲音,基本都是馬後炮。

像是茅臺,大家都看好你再買進,估值肯定偏高了,隨便一個小小的聲音或負面消息都會扭轉趨勢。

8/ 人們普遍會對未來有信心而消費。

能對自己未來充滿自信,卻又剋制消費,這是最難能可貴的,也是最安全的,因為未來還是充滿了不確定性的,不由你的主觀意志決定。

9/ 只要不是太窮,連衣食住行都滿足不了,普遍人的幸福程度不取決於客觀環境,而是主觀感受和精神世界。

有錢沒錢都會開心和不開心,在沒錢的時候更要學會讓自己開心,不然錢也沒(物質得不到滿足),活得也不開心(精神得不到滿足),那多難受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