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怪孩子學習不好,父母先自檢早期有沒有做好這三件事

今天讀到一位媽媽的分享,她寫道,自己的孩子從小到大學習成績一直不錯,一路走來,自己沒操多少心,現在兒子已經上了博士並在國外留學,自己也已退休。為了退休之後有些事情打發時間,她覺得自己兒子培養的還不錯,就選擇創作育兒領域的相關文章,在她重新學習了許多育兒的相關知識後,漸漸發現自己以前跟孩子相處之中,很多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並不恰當,甚至一些舉動對孩子的內心造成了不小的傷害,慢慢地這位媽媽總是睡不好覺,心裡充滿了愧疚。後來她鼓起勇氣打電話給兒子道歉,兒子並沒有太強烈的負面反應並不斷安慰自己的媽媽,然而媽媽最終選擇放棄了繼續撰寫育兒文,因為時間一去不復返,她沒有機會再與年幼時的兒子共度第二段時光。


別怪孩子學習不好,父母先自檢早期有沒有做好這三件事


這個分享令我印象深刻,寶寶現在十個月了,我是不是還有機會學習更多的育兒知識?把正確的理念和方法付諸實踐,而讓日後的自己不心生遺憾和愧疚呢!

今天讀到這本書叫《小七老師育兒說》,這是一本關於0-6歲兒童早期教育的問答式指導書籍。作者小七老師是一位擁有十幾年授課經驗的兒童早期教育專家。這本書最大的特點是理論少、實操多,作者從親子溝通、社交能力、生活習慣、科學早期教育和藝術體驗5大方面講述如何讓我們的孩子擁有更多的健康、學習力和幸福感。


別怪孩子學習不好,父母先自檢早期有沒有做好這三件事

作者在書中指出,

一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三種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這其中最為基礎和最為重要的就是家庭教育,它幾乎影響孩子的一生。


而真正意義上的早教,主要包含3件事情:開發孩子潛能;構建良好的親子關係;培養孩子獨立的人格。在0到6歲之間這3件事情極為重要。其中學習力發展的關鍵期,就在0-3歲,這是人一生當中大腦發育最快速的階段。

如果希望孩子以後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優秀的學習能力,在早期教育中父母務必重視學習力、閱讀力和專注力的培養。


感統訓練是優秀學習力的基礎

常聽身邊有孩子的媽媽抱怨,我的寶寶一提到學習就沒狀態;家長無論怎麼做思想工作,孩子就是不愛學習;孩子做作業老是心浮氣躁、寫字馬馬虎虎;我的孩子三歲了還不會背詩……


別怪孩子學習不好,父母先自檢早期有沒有做好這三件事

其實,學習興趣的高低,學習能力的強弱與後天的訓練息息相關,其生理基礎就是感覺統合,想讓孩子愛上學習,關鍵在於感統訓練。

什麼是感覺統合?

1972年,美國南加州大學的艾爾斯博士首先提出了感覺統合理論:感覺統合是指人在環境當中,有效利用自身的感官,從外界獲得不同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前庭覺和本體覺等信息,然後把這些信息輸入大腦,大腦進行加工處理,並做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

簡單來說,感統訓練就是讓孩子充分鍛鍊各種感官能力,以便身體協調做出反應的訓練。

據大量科學調研表明,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存在感統失調,只是表現程度不同而已。而0-3歲是感覺統合的形成期,3-6歲是最佳矯正期,6-13歲是彌補期,13歲感覺統合基本定型。

1、觸覺訓練

如果一個孩子的觸覺特別敏銳或者遲鈍,就可能出現懶惰、膽小、愛哭、黏人、沒有耐心、挑食、厭食等。

小七老師說,鍛鍊孩子的觸覺能力,關鍵在於多增加觸覺體驗。比如,給孩子多做撫觸、按摩,多用粗糙的毛巾為孩子擦身體,讓孩子多玩泥沙,體驗不同質地的物品等。孩子的世界不能只有光滑、舒適、柔軟的物品,還需要粗糙、堅硬、黏糊糊等多種感覺。


