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龍:昔日香蕉林今日稻花香

那龍:昔日香蕉林今日稻花香

香蕉是一種高效益農作物,但是對土壤要求比較高,一般連種五六年左右就要輪種了。在陽東區那龍鎮,那裡的種糧大戶利用丟棄的香蕉林種上了雜優水稻,畝產達到1000斤,有效提升了經濟效益。

記者 李陽:我現在來到了陽東區那龍鎮那龍村委會,現在我身旁這片水稻田,原本是一片香蕉林。在此種植了5年的香蕉後,由於土壤土質的原因,不再適合種植香蕉林,後來這片土地丟荒了兩年。今年種糧大戶將這片土地流轉過來,種上了水稻。據早稻產量來估算,畝產可以達到1000斤。

那龍:昔日香蕉林今日稻花香

據種植戶介紹,這一片水田原來是一片香蕉林,由於香蕉種植時間到期,在那龍鎮政府和村委會的幫助下,他們以每年每畝300元的價格,從農戶手中流轉過來土地1200多畝。今年早造,他們率先種下了400多畝的雜優水稻。經過精心管理,畝產達到1000斤,極大增強了種植戶的信心。今年晚造他們又擴大了種植面積,達到1200多畝。目前他們成立了農民合作社,計劃購進專業耕種機械,實現全程機械化作業,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

種糧大戶 莫祖富:今年三月份流轉過來的,這片田原來是香蕉田,今年只能用人工種植水稻,插秧機作業不了,明年有錢了就可以採購機械了,需要耙田機、插秧機、收割機。

那龍:昔日香蕉林今日稻花香

據介紹,那龍鎮共有耕地面積4萬多畝,其中水稻種植面積1.8萬畝,今年晚造有效利用丟荒田面積1300多畝。有關方面表示,接下來,他們將繼續加大丟荒田流轉工作,提高土地經濟效益。

陽東區那龍鎮副鎮長 鄧志誠:下一步要繼續防止農田丟荒作為一項常態化工作,抓好丟荒田復耕工作,讓有實力的合作社、種植大戶帶動農民種植增產。

文字:陳力彰

攝像:司徒達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