別怪孩子學習不好,父母先自檢早期有沒有做好這三件事

2、平衡能力訓練

一旦孩子的平衡能力發展不佳,通常表現為站無站相、坐無坐相、情緒暴躁、注意力不集中等。

爬行對於平衡能力的發展至關重要。想要鍛鍊孩子的平衡能力,對小月齡的寶寶,在學會走路之前多鼓勵寶寶充分練習爬行;對於年齡較大的孩子,滑滑梯、盪鞦韆、踩滾筒等,都有利於身體平衡能力的鍛鍊。


別怪孩子學習不好,父母先自檢早期有沒有做好這三件事

3、前庭覺訓練

前庭是位於人腦腦幹前方一個非常小的神經核。它負責為大腦過濾信息,選擇重要的信息並做出回應,同時過濾掉不重要的信息。

前庭覺發育不好的孩子,通常學習效率不高、心情煩躁、語言困難、閱讀障礙等。


別怪孩子學習不好,父母先自檢早期有沒有做好這三件事

在寶寶前庭發育的過程中,最重要的鍛鍊方法也是爬行。此外,儘量讓孩子多做頸部運動,能讓前庭神經發育得更加成熟。


4、聽覺訓練

小七老師分享到,聽力包括聽覺注意力、聽覺廣度、聽覺分辨、聽覺的記憶力、聽覺的理解力等。假如一個孩子的聽覺能力沒有那麼好,上課時就會出現聽寫跟不上、聽完反應慢、容易忘記老師佈置的作業等情況,聽覺能力不好通常表達能力也不強,學英語會非常困難。


對於小月齡寶寶,特別是0-6個月,父母可以一邊唱歌,一邊有節奏地拍打寶寶的腿和肚子;對稍微大些的孩子,父母可以一邊用手指著Ta的鼻子、眼睛、耳朵等身體部位,一邊說出它們的名字,讓孩子在感受聽覺刺激的同時,還能通過觸覺認識自己的身體,或者玩聽指令做動作的遊戲,比如,讓寶寶模擬開汽車,當聽到爸爸媽媽說“紅燈”時寶寶要停下來,聽到“綠燈”時寶寶就繼續前進。


別怪孩子學習不好,父母先自檢早期有沒有做好這三件事

5、視覺訓練

現在讀書都講究高效閱讀,有些人一個小時就能讀完一本書,而有些人兩個小時才讀完幾十頁;有些人讀完就能記住七七八八,而有些人讀完瞬間就忘記了,這些表現跟早期有無進行良好的視覺訓練有很大關係。

如果一個孩子的視覺能力沒有發展好,可能會出現顛三倒四,把25寫成52,把漢字的偏旁部首寫反;讀書漏字串行;不愛看書;難以理解幾何概念等。

作者在書中指出,視覺訓練的最佳時期是0-1歲。對於3個月以內的寶寶,可以在床頭上掛一些會動的玩具,比如床鈴等;對於1歲以內的孩子,父母可以跟孩子玩吹泡泡或滾小球的遊戲。


別怪孩子學習不好,父母先自檢早期有沒有做好這三件事

吹泡泡:父母每次吹出一個泡泡,讓孩子去抓;

玩小球:父母把皮球輕輕拋給孩子,讓孩子用手去接。

在孩子觀察泡泡、小球移動的過程中,能夠幫助開發視覺注意力、視覺追蹤力和視覺廣度等。


6、本體覺訓練

本體覺是指一個人對自己身體的瞭解和掌控能力,以及對身體周圍空間距離的準確認知。

而本體覺是感覺統合過程中最後成熟起來的感覺。平衡、觸覺、前庭覺中的任何一個失調都會造成本體覺失調。本體覺不佳的人通常笨手笨腳、容易摔跤、自控能力差等。此種訓練通常以綜合遊戲為主。


早期閱讀力的關鍵在於閱讀習慣的培養

在寶寶七個月大的時候,除了彩色視覺卡,我就興沖沖地買了兩套經典繪本,並且選擇了優質的繪本租賃平臺租來不同內容的繪本給寶寶讀。想象中的美好畫面是媽媽坐在寶寶的身後,一個繪聲繪色地講解,一個充滿好奇地看與聽,兩人時不時互相笑一笑。而現實是,所有買來的繪本無一例外地被啃咬地七七八八,每次遞過去寶寶邊翻邊啃,這時的孩子無疑就是一個“人形碎書機”。

別怪孩子學習不好,父母先自檢早期有沒有做好這三件事

那麼寶寶這麼小,我們還要給寶寶讀繪本嗎?早期閱讀有意義嗎?


小七老師分享到,首先,孩子在不同階段撕書,有不同的原因。

2歲之前的寶寶非常喜歡用手和嘴去探索世界,對於啃書撕書的行為,不要過多幹預,以免影響孩子探索的慾望。

2歲以後的寶寶,由於自我意識敏感期到來,會變得叛逆,這時一定要學會用技巧引導孩子。


早期閱讀,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比讀懂內容更為重要。美國教育部的一份報告指出,每週至少聽家人讀三次書的孩子們,其閱讀成績進入排名前25%的可能性,幾乎是那些不經常聽家人讀書的孩子的兩倍。


2歲之前的寶寶,本身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並不長。在這個階段,讀什麼內容其實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寶寶聽到父母讀書的聲音,家庭中如果有習慣性閱讀這樣一個氛圍在,會讓寶寶自然而然地把看書這件事與跟父母在一起的舒適感、安全感聯繫在一起,對寶寶非常有益。


別怪孩子學習不好,父母先自檢早期有沒有做好這三件事

父母可以為寶寶閱讀習慣的培養做些什麼呢?具體來說,有以下三點:

1、育人先育己,自己多閱讀

家庭閱讀氛圍對孩子從小閱讀習慣的培養有很重要的影響。3歲以內的寶寶模仿能力強,孩子總會有意無意地模仿自己身邊的人,所以,父母首先要多在孩子面前讀書。


2、給孩子選擇適齡的書籍

0-2歲:選擇不容易被撕破咬破的書籍,比如紙板書、布書;

2-3歲:選擇配有大幅圖畫的兒歌書、或有簡單情節的故事書;

3-6歲:選擇有豐富故事情節的繪本,鼓勵孩子動手、動腦。


3、輕鬆愉快地進行親子閱讀

爸爸媽媽可以在午睡前和晚睡前,選擇舒適安靜的環境,讀繪本給孩子聽,可以讓孩子挑Ta喜歡的兩到三本書,父母一邊摟著孩子,一邊給Ta讀,幫助孩子養成定時閱讀的好習慣。

另外,親子閱讀時,注意等孩子真正準備好傾聽的時候,再開始給Ta講故事,並多采用互動式閱讀。


不要讓大人過多的“互動”破壞寶寶的專注力

最近身邊不少媽媽都在討論一個小月齡寶寶的常見現象,寶寶玩玩具玩幾下就扔了,一會玩下這個,一會玩下那個,注意力很難集中,媽媽們不禁擔心以後孩子上學會不會坐不住,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學習。


那麼小寶寶怎麼培養專注力呢?


作者小七老師講到,

專注力也稱為“有意注意”,它是由我們大腦當中的額葉來控制的,但額葉的發育比大腦其他部位都要慢,7-8個月的寶寶開始逐漸出現。而3-4歲孩子的平均專注力長度是3-5分鐘,4-5歲是10分鐘,5-6歲是15分鐘。


別怪孩子學習不好,父母先自檢早期有沒有做好這三件事

孩子專注力不佳,可能受到以下三個因素的影響:

1、外界干擾

比如孩子在聚精會神玩一個積木,突然有音樂響起或者其它聲音吸引寶寶。另外,很多寶媽會給寶寶買一個圍欄,圍欄裡面堆滿各種玩具讓寶寶自由玩耍,如果孩子手裡正拿著一個玩具,突然又看到旁邊另一個好玩的玩具,專注力就難以得到很好的發展。


2、寶寶身體疲勞,精力不足

當寶寶感覺累的時候,Ta沒辦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這時候就要合理安排寶寶的生活作息,比如幾點睡覺,幾點玩耍,幾點吃飯等,生活越規律,寶寶也越有安全感。


3、缺乏興趣和情感關注

如果寶寶不喜歡一個玩具或一本繪本,自然不會長時間玩耍或閱讀,所以首先要引導寶寶對這個事物感興趣。其次,爸爸媽媽也要多認可鼓勵寶寶。


如何培養寶寶的專注力呢?小七老師指出,父母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1、在孩子做事的時候,儘量不打擾

現在不打擾孩子,以後孩子才不會打擾你。比如,家裡的老人、阿姨特別喜歡與小寶寶互動,生怕寶寶單獨待著沒有人陪顯得“孤單”,所以在家裡,只要從寶寶身邊經過,不管寶寶此刻在幹什麼,都會積極地叫寶寶,這就容易導致寶寶正在專心玩一個玩具,玩到一半,有人叫他,寶寶抬頭看看,又玩到一半,媽媽叫Ta,寶寶又抬頭回應,寶寶主動探索的過程被一次又一次不經意地打斷,長此以往Ta很難專注做完一件事情。所以,家中大人要隨時觀察寶寶的狀態,如果Ta正在玩玩具,儘量不要打擾Ta;如果大人路過寶寶正在看著你,則可以適時進行互動。


別怪孩子學習不好,父母先自檢早期有沒有做好這三件事


2、減少可選項

如果玩玩具,每次只給寶寶一件玩具,其它玩具用玩具袋收起來,待寶寶不想玩時再換一個;如果是讀繪本,一次只給一到兩本,不要同時拿出三四本;控制可選項,為寶寶專注力的培養創造良好的環境。


3、藉助榜樣的力量

讓寶寶看到專注的人來模仿學習。這個人可以是寶寶喜歡的卡通人物,也可以是現實中的人,特別是爸爸媽媽。如果父母在讀書、寫字、日常工作中表現出專注和沉穩,孩子也會慢慢受其影響。


4、根據孩子不同的年齡特點,通過遊戲進行訓練

0-2歲:從感官訓練入手

這時的感官訓練,主要包括視覺注意力和聽覺注意力。比如,吹泡泡讓寶寶觀察泡泡、滾小球遊戲、布隧道鑽洞洞遊戲都可以很好地鍛鍊寶寶的視覺注意力、追蹤能力和聽覺注意力。

除此之外,多帶2歲之前的寶寶到戶外親近大自然,比如讓孩子觀察樹葉、地上的螞蟻等;在講睡前故事之前引導孩子認真聽故事,結束後引導孩子回答一些跟繪本內容相關的問題,這樣寶寶會聽得更加用心。


別怪孩子學習不好,父母先自檢早期有沒有做好這三件事

2-3歲:多玩需要發揮專注力的遊戲

比如拼圖,這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經典遊戲。從幾塊拼圖開始,逐漸增加拼圖的次數,一旦孩子完成一幅就立刻表揚,慢慢孩子會越來越有興趣,可以更長時間研究拼搭。

寫在最後

作者在《小七老師育兒說》這本書中寫道:“看不到的事情,決定了孩子之間的差距。” 換句話說:“細節決定孩子將來的成敗。”


我們的孩子就像一隻慢慢前行的蝸牛,Ta的世界雖然慢吞吞的,但每天都在努力向上成長。


孩子的視角是獨特的,孩子的眼神是純真的,孩子的體驗是細膩的,作為父母,我們不能催促Ta如同成年人一樣不斷飛奔向前,但是我們可以慢下來,進入孩子的世界,牽著Ta,跟隨著Ta的節奏一起慢慢散步,最終成就的何止是孩子。


人生很長,不如多些時間陪Ta